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3篇
  免费   540篇
  国内免费   460篇
航空   2108篇
航天技术   794篇
综合类   511篇
航天   55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1.
朱凤辉  邱涛 《航空学报》1991,12(12):550-553
 本文介绍了一个复合材料盒段的颤振特性试验研究,包括地面共振试验。风洞颤振试验和计算分析。试验盒段为骨架-蒙皮式结构。一个试验盒段蒙皮为复合材料,另一个试验盒段蒙皮为铝合金。两种试验盒段骨架相同,均为铝合金梁架;两种试验盒段蒙皮厚度亦相同。试验和计算表明,复合材料盒段比铝合金合段颤振速度提高16.7%,盒段总质量减少17.7%。  相似文献   
912.
朱青  唐世福 《推进技术》1989,10(2):57-61,76
推力测量是高空模拟试验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某高空台的推力测量,介绍其试验设备、测量方法及试验结果,重点讨论了该高空台的推力修正及测量精度问题.  相似文献   
913.
介绍了一个微惯性测量组合(MIMU)的计算机测试系统,对该系统的结构,硬件组成、软件设计进行了描述,重点介绍了系统软件设计中的关键技术:RS232通讯测试技术、VC和Labwindows/CVI的混合编程技术、多线程技术、VC和Matlab的混合编程技术。该系统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基于高性能CPU和(CPLD、FPGA等技术的微惯性测量组合的测试过程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研发周期。  相似文献   
914.
915.
在机载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中,时间性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为了评估机载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实时性,同时为用户提供操作系统的时间性能参数,本文介绍了支持分区的机载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中特有的影响时间性能的关键因素--错误响应时间,分区间数据交换时间,进程上下文切换时间,分区上下文切换时间;给出了操作系统时间性能测试的方法,着重分析了计时工具,测试用例的设计,测试点的选取,以及排除影响测试准确行的因素.  相似文献   
916.
流速测量方法综述及仪器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流速测量领域的技术和方法作了综述。特别对近现代的激光和图像测速技术进行了介绍,结合美国TSI公司目前流动测量仪器的特点对最新技术的具体实现也作了阐述,对各种测量手段进行了对比并介绍了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17.
基于服务发现的网络性能测量系统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现有网络性能测量技术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面向服务的网络性能测量系统的体系结构, 旨在将网络性能测量作为网络基础设施的一个组成部分, 为用户提供基于服务发现的透明访问。介绍了该系统的体系结构以及主要组件的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918.
地面联合试验台是一项大型综合试验设备,本文从联合试验台测控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硬件和软件工程实施的角度,较详细介绍了系统组成,网络实施和软件的开发。  相似文献   
919.
设计了掣子部件专用测量夹具。其结构简单、装卸方便、容易制造,可用于成批生产,可实现在工序中快速检测,既简化了相关尺寸测量,又有效地控制了掣子部件的质量。  相似文献   
920.
分析了高超侧压式进气过第一、二溢流窗的溢流角随后掠角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溢流窗气流与主流相互作用而形成一道脱体曲面激波的原因,设计了侧压角为6°,后掠角30°的直前缘及圆弧前缘两套高超侧压式进气道,在M5.3风洞中利用风洞壁面自然发展的附面层进行非均匀来流下进气道起动性能及总体性能试验,试验发现大量附面层吸入不仅对起动性能有重大影响,而且对总压恢复影响也极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