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50篇
航空   268篇
航天技术   144篇
综合类   63篇
航天   4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71.
由于传感器设计、制造水平和工作环境等原因,传感器工作异常、出现故障或失效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试验的完成和试验数据的使用。在研究液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各测点参数相关性的基础上,建立了传感器验证网络,利用测点参数间的线性回归模型对传感器数据进行验证和重构。经过实例验证表明,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建立传感器验证网络,验证与重构发动机试验数据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372.
针对飞行数据中的异常值给出了一种处理算法,对其进行识别、剔除与补正。根据飞行数据的特点建立了滑动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并变换为正交多项式计算回归系数。在给定的置信概率下求下一个点的置信区间,判断实测数据是否为异常值。将已判定的异常值剔除并用拉格朗日法补正。在某型共轴式直升机的动力学特性研究工作中,利用这一方法对多次外场试飞数据进行了异常值处理,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73.
基于Kalman滤波的镍氢动力电池SOC估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SOC,State-of-Charge)是电动车能量控制的重要参数,针对镍氢动力电池,建立了一种新的状态空间模型.电池模型采用荷电状态和极化状态作为状态向量,考虑持续充放电时电荷累积效应对电池电压的影响,对模型的状态方程进行了优化,增加了电荷累积项,以提高模型在变电流充放电过程中的精度.根据Kalman最优滤波理论,设计了电池荷电状态Kalman滤波递推算法,估算方法考虑了电池电压、电流和电池温度,给出了递推计算公式.根据恒流充电、恒流放电、脉冲充/放电、变电流充/放电实验的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Kalman滤波估算方法有利于提高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估算精度,适合应用在混合动力电动车中.   相似文献   
374.
机载设备拆装时间是重要的维修性设计指标,是选择或优化设计方案的重要参数。提出一种以过程 仿真模型为基础,综合考虑维修作业复杂度和维修工效评估结果的拆装时间综合评估方法。首先,将机载设备 拆装过程分解为基础维修活动单元,规划仿真过程并建立仿真模型;然后,使用模特分析法分析基础维修活动 时间,并根据维修作业复杂度与维修工效综合评估结果确定维修时间修正系数,修正基础维修活动时间;最后, 根据基础维修活动时间和工作流程评估机载设备拆装时间,并以飞机发动机拆卸时间分析为例进行应用验证。 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对机载设备拆装时间进行准确评估,能够满足飞机研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375.
提出航空发动机叶尖径向间隙静电监测方法,分别对叶尖荷电在点电荷与电荷分布条件下的静电感应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得到感应电荷量与叶尖径向间隙值、叶尖周向位置及叶尖电荷分布的关系。设计并搭建叶尖径向间隙静电监测模拟实验台,提取时域特征参数并分析叶尖径向间隙值及叶尖局部曲率对静电水平的影响。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①感应电荷量与叶尖径向间隙及叶尖相对传感器的径向位置绝对值呈负相关;②感应电荷量与叶尖所带电荷量呈正相关,且与电荷密度分布有关;③感应电荷量与叶尖尺寸及传感器尺寸有关。实验结果表明静电信号方均根值和整流平均值与叶间径向间隙值呈负相关,与叶尖局部曲率呈正相关,其结果与理论模型相符。   相似文献   
376.
雷涛  孔德林  王润龙  李伟林  张晓斌 《航空学报》2021,42(6):624047-624047
以电推进飞机的动力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采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分析了采用高压直流供电体制的分布式电推进飞机电气系统,模拟了其在稳定运行状态与断路故障状态下的能量流动关系,同时分析了直流电压等级对电气系统的影响。搭建了完整的分布式电推进飞机动力系统仿真模型,依据基于时间和基于高度的飞行剖面,对比分析了纯电推进与涡轮电推进架构在推进功率、推进效率与航程3个评价指标上的优劣。建立了动力系统典型部件的参数化模型,并使用符号规划算法对建立的参数化模型进行了优化计算,比较了传统涡轮推进与涡轮电推进架构下动力系统质量与燃油消耗率间的优化权衡关系。研究结果为分布式电推进飞机混合动力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正向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77.
冷环境中人体热调节的数学模拟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冷环境对人体的影响特点, 建立了冷环境中准三维人体热调节系统数学模型, 采用数值方法对人体热调节系统数学模型进行求解, 计算了不同冷环境条件下人体温度分布及动态响应,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378.
随机取向短纤维增强SMC复合材料疲劳损伤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子龙  张双寅 《航空学报》1995,16(4):118-121
 讨论了复合材料疲劳损伤的数学描述方法,引用等效模量随疲劳过程的降低作为损伤的度量,借助于连续介质损伤力学CDM,建立起损伤速率与循环次数之间的幂函数关系。试验发现,疲劳损伤的演变可分为3个阶段,而在一定的应力水平下,稳定扩展的第2阶段占据主导地位,为从理论上预测疲劳寿命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79.
从N-S方程出发,采用LU-ADI隐式分解方法求解绕翼型的可压缩粘性流动。湍流模式采用Baldwin-Lomax代数湍流模式和q-ω二方程微分模式以研究湍流边界层的非平衡效应;为更好地捕捉激波,对网格进行了自适应调整。通过对NACA0012和RAE2822两种翼型在亚音速和跨音速不同马赫数和雷诺数下进行大量计算,表明该方法对改进湍流计算、提高激波分辨率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80.
Advanced engineering systems, like aircraft, are defined by tens or even hundreds of design variables. Building an accurate surrogate model for use in such high-dimensional optimization problems is a difficult task owing to the curse of dimensionality.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algorithm to reduce the size of a design space to a smaller region of interest allowing a more accurate surrogate model to be generated. The framework requires a set of models of different physical or numerical fidelities. The low-fidelity (LF) model provides physics-based approximation of the high-fidelity (HF) model at a fraction of the computational cost. It is also instrumental in identifying the small region of interest in the design space that encloses the high-fidelity optimum. A surrogate model is then constructed to match the low-fidelity model to the high-fidelity model in the identified region of interest. The optimization process is managed by an update strategy to prevent convergence to false optima. The algorithm is applied on mathematical problems and a two-dimen-sional aerodynamic shape optimization problem in a variable-fidelity context. Results obtained are in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high-fidelity results, even with lower-fidelity flow solvers, while showing up to 39% time savin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