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4篇
  免费   695篇
  国内免费   481篇
航空   2202篇
航天技术   542篇
综合类   383篇
航天   76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空间环境因素引发的星载软件瞬态的控制流错误可能对系统执行效能造成严重影响,为避免容错算法存储开销和执行开销给系统带入过多的计算压力,提出在容错算法开销和所取得的系统的可靠性提升上取得一定折衷,这是星载软件可靠性设计的合理方向。设计了一种适合于弹性添加容错代码的容错方法:扩展块数字签名的控制流检测方法ESCFC(Extend block Signatures for Control Flow Checking)。由空间高能粒子的实验结果和在轨实测结果为系统可靠度建模,提出了算法开销和可靠性效能提升的平衡关系的工程参考和理论依据。定性分析和模拟,充分说明了将该方法运用于航天工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2.
Tether Satellite System Collision Stud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obotov  V.A.  Mains  D.L. 《Space Debris》1999,1(2):99-112
A study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probability of collision with resident space objects and untrackable debris for the tether component of the Tethered Satellite System (TSS) after it broke away from the Space Shuttle orbiter (mission STS-75) in February 1996. Both an analytical and a numerical approach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and the results obtained with these two methods were found to be in good agreement.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ployed tether is expected to have been impacted by several particles 0.1mm or larger in size. The probability of collision with objects 10cm in size or larger was on the order of 10–3 per month. Since the severed tether reentered within one month after deployment, the collision hazard to other objects while in orbit was small. The analytical methods used in this study are useful for tether collision evaluations in general.  相似文献   
53.
在激光跟踪三维坐标测量系统中,系统首先要经过标定,才可以进行实际测量。因此系统标定的准确度会直接影响系统最终测量准确度。为了提高标定准确度,提出一种新的标定方法,即利用直线法原理,在优化布局下,采用两路激光干涉仪测量出基点的三维坐标。仿真结果表明目标点相对于基点呈对称分布时,测得的基点坐标准确度比非对称分布时高6到7倍,并通过实验得出了在该优化布局下的基点坐标。  相似文献   
54.
利用气体渗碳物质传递数学模型来仿真计算碳浓度分布,并根据计算结果在计算机上拟合出碳浓度与时间、温度、气氛碳势之间的关系式,此关系式对气体渗碳的动态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5.
在风洞用电子扫描阀进行测压,研究了绕平板扰流片和锯齿扰流片分离流动的壁面压力分布.结果表明平板扰流片和锯齿扰流片均在上游x/h=-6处剪切层开始分离,并再附于下游x/h≈20的位置.锯齿扰流片横向位置的变化对壁面平均压力分布几乎没有影响,但通过锯齿槽流向的压力脉动一般大于通过锯齿尖点流向的脉动.从平均压力分布看,锯齿高度可以增加扰流片阻流效果,采用锯齿扰流片可以减小下游壁面压力的脉动.  相似文献   
56.
本文讨论了地球弓激波前内背景电子速度分布函数为平顶形式时的透射离子横场流静电不稳定性.结果表明,在超临界(Alfvén Mach数M_A>3)准垂直激波区(激波法向与行星际磁场之间的夹角75°)情况下,透射离子流产生的静电不稳定性增长率峰值要比电子速度为Maxwell分布时更加显著,并满足动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57.
对气动液阀的启动过程建立了非线性数学模型,分析了尺寸参数和推进剂进、出口压力对该阀的启动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保证必要的工作寿命的前提下,适当地增大控制腔气孔的直径或增大靠近控制腔的活塞端面直径,降低推进剂进口和出口的压力有利于提高该阀的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58.
低密度小喷管流场的DSMC直接模拟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DSMC方法数值模拟了低密度轴对小喷管的流场流动,获得了相应的结果,并将所得结果与用差分求解N-S方程方法获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二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9.
旋转涡轮盘腔中等转速下内部流场分布实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雷声  冯青  武亚勇 《推进技术》2006,27(4):321-325
1引言航空发动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使得涡轮前温度也越来越高,这就给涡轮的冷却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航空发动机中,从压气机引出的压缩空气一部分用来冷却涡轮叶片和涡轮导向叶片,另外一部分用来冷却和密封涡轮盘,掌握涡轮盘腔冷却系统内气流的运动规律是对航空发动机高温  相似文献   
60.
徐雕  黄太平 《推进技术》1993,14(6):39-43
推导了三维瞬态导热温度场边界元解法的积分方程和离散代数方程,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采用坐标变换的解析消去法,处理边界元的一阶数学奇异点,从而提高了算法的数值精度。用本程序计算了正方体和圆柱环瞬态导热温度场,数值解与解析解的吻合程度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