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61篇
航空   236篇
航天技术   77篇
综合类   43篇
航天   6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1.
提出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ESO)与非奇异终端滑模(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mode,NTSM)的车辆主动前轮转向控制。首先建立二自由度车辆模型计算车辆理想参考横摆角速度。其次以二自由度模型为基础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与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扩张状态观测器能估计车辆状态与扰动,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能对扰动进行补偿并输出控制量。最后在Matlab/Simlink中建立了扩张状态观测器与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采用CarSim非线性车辆模型进行仿真试验,研究了NTSM与PID控制器的闭环控制性能以及鲁棒性,并对两种控制器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的车主动前轮转向系统能有效改善车辆的操纵稳定性,控制器具有强抗干扰能力、良好的路径跟踪性能和鲁棒性,且优于PID控制器。  相似文献   
412.
未来移动通信网络将面临移动数据业务和流量急剧增加,需要低时延和低能耗的高效技术。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在网络边缘侧进行计算卸载和资源存储,能极大地降低处理时延和能耗,提高用户服务体验。本文首先概述了MEC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然后通过具体的MEC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总结了MEC技术的优势;最后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给出了MEC可能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与展望。MEC将会进一步推动计算和通信的融合,助力5G进入新场景多需求下的多技术融合新阶段。  相似文献   
413.
本文介绍了三轮结构型移动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采用分级式控制的方法,以AT89S52作为底层控制系统的核心控制器,介绍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经过实验测试,能够满足移动机器人运动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414.
统一混沌系统的指数型超曲面terminal滑模同步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一类统一混沌系统的指数型超曲面terminal滑模控制同步问题,并且针对初始状态离原点的不同,设计了3种超曲面,使得在系统初始状态远离平衡点和接近平衡点的情况下,均能较快地实现同步,从而弥补了接近平衡点收敛速度慢的不足。而且由于指数自适应环节的引入,使得滑模面的形式得到统一与简化,收敛性能得到进一步优化。最后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15.
随着无人化智能移动装备在工业、交通等安全敏感领域的普及应用,民用导航定位系统中的定位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位置认证是对终端的物理位置声明进行认证的过程,是导航定位安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第五代(5G)移动通信网络的通导融合位置认证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认证精度高、用户容量大、建设运维成本低等多重优势。本文首先介绍了多基站位置认证系统的检测判决原理,提出了漏检平均距离的定义作为位置认证系统精度的量化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信号带宽、基站同步误差、信噪比对位置认证系统精度的影响,并利用5G信道模型评估了典型场景下的位置认证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在具备3个以上的视距基站时,基于5G的通导融合位置认证系统可以实现米级的位置认证精度。  相似文献   
416.
张玉杰  黄超广  李斌 《航空工程进展》2023,14(3):157-163,177
如何确定冲击载荷的等效静载对飞机结构的强度设计和验证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经典冲击载荷时域曲线后峰锯齿波、单自由度冲击动响应理论和位移等效原则,建立冲击载荷动态缩放系数求解公式;基于三角函数不等式关系,推导出动态缩放系数与冲击载荷作用时间、结构固有频率乘积的函数关系。建立求解冲击载荷等效静载方法的实施流程;以简化拦阻钩系统的冲击和缩比模型的水上迫降为例,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拦阻冲击载荷动态缩放系数的理论估计值与仿真计算值的相对误差小于4%,水上迫降等效静压与选用的设计压力相对误差为0.9%,所建立的动态缩放系数的理论计算公式精度较高,所提方法可供工程相关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417.
伴随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复杂多变环境和高能耗将是当前以及未来移动通信面临的主要问题,低能耗、高效通信环境自适应调整将是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必经之路。可重构智能反射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 RIS)技术的发展,为移动通信提供了低能耗、通信环境自适应可重构服务,满足了复杂通信场景下多样化设备服务需求。本文首先对RIS技术从原理、特点、优势等方面进行了概述;然后针对RIS具体的应用场景,对RIS技术优势进行总结;最后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总结了RIS技术可能面临的技术挑战,并进一步论述与展望RIS技术的发展方向。RIS技术将会进一步推动移动通信技术的变革,助力移动通信技术面向未来复杂、智能化场景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418.
利用拟上下解方法,研究了一阶微分方程终值问题u′(t)=f()t,u(t),u(T)=xT拟解的存在性,并通过构造单调迭代序列得到该终值问题的最大最小拟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