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0篇
航空   158篇
航天技术   37篇
综合类   17篇
航天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航空电子系统是典型的分布式实时控制系统。文中根据航空电子系统分布式的特点 ,结合 ICD接口数据文件对消息流的规约 ,建立了航空电子网络的基于消息的源 -目的可靠度 ,针对单环和双环 SCI系统进行了可靠度分析 ,并对如何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2.
在传统的粘弹阻尼器双线性迟滞模型基础上,为了便于参数识别,将滑移迟滞恢复力等效成黏性阻尼力与分段线性弹性力的联合作用,引入指数衰减函数表征弹性力及阻尼力随激振幅值的变化规律,并导出了带静位移的粘弹阻尼器复模量计算模型。提出一种结合复模量及迟滞回线进行参数识别的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改进模型的准确性及参数识别法的有效性。分析了静位移对迟滞回线及复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静位移的变化使得迟滞回线沿弹性力曲线移动,并由于非线性刚度的影响,迟滞回线的形状也发生了变化;在模型采用奇次弹性力和线性黏性阻尼力的条件下,储能模量随着静位移的变化成偶次函数的趋势变化,而耗能模量则不受静位移的影响;静位移对储能模量和耗能模量的影响源于粘弹阻尼器刚度和阻尼关于位移的非线性特性。  相似文献   
153.
余志健  杨旸 《航空动力学报》2021,36(5):997-1006
验证亥姆霍兹法求解亥姆霍兹共振器对热声极限环影响的可靠性,实验在Rijke管上进行.采用耦合非线性热释放率模型、实测阻尼率及共振器阻抗模型的亥姆霍兹法求解耦合共振器前后热声极限环特性.其中共振器阻抗模型采用阻抗管修正.结果表明:修正的阻抗模型可有效模拟不同背腔流量下共振器反射率幅值和相位.背腔流量增加,共振器阻抗增加....  相似文献   
154.
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减振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ERSFD)的减振效果,建立了可更换不同参数弹性环的转子实验系统,开展了ERSFD的减振效果验证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ERSFD对转子具有较明显的减振作用。供油前后转子系统的各阶临界转速相对变化不超过4.63%,说明ERSFD的油膜不会明显改变转子系统模态。ERSFD的减振效果随着ERSFD的参数变化而变化,并且对转子不同阶模态,减振效果也不同。影响ERSFD减振效果的参数较多,需要进行ERSFD与转子系统的参数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55.
挤压油膜阻尼器失效问题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说明了研究挤压油膜阻尼器(简称SFD)减振失效的意义.首先,介绍了国际上研究SFD的J.W.Lund、E.J.Hahn、R.Holmes、R.A.Cookson和E.J.Gunter等五个学术集团,归纳出他们谈论到的有关挤压油膜阻尼器失效的观点,特别着重指出了挤压油膜阻尼器失效的不正确设计.失效的现象是过不了临界和导致转子支承系统产生双稳态特性.避免失效的方法是:调整油膜间隙与不平衡量间的关系,应用全油膜,限制不平衡量和采用弹性支座.本文的结论是:假如设计参数选择不当,挤压油膜阻尼器不仅不能减振,反而会导致转子支承系统工作不稳定或过不了临界.  相似文献   
156.
对某高压涡轮工作叶片缘板阻尼结构进行了阻尼效果计算及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正压力的增加,阻尼比基本呈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然后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规律,阻尼比峰值出现在100~280N之间.计算得到一弯共振下的正压力为123~158N,与阻尼效果试验基本一致.分类比较了常用缘板阻尼结构形式的优缺点,改进完善后的阻尼片结构质量增加约30%,在激振力占气动力百分比分别为1%,3%及5%时,振动响应减幅分别为31%,21%及16%.  相似文献   
157.
基于考虑流体惯性的雷诺方程,利用有限差分法计算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ERSFD)的内、外油膜分布压力和油膜合力,分析ERSFD-转子系统动力学。通过比较考虑流体惯性和不考虑流体惯性时的油膜压力、油膜合力和转子幅频响应,发现当雷诺数较大时,计算结果存在明显差异。考虑流体惯性的转子系统等效刚度和阻尼均更大,临界转速更大,而共振区振幅则更小。当转子系统的转速较大,或油膜黏度较小从而雷诺数较大时,在油膜力计算中考虑流体惯性的影响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8.
本文对新型粘弹性阻尼器的设计计算及模具设计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和分析,并以某型机相关参数为原始数据走了一个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9.
介绍了在Mahr PLM1000型测长机上测量光面环规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通过与光面环规的传统测量方法进行对比,总结出该方法具有简单方便、测量效率高、误差小等优点,相对于传统的测量方法有着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0.
叶片摩擦阻尼器切向刚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带摩擦阻尼器的叶片进行响应预测时 ,摩擦阻尼器多采用滞后弹簧模型 ,摩擦阻尼器切向刚度 (弹簧刚度 )值的准确与否成为理论计算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提出了一种确定摩擦阻尼器切向刚度的新方法 ,并用这一方法对叶片缘板摩擦阻尼器的切向刚度进行了研究 ,研究了摩擦面法向正压力及激振力对摩擦阻尼器切向刚度的影响规律 ,发现了摩擦阻尼器切向刚度与摩擦面的法向正压力和激振力之间的确定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