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8篇
  免费   364篇
  国内免费   294篇
航空   1331篇
航天技术   309篇
综合类   200篇
航天   36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3 毫秒
971.
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新思路及具体实施方案,并通过应用实例证明理实一体化教学相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72.
介绍了空客FAIR-ISP技术论坛的特点、决策流程以及该论坛对航空公司机队可靠性提升的帮助。  相似文献   
973.
974.
分析了在水约束模式下,光路、约束层、吸收层、靶材等主要因素对激光冲击处理过程控制工艺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研究LSP、MIC、GE、RR等公司在航空发动机叶片激光冲击处理稳定性方面的经验,特别是涉及工艺稳定性的约束控制、光路清理、质量控制等技术,结合叶片激光冲击处理的工艺试验,系统地研究了航空发动机叶片激光冲击处理工艺稳定性的关键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975.
充气机翼是一种典型的柔性充气结构,涉及到变形无人机前沿技术,未来可应用于折叠飞机、科学实验研究飞机、探测火星等其他行星的飞行器。依据内切圆逼近翼型方法,通过静力学进行保形证明,以NACA0018为原型翼型,设计不同内切圆数目逼近的充气机翼,利用CFD方法对所设计的充气机翼进行气动特性分析,研究不同充气机翼的气动特性和优劣性,初步掌握内切圆逼近翼型保形方法的基本性质。最后进行充气机翼的样机制作,并通过飞行试验演示验证充气机翼的飞行性能。结果表明:在低速飞行条件下,充气机翼升力系数较标准翼型有所损失,并且随内切圆数目变化不明显,基本达到标准翼型的80%左右,阻力系数变化较为明显,几乎比标准翼型增加了1.0~1.5倍。  相似文献   
976.
谭博 《航空工程进展》2020,11(3):338-343
连续变速颤振试验的采集信号通常为非平稳信号,其频率和幅值随时间变化,尤其在亚临界状态下, 变化程度十分剧烈。常用的非平稳信号时变参数建模分析方法,在信号非平稳程度较高的情况下难以对信号 的模态进行准确地分析和跟踪。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结合信号非平稳度量计算方法,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粒 子滤波算法,并通过仿真实验数据对所提算法在高非平稳度情况下的跟踪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一般粒 子滤波算法相比,本文方法在高非平稳度情况下具有更高的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977.
The Earth’s gravity field can be measured with high precision by constructing the purely gravitational orbit of the inner-satellite in Inner-formation Flying System (IFS), which is independently proposed by Chinese scholars and offers a new way to carry out gravity field measurement by satellite without accelerometers. In IFS, for the purpose of quickly evaluating the highest degree of recovered gravity field model and geoid error as well as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system parameters on gravity field measurement, an analytical formula was established by spectral analysis method. The formula can reflect the analy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gravity field measurement performance and system parameters such as orbit altitude, the inner-satellite orbit determination error, the inner-satellite residual disturbances, data sampling interval and total measurement time. This analytical formula was then corrected by four factors introduced from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IFS gravity field measurement. By comparing computation results from corrected analytical formula and the actual gravity field measurement performance by CHAMP, the correctness and rationality of this analytical formula were verified. Based on this analytical formula, the influences of system parameters on IFS gravity field measurement were analyzed. It is known that gravity field measurement performance is a monotone decreasing function of orbit altitude, the inner-satellite orbit determination error, the inner-satellite residual disturbances, data sampling interval and the reciprocal of total measurement time. There is a match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ner-satellite orbit determination error and residual disturbances, in other words, the change rate of gravity field measurement performance with one of them is seriously restricted by their relative size. The analytical formula can be used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gravity field measurement performance fast and design IFS parameters optimally. It is noted that the analytical formula and corresponding conclusions are applied to any gravity satellite which measures gravity field by satellite perturbation orbit.  相似文献   
978.
电站典型大滞后过程难于控制的原因在于其大滞后本身导致系统不稳定及锅炉负荷频繁变化导致的参数时变特性。本文设计了一种模型参考自适应预估控制算法,引入二阶惯性与时间滞后两个补偿器,其主要参数如增益、时间常数和滞后时间均可在线自适应调整,致使过程与参考模型时刻匹配。该算法已应用于电站200 MW锅炉机组再热汽温过程控制,控制精度达到2℃以内。  相似文献   
979.
孙振明  安伟光  张辉 《宇航学报》2006,27(6):1324-1327
在航天领域,预测参数不但受其自身时序变化的影响,也普遍受到关联因素的交叉影响。因果因素的影响也需要在时序预测过程中被考虑,该类问题被列入因果调整技术当中。为了更全面地反映航天器参数变化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因果调整方法。该方法提供了因果因素的判断调整方法,并将调整系数应用于时序模型预测的修正。最终,建立了一个因果与时序预测有机结合的预测体系。  相似文献   
980.
李雄  徐肖豪 《飞行力学》2011,29(1):84-88
针对航班改航路径的优劣提出了三种评估模型.首先,从航线的安全性、经济性、管制员及飞行员的工作负荷、同计划航线的差异和航线飞行的舒适性角度出发,选取5个评估指标.然后,应用层次分析法分别确定这5个指标在飞行-空管评估模型、航空公司评估模型和综合评估模型下的权重.最后,将各评估模型应用于现有改航飞行路径的评估,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