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50篇
航空   268篇
航天技术   144篇
综合类   63篇
航天   4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91.
工业机器人平衡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五自由度空间关节型喷漆机器人小臂的弹簧-重力组合式平衡系统及大臂的弹簧式平衡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提出了利用弹簧的初拉力来平衡机器人大小臂的观点,最后结合实例进行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492.
Kóta  J.  Jokipii  J.R. 《Space Science Reviews》1998,83(1-2):137-145
We present a brief review of the modeling of corotating 3-dimensional features in heliospheric cosmic rays. The model heliosphere incorporates a wavy current sheet and Corotating Interaction Regions (CIRs). We find that present models can qualitatively account for the observed extension of recurrent 26-day cosmic-ray variations to high heliospheric latitudes if perpendicular diffusion is significant. The recurrent enhancement of low-energy (MeV) particles accelerated at CIR-s is also shown to fit into this same picture.  相似文献   
493.
基于层面结构的三维闭合地质区块构造算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复杂地质体几何模型的建立是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介绍目前地质体几何建模方法的同时,分析了表面建模方法与实体建模方法相互之间的融合趋势,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网格模型的整体建模过程,并在地质体层面三角网格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半边数据结构,给出了一种三维地质体闭合区块结构的构造算法,该算法为进一步的地质体实体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并且可应用于地震正演模拟计算,射线追踪和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等领域.  相似文献   
494.
在相似理论指导下, 对旋转系流动与换热方程以及边界条件进行无量纲化, 得出了描述旋转气膜冷却效率与换热系数的一系列准则, 设计并建立了实验台, 解决了从高速旋转部件上引出测试信号而不失真及对旋转试件进行强电加热等问题, 并在旋转情况下, 对常用的平板型叶端气膜冷却效率及其换热系数进行了实验研究, 并总结出可供工程参考的准则公式.   相似文献   
495.
在开发P&ID辅助设计系统的过程中,需要表示实体间的逻辑拓扑信息.为避免引入附加抽象实体来表示逻辑拓扑信息带来的复杂性,提出以面向对象为基础将逻辑拓扑信息统一在实体本身数据结构中的方法,并介绍了从P&ID管网图抽象建立P&ID无向图模型的过程.此方法和模型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P&ID无向图结构的特点做了深入分析,指出运用此模型建立P&ID系统的要点及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并讨论了P&ID无向图模型的扩展.   相似文献   
496.
TEC values obtained from TOPEX satellite were compar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Reference Ionosphere (IRI) 2001 model estimates. The present work also shows results of the IRI model with the option of a new topside electron density distribution (NeQuick model). TOPEX TEC measurements, which include years of high and middle to low solar activity (2000 and 2004), were analyzed by binning the region covered by the satellite (±66°) every five degrees of modip. In general, there is good agreement between IRI predictions and Topex measurements. Cases with large disagreements are observed at low and high latitudes during high solar activity. Comparing the model predictions using the default IRI2001 model and the NeQuick topside option show that the default IRI 2001 version represents the observed data in a more realistic way, but appears to be less reliable at high and low latitudes in some cases.  相似文献   
497.
目前的自动测试系统大多数采用串行测试的工作方式,测试效率很低.针对这个问题,建立了基于图论的测试任务关系模型,用"图"来描述测试任务占用仪器资源的情况,将测试任务调度的工程问题转化为图论中的数学问题.在测试任务关系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任务调度算法:CTG算法和CTG-T算法.对于多个测试任务,利用这两个算法可以得到并行度最大或者测试时间最短的任务分组方案,能有效地实现并行测试.这两个算法是基于图的染色理论得到的,对其正确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例仿真.两个算法已经在实际系统中得到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能够大大提高自动测试系统的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498.
一种通用航迹起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自谦 《航空学报》2009,30(3):497-504
在研究现有航迹起始方法的基础上,在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环境下,从工程实现背景出发重点研究航迹起始模型,提出了一种适应于各类航迹起始的通用航迹起始模型。其主要思想是在归纳现有普通航迹起始模型的基础上,在模型中增加了一级中间航迹,并对整个航迹起始过程进行了分阶段处理,在不同的处理阶段采用不同的航迹起始方法和门限。使得整个航迹起始过程物理概念更明确,层次更清晰,门限设置更合理,文件管理更方便,改善了现有普通航迹起始模型存在的航迹起始分裂和丢失问题。蒙特卡罗模拟结果表明:通用模型增加了设计的灵活性,规范了航迹起始设计方法,提高了航迹起始正确概率。  相似文献   
499.
基于某航空用二冲程活塞式发动机的非线性模型, 利用扇形非线性特性得到了发动机模糊Takagi-Sugeno(T-S)模型;基于该T-S模型, 采用系统增广的方法研究了无静态误差转速控制器;设计中考虑了鲁棒H∞性能, 使得该非线性系统的模糊控制器具有较好干扰抑制性能, 并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基础上建立了该系统渐进稳定的线性矩阵不等式条件;最后通过系统仿真算例验证了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00.
不确定性载荷作用下的零件时变可靠性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正  谢里阳 《航空学报》2009,30(7):1243-1247
分析现有时变可靠性建模方法的特点,建立不确定性载荷作用下的零件时变可靠性模型,给出基于载荷和强度分布的零件可靠度和失效率计算表达式。研究载荷作用的特点,建立不确定性载荷作用过程的二维描述法。在此基础上,分别得到强度不退化和退化时的零件时变可靠性表达式。研究表明,即使强度不退化,零件的可靠度和失效率也会随时间逐渐降低;强度退化时,可靠度随时间降低较为明显,失效率具有“浴盆”曲线的特征。在载荷和强度分布已知的情况下,可直接运用本文模型计算零件在任意时刻的可靠度和失效率。当给定许用失效率时,运用本文模型可以更客观地划分零件的早期失效期、偶然失效期和耗损失效期,进而确定零件筛选试验时间、可靠寿命等指标,对零件进行全寿命周期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