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61篇
航空   236篇
航天技术   77篇
综合类   43篇
航天   6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31.
卫星激光通信终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是激光通信链路建立与保持过程中的重要性能指标.以终端天线与快速倾斜镜(FSM)个内回路控制器设计为基础,建立了当电荷耦合(CCD)探测器获得对方终端位置信息构成激光闭合回路时整个激光通信控制系统模型,并根据时滞依赖稳定性定理推导了系统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在此基础上对不稳定情况,结合锥补法...  相似文献   
332.
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最小方位搜索范围确定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曾家有  汪浩  孙涛 《航空学报》2009,30(12):2411-2415
针对目前各国日益重视电子干扰而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搜索范围却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进行了最小方位搜索范围确定模型的研究。把目标机动范围和目标指示精度误差作为圆分布来处理,按照捕捉概率不小于0.99的要求,利用解析算法,建立了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最小搜索范围确定的基本模型,并在把主要误差综合为目标指示精度和侧向横移两类误差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了修正。对开机距离为30 km,35 km和40 km时不同条件下高亚声速、超声速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的最小方位搜索范围进行了仿真。结果显示,高亚声速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的最小搜索范围在±40°之内,超声速反舰导弹在±27°之内,对应比某些现役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的搜索范围要小。  相似文献   
333.
基于RBF网络的航空发动机 terminal滑模控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针对现代航空发动机是一个具有不确定性的强非线性系统,结合滑模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radical basis function,简称RBF)网络的航空发动机terminal滑模控制方法.分析了传统指数趋近律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指数趋近律来削弱抖振.该控制器采用terminal滑模面,并且利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在线实时补偿未知干扰和不确定项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控制效果,能有效地抑制干扰和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削弱了抖振.   相似文献   
334.
针对带未知参数且执行重复任务的机械臂,提出一种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算法。为了克服因重置精度低带来的重置误差,引入了终态滑模和初始状态修正吸引子,实现了跟踪误差在有限时间收敛于0,并通过迭代轴上的自适应算法来调节控制器参数。理论证明了跟踪误差的收敛性和系统中所有信号的有界性,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35.
本文以四旋翼无人机为研究对象,基于终端滑模控制技术,实现了四旋翼无人机系统的编队飞行控制。在构建四旋翼无人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为每架四旋翼无人机设计了广义误差状态,基于广义误差状态提出编队控制目标。为实现编队控制目标,设计了基于终端滑模控制的编队控制器,最终所有四旋翼无人机的广义误差状态收敛到零时即实现期望的编队队形,进一步结合有限时间稳定性理论给出了上述编队控制器有限时间稳定性证明。最后用一个仿真实例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并将本文提出的控制器与基于线性滑模控制的控制器进行对比,实验证明所提出的控制算法具有更好的编队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36.
针对空中来袭目标机动能力较大、单枚导弹无法有效拦截的问题,提出了拦截机动目标的三维协同中-末一体化制导律。根据目标和拦截弹的最大机动能力计算所需的最少拦截弹数量,解算出末制导的初始阵位约束,根据阵位约束,设计基于改进比例导引的协同末制导律。基于中制导开始时目标速度,迭代求解出预测命中点以及中末交班约束,提出基于预测命中点的时间角度协同中制导律。在三维场景下对协同中末制导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满足中末交班的阵位要求以及末段拦截精度,实现对机动目标的有效拦截。  相似文献   
337.
李保国  宗光华 《航空学报》2007,28(2):445-450
 设计了双回路的双轮移动机器人运动目标追踪与避障控制方案。内层控制回路是运动目标追踪控制律,指导机器人追踪到目标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控制律考虑了机器人在运动速度上的限制,其渐近稳定性用Lyapunov函数法进行了证明。当遇到障碍物时,外层控制回路根据超声传感器的信息和阻抗控制的概念产生阻抗虚拟力,将期望目标调整到虚拟位置,使机器人能够自动转向以避开障碍物。仿真研究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追踪算法的有效性和避障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38.
在全系统的、信号级的、同构的仿真研究基本框架下,从研究针对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的质心式箔条干扰的目的出发,对目标舰的有关模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分布式的、随舷角变化的、按概率密度和自相关函数起伏的目标舰的RCS模型;进一步,还建立了目标舰的方位切割模型。最后,通过仿真,对目标舰的方位切割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39.
阐述了用于输送弹药或补给物资的移动机械虽然功能构造简单,但它是整个舰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该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它,有必要在指控室中对这些移动的机械进行监控定位。文中通过对现在常用定位技术的分析,提出了舰载移动机械视觉定位技术,并对其原理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40.
张洪海  汤一文  许炎 《航空学报》2020,41(7):323844-323844
持续增长的交通需求量和日趋饱和的可用空域资源促使未来空中交通管理向基于航迹运行(TBO)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在TBO概念的基础上,依据目前繁忙机场终端区常见进场航线结构,提出了对应TBO模式下的截点直飞方式与融合点方式进场交通流优化模型,并以法国戴高乐机场终端区为例,构建了仿真运行环境。基于实际飞行计划与雷达记录轨迹模拟生成了航空器四维航迹,而后运用上述2种模型对进场交通流进行了优化,根据仿真结果对特定交通流参数展开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可通过航迹选择、时隙分配、顺序交换及动态间隔等方式有效化解终端区内潜在的航空器冲突并保持交通流安全高效运行,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TBO模式下交通流的部分运行特性,为以四维航迹为核心的未来空中交通管理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