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45篇
航空   367篇
航天技术   128篇
综合类   96篇
航天   18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182.
信息维数是从信息量的角度揭示复杂网络分形特性.现有的加权网络信息维数法仅仅用到了加权网络盒子覆盖法中的盒子尺寸选择规则,本文进一步考虑盒子中节点间的边权信息,重新将盒子包含信息的概率定义为盒子中所有节点的强度和与网络中所有节点的强度和的比值,提出了一种分析加权网络分形特性的强度信息维数法.该算法运用在谢尔宾斯基(Sie...  相似文献   
183.
刘昆  刘述田  李太玉 《上海航天》2004,21(2):11-13,44
将反作用飞轮作为执行机构,用于微小卫星的高精度三轴稳定。根据卫星姿态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提出采用反作用飞轮的控制算法,并证明了该控制算法的稳定性。最后对该控制算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控制方式的卫星能迅速实现姿态捕获,卫星稳态姿控精度非常高(圆轨道卫星的姿态稳定精度可达0.004°)。  相似文献   
184.
摄动椭圆参考轨道的相对运动状态转移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宝林  曹喜滨 《宇航学报》2005,26(6):702-706
当面质比不同的主从卫星在近地轨道上作编队飞行时,大气阻力摄动和J2项摄动就成为影响编队队形的两个最主要的因素,这样描述相对运动的状态转移方程必须考虑这两项摄动。该文利用相对轨道要素法推导了包含J2项摄动和大气阻力摄动参考轨道为椭圆的卫星编队相对运动较精确的状态转移方程。当主从卫星的面质比相等时大气阻力摄动对卫星编队队形的影响很小而可以忽略,这样上面的状态转移方程可以化为更简单的形式。仿真结果表明该状态转移方程能较精确的预测编队飞行的相对运动。  相似文献   
185.
大椭圆轨道上卫星编队的相对运动特性及其所受摄动力的影响给编队轨道设计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总结了大椭圆轨道卫星编队的五种基本形式,利用数值积分法计算了主星轨道倾角、近地点角和平近点角初值对地球扁率作用下基本编队形式相对位置极值点漂移量的影响规律.结合零J2项摄动条件,提出基于主星平近点角初值的J2项编队相对轨道优化设计方法,进而获得瞬时根数描述的编队初始条件.仿真算例表明:优化设计结果可以明显降低大椭圆轨道编队卫星的相对漂移量,与平根数描述的编队初始条件的设计结果相比,相对距离极大值点的漂移量降低约81.8681%,验证了基于主星平近点角初值的大椭圆轨道编队优化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6.
编队飞行小卫星相对姿态控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韦娟  袁建平 《航天控制》2002,20(4):16-20
以四元数作为定位参数对编队飞行小卫星进行相对姿态控制。首先给出了以误差四元数作为反馈量 ,基于参考卫星的相对姿态控制律 ,其次 ,研究了由若干颗相同卫星组成的编队卫星 ,在卫星姿态达到指定的方位时 ,相互之间也要满足一定要求的相对姿态控制律。最后进行了仿真计算 ,说明了两种相对姿态控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7.
在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编码算法中,Pearlman的利用子带内小波系数的聚类特性的Set Partition Embedded block(SPECK)算法与SPIHT算法相比,具有更低复杂度、更快的编解码速度和相近的性能。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DSP平台的SPECK编码器在实时环境下的应用方案。通过使用提升结构的整数小波变换并基于DSP平台上对变换流程进行优化,以提高小波变换的速度。引进误差比特数(Number of Error Bits)概念,并定义绝对零系数(Absolute Zero-Coefficient)对原有的SPECK算法进行改进,在不影响压缩性能的情况下,显著地减少了原算法对内存的需求,并提高了执行速度。实验结果证明,改进后的算法适应了大多数的实时系统的要求,是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DSP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8.
克努森数对微尺度相似流动特性影响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克努森数(Kn)对微尺度相似流动特性的影响,选取理论孔径分别为0.357 4mm的小孔和3.6mm的相似放大孔实验件,并保证相同的长径比.在相同的雷诺数(Re)下对孔的Kn相同和不同的情况进行实验研究,计算孔的流量系数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的Re下,小孔与相似放大孔在Kn相同时,两者流量系数吻合性很好;在Kn不同时,小孔和相似放大孔流量系数不同.因此在采用相似放大模型研究微尺度结构的流动特性时,必须保证相似放大件和微尺度原件Kn相同.  相似文献   
189.
Woods-Burnett方程是Boltzmann方程的二阶近似,是Burnett方程的一种修正,能够描述轻微偏离热力学平衡时的稀薄气体流动.但是Woods-Burnett方程在小扰动下不稳定,这是限制Woods-Burnett方程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在一维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线性小扰动理论,首次得到了二维Woods-Burnett方程的稳定性特征方程,并把稳定性方程的解表示在复平面上,得到了二维稳定性特征曲线.通过扰动增长系数和扰动波数的关系,得到二维Woods-Burnett方程的临界努森数为0.130,而一维Woods-Burnett方程的临界努森数为0.184.说明在二维情况下Woods- Burnett方程更加不稳定.  相似文献   
190.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trailing-edge separation of a symmetrical airfoil at a low Rey-nolds number. Finite volume method is adopted to solve the unsteady 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 (RANS) equation. Flow of the symmetrical airfoil SD8020 at a low Reynolds number has been simulated. Laminar separation bubble in the flow field of the airfoil is observed and process of unsteady bubble burst and vortex shedding from airfoil surfaces is investigated. The time-dependent lift coefficient is characteristic of periodic fluctuations and the lift curve varies nonlinearly with the attack of angle. Laminar separation occurs on both surfaces of airfoil at small angles of attack. With the increase of angle of attack, laminar separation occurs and then reattaches near the trailing edge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airfoil, which forms laminar separation bubble. When the attack of angle reaches certain value, the laminar separation bubble is unstable and produces two kinds of large scale vortex, i.e. primary vortex and secondary vortex. The periodic processes that include secondary vortex production, motion of secondary vortex and vortex shedding cause fluctuation of the lift coefficient. The periodic time varies with attack of angle. The secondary vortex is relatively stronger than the primary vortex, which means its influence is relatively stronger than the primary vorte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