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42篇
航空   265篇
航天技术   29篇
综合类   23篇
航天   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周猛  庄逢辰 《推进技术》1993,14(2):34-39
研究锥形液膜在受限空间内的运动,该液膜由离心式喷嘴产生,并受到高速环形气流的冲击。根据空气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用于分析液膜运动规律的理论模型,提出了运动液膜的破碎准则和运动液膜破碎后形成的液滴平均直径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可作为喷注器设计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2.
超燃发动机垂直燃料喷射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隐式有限体积法求解可压NS方程及组分方程,对超燃发动机内的垂直燃料喷射的三维混合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小角度的楔形喷口,可以基本消除喷口上游的分离区,而且其燃料贯穿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13.
流体注入的轴对称矢量喷管三维流场计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Roe通量差分分裂格式对基于流体注入控制的轴对称矢量喷管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流体注入的位置分别为前孔和后孔,注气压强比为0.75~2.0,注气流量比为2.5%~10.0%,矢量角变化范围为2.8°~7.8°。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注气流量和注气压强增加,流体注入所产生的喷管矢量角相应增加;注气位置对喷管矢量角影响较大,注气位置靠近喷管尾沿(后孔注气)比注气位置靠近喷管喉部(前孔注气)所产生的矢量角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14.
以角接触球轴承为研究对象,为分析喷射润滑油液在环间高速气流作用下的雾化情况,建立了轴承环间气液两相流仿真模型,采用FLUENT流体计算软件对高速角接触球轴承进行模拟分析计算,探讨在相同时刻不同转速、不同喷射角度等条件下油液颗粒直径大小的变化,以及在不同时刻索太尔平均直径(SMD)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润滑油的穿透过程,腔内大粒径油液所占比例逐渐减少,小粒径比例增高;随着转速的增大,进入腔内油量也会随之减少,受环间气流涡的影响,迅速使油液液滴发生碎裂,使雾化加剧,颗粒直径减小,则会使SMD减小,不利于轴承的润滑;不同喷射角度条件下,15°的喷射角度轴承腔内的大粒径占比较大。  相似文献   
115.
使用了一种作为主流供油的侧喷挡板喷油杆,研究了主流供油与尾缘吹气稳定器局部供油的燃油匹配规律,揭示了尾缘吹气稳定器的性能特点.同时,为了验证侧喷挡板这种新的燃油匹配方式是否具有优越性,使用两种不同型式的火焰稳定器作为主稳定器,将其与一种逆喷挡板匹配方式的燃烧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参数范围内,使用吹气稳定器作为主稳定器,侧喷挡板的燃烧性能好于逆喷挡板.   相似文献   
116.
排气系统与尾机身一体化红外抑制器实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地面模拟实验件对排气系统与尾机身一体化红外抑制器模型进行了实验研究, 旨在分析引射混合与旋翼下洗对降低排气温度和目标的红外辐射特征的效果.结果表明, 通过波瓣喷管引射周围空气与主流燃气掺混冷却, 可以使高温燃气温度降低至少50%;利用旋翼下洗气流吹散热排气, 冷却尾机身模型壁面, 可以使模型壁面及尾焰在3-5μm和8-14μm的红外辐射强度分别降低39%和33%.另外, 简单的增大波瓣喷管的尺寸并不能够有效提高引射流量, 反而会使引射系数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17.
喷流反压模拟技术及在高超声速进气道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高超声速进气道的反压特性以及不起动/再起动特性,提出了一种凹腔喷流反压模拟技术,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控制阀门的开度可方便地且迅速地调节进气道的出口反压.利用该技术,还对一种马赫数为7级的轴对称高超声速的反压特性及不起动/再起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展示了该技术的实用性.结果表明:(1)所提出的凹腔喷流技术可在进气道下游形成较为均匀的、可控的背压环境,因此可用于进气道的反压特性研究;(2)适当调节凹腔的喷流总压,并在实验中实时控制阀门的开度,凹腔喷流技术能够在较短的风洞实验时间内(约8 s)实现进气道起动、不起动、再起动流态之间的切换,因此可用于进气道的不起动/再起动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8.
Single event upset(SEU)effect,caused by highly energized particles in aerospace,threatens the reliability and security of small satellites composed of commercial-off-the-shelves(COTS).SEUinduced control flow errors(CFEs)may cause unpredictable behavior or crashes of COTS-based small satellites.This paper proposes a generic software-based control flow checking technique(CFC)and bipartite graph-based control flow checking(BGCFC).To simplify the types of illegal branches,it transforms the conventional control flow graph into the equivalent bipartite graph.It checks the legality of control flow at runtime by comparing a global signature with the expected value and introduces consecutive IDs and bitmaps to reduce the time and memory overhead.Theore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BGCFC can detect all types of inter-node CFEs with constant time and memory overhead.Practical tests verify the result of theoretical analysis.Compared with previous techniques,BGCFC achieves the highest error detection rate,lower time and memory overhead;the composite result in evaluation factor shows that BGCFC is the most effective one among all these techniques.The results in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verify the applicability of BGCFC for COTS-based small satellites.  相似文献   
119.
120.
贾真 《航空发动机》2014,40(4):61-68
针对壁面喷射方式,分别在冷态喷流和燃烧工况下探讨了喷射角的变化对超声速流场中的燃料掺混效果及燃烧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带角度喷射能明显减弱壁面垂直喷射导致的强激波,减小激波/边界层干扰带来的总压损失,在燃料掺混特性方面,减小喷射角会降低近场穿透距离,减弱近场的掺混效果,而对中场的穿透深度及掺混效果影响不大,但带角度喷射的远场的穿透深度及掺混不如垂直喷射。所以垂直喷射时,虽然更多的燃料和空气发生掺混,燃烧效率要高于带角度喷射的,但会以牺牲很大的总压为代价,所以在工程中建议采用带角度喷射配合其他喷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