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75篇
航空   395篇
航天技术   82篇
综合类   49篇
航天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介绍了一种实用高效的压力传感 (变送 )器校验系统 ,较详细地阐述了这一系统的特点、硬件配置及软件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22.
The flow field in junction is complicated due to the ripple property of oil flow velocity and different frequencies of two pumps in aircraft. In this study, the flow fields of T-junction and Y-junction were analyzed using shear stress transport (SST) model in ANSYS/CFX softwar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dentified the variation rule of velocity peak in T-junction with different frequencies and phase-differences, meanwhile, the eddy and velocity shock existed in the corner of the T-junction, and the limit working state was obtained. Although the eddy disappeared in Y-junction, the velocity shock and pressure loss were still too big. To address these faults, an arc-junction was designed. Based on the flow fields of arc-junction, the eddy in the junction corner disappeared and the maximum of velocity peak declined compared to T-and Y-junction. Additionally, 8 series of arc-junction with different radiuses were tested to get the variation rule of velocity peak. Through the computation of the pressure loss of three junctions, the arc-junction had a lowest loss value, and its pressure loss reached the minimum value when the curvature radius is 35.42 mm, meanwhile, the velocity shock has decreased in a low phase.  相似文献   
523.
某减压阀静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某减压阀静态特性模型,并用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通过仿真讨论了膜片有效面积、网芯不平衡面积和阀门总刚度对减压阀静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阀门总刚度的影响较大,而膜片有效面积和阀芯不平衡面积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524.
为探究气流展纤工艺中不同出口压差和送丝速度对碳纤维丝束展宽效果的影响,依据Venturi原理,搭建气流展纤试验平台,并记录大丝束碳纤维展宽过程,计算不同工艺参数下碳纤维丝束在不同阶段的展宽率和展宽均匀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搭建的气流展纤试验台,能获得展宽率高于400%,展宽均匀程度在90%以上的碳纤维丝束,得到的碳纤维丝束的展宽率与出口压差呈正相关,与送丝速度呈负相关;碳纤维丝束的展宽均匀程度与出口压差呈负相关,与送丝速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25.
本文对评定飞机滾转速率振荡特性的规范条款的使用进行了研究。现有规范规定,飞机滚转速率振荡特性可由ε_x(t)曲线的峰谷值来加以评定。本文从ε_x(t)曲线的变化规律中发现,由于ε_x(t)的非线性特性,在特定情况下,对应于ε_x(t)曲线峰谷值状态的ε_x(t)=0的解具有不连续的跳跃现象,这将导致滚转速率振荡指标的计算结果具有不确定性。通过推导计算,本文求得了产生此种突变现象时,传递函数(ε_x)/(δ~x)(s)的零极点位置的变化轨迹线,证实了计算滚转速率振荡特性指标值时存在的不确定性,求得了产生此种现象的具体条件,进而对现有规范中的有关条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26.
赵民生 《航空学报》1990,11(2):101-106
 <正> 1.前言 舱温系统是一个恒值系统,为了保证恒值系统的稳态精度是容易的,因为系统中的执行电机已经包含了一个积分环节。但系统中座舱时间常数很大,使得系统的动态过程波动性很大。回顾舱温系统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系统每一次重大改进都是围绕改善系统的动特性进行的。例如早期双金属继电式舱温系统发展为延迟负反馈继电式舱温系统,就是利用振荡线性化的方法使继电器成为线性特性,因而减少了系统的振荡。以后系统中采用了预感电桥,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但由于超前的时间常数无法作的很大,不能有效地补偿座舱惯性造成的时间延迟。所以动态特性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再加上飞行过程中不断受到干扰以至舱温总是处于波动状态。  相似文献   
527.
首先建立了大气紊流下的飞机本体短周期运动方程、驾驶员模型、Dyr den大气紊流模型及人机闭环系统模型 ;然后利用Matlab软件在时域内进行了数值仿真 ,仿真结果表明 ,对于装有电传操纵系统的飞机来说 ,大气紊流对驾驶员诱发振荡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28.
压力探针临壁效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窄通道中测量时(如全台压气机试验),临壁效应会使压力探针的测量结果发生误差。对几种常用型式的压力探针的试验研究表明,由于探针多属非流线形物体,所以其临壁效应的机理与流线形的机翼不同,不应简单套用机翼临壁效应的结论。临壁效应所造成的测量误差与探针的形状有关。  相似文献   
529.
本文采用MacCormack二步显式差分格式,用空向推进法给出了超声速翼-身组合体Euler方程的数值解。应用薄翼假设生成简易的多区网格。采用Kentzer方案处理边界。计算中通过对横流速度型的修正改善了背风面压力分布特性,解决了推进中断问题,同时模拟出背风涡。  相似文献   
530.
杨松山 《飞行力学》1993,11(1):43-50
建立了直升机的描述函数,分析和研究了非线性条件下直升机稳定性和极限环振荡情况,导出了极限环振荡情况下纵向操纵位移计算公式和稳定裕度计算公式,并根据Z—8飞机飞行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计算和误差分折。计算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可用于各种直升机的设计估算和飞行试验数据处理,是一种非线性闭环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