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20篇
航空   284篇
航天技术   33篇
综合类   16篇
航天   1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In the present work we assess the stable and transient antiparticle content of planetary magnetospheres, and subsequently we consider their capture and application to high delta-v space propulsion. We estimate the total antiparticle mass contained within the Earth’s magnetosphere to assess the expediency of such usage. Using Earth’s magnetic field region as an example, we have considered the various source mechanisms that are applicable to a planetary magnetosphere, the confinement duration versus transport processes, and the antiparticle loss mechanisms. We have estimated the content of the trapped population of antiparticles magnetically confined following production in the exosphere due to nuclear interactions between high energy cosmic rays (CR) and constituents of the residual planetary upper atmosphere.The galactic antiprotons that directly penetrate into the Earth’s magnetosphere are themselves secondary by its nature, i.e. produced in nuclear reactions of the cosmic rays passing through the interstellar matter. These antiproton fluxes are modified, dependent on energy, when penetrating into the heliosphere and subsequently into planetary magnetospheres. During its lifetime in the Galaxy, CR pass through the small grammage of the interstellar matter where they produce secondary antiprotons. In contrast to this, antiprotons generated by the same CR in magnetosphere are locally produced at a path length of several tens g/cm2 of matter in the ambient planetary upper atmosphere. Due to the latter process, the resulting magnetically confined fluxes significantly exceed the fluxes of the galactic antiprotons in the Earth’s vicinity by up to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at some energies.The radiation belt antiparticles can possibly be extracted with an electromagnetic-based “scoop” device. The antiparticles could be concentrated by and then stored within the superimposed magnetic field structure of such a device. In future developments, it is anticipated that the energy of the captured antiparticles (both rest energy and kinetic energy) can be adapted for use as a fuel for propelling spacecraft to high velocities for remote solar system missions.  相似文献   
32.
基于融合诊断的某型飞机故障诊断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新型军用飞机的电传操纵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案例推理和故障树诊断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两种方法进行融合的思想,开发了通用化的故障诊断软件,大大提高了故障诊断效率,对第三代飞机的故障诊断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3.
论述了把火箭发动机作为激励源对铁路桥梁桥墩施加动载荷以检测和评估桥梁桥墩质量的研究情况,给出了有关的实验和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34.
万音 《宇航学报》1989,(3):47-53
综合大量实验研究结果,本文给出了火箭箭体上的环形凸起物和纵向凸起物对火箭气动特性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改变滚转力矩的大小和方向。而这正是姿态控制系统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给出凸起物的设计原则,对火箭气动设计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5.
液体火箭发动机典型实验室及典型实验概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概括介绍了目前液体火箭发动机方面的典型实验室和典型实验及几种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喷雾、燃烧和流动测量的先进仪器。为开展新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实验研究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用织女一号火箭在海南站探测的高空风和风切变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本文介绍了织女一号(ZN-l)火箭测风原理,数据处理方法和两次测风结果.结果指出,在我国低纬地区中层大气中存在非常明显的风切变和相当强的重力波扰动,测风数据与COSPAR国际参考大气CIRA1986及国际标准化组织航空用参考大气ISO5878-1982/ADD.1-1983存在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37.
目前,计算流体力学和飞行力学耦合仿真是模拟运载火箭级间分离较为流行的方法,而发动机内外流动建模则是运用该方法的关键。工程上,常用的方法是将发动机燃气与外部大气当作同一种气体组分处理,未考虑内外流动的多组分与燃烧效应。分析了化学非平衡流模型、双组分气体模型和常规单组分气体模型在火箭级间热分离流场计算中的适用性。化学非平衡流模型由于过高的计算消耗,不适用于火箭研制工程中大规模的参数化研究。而热化学等级较低的双组分气体和单组分气体模型由于计算量较低,具有较好的工程适用性。双组分气体模型计入了火箭燃气的特性,计算消耗远低于化学非平衡计算,且能够较好地预测火箭级间段的流动分离,在计算效率和计算保真度之间做出了较好的平衡,未来在工程研究中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8.
边缘检测技术在火箭发动机实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高速运动分析仪拍摄的U型燃气发生器固体装药燃烧和双组元液体喷嘴雾化图像进行了边缘检测图像分析,根据被分析实物边缘层次性较强的特点,在简单边缘检测的基础上采用自动门限、二次门限和最佳滤波的方法,获得了固体燃气发生器在燃烧过程中的内部结构、推进剂瞬态燃速、绝热隔板烧蚀率等参数,获得了双组元液体喷嘴的雾化角、粒子分布等特性。  相似文献   
39.
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故障诊断的流场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某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喷管喉道后烧穿的故障进行了数值模拟,运用TVD(TotalVariationDiminishing)MacCormack格式求解了喷管内流场的二维轴对称N-S方程,获得了流场的详细结构图谱,分析了故障的成因,指出喷管型面的导数不连续会导致当地壁温升高,是引发故障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40.
塞式喷管性能的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特征线法在塞式喷管中的应用,研究了塞式喷管主要结构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塞式喷管的高度特性,最后还对塞式喷管合推力与发动机轴向夹角的高度特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理论研究结果得到了实验的验证。其结果可用于塞式喷管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