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92篇 |
免费 | 278篇 |
国内免费 | 247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019篇 |
航天技术 | 250篇 |
综合类 | 124篇 |
航天 | 2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30篇 |
2022年 | 53篇 |
2021年 | 49篇 |
2020年 | 88篇 |
2019年 | 85篇 |
2018年 | 66篇 |
2017年 | 63篇 |
2016年 | 86篇 |
2015年 | 84篇 |
2014年 | 94篇 |
2013年 | 84篇 |
2012年 | 84篇 |
2011年 | 93篇 |
2010年 | 75篇 |
2009年 | 78篇 |
2008年 | 54篇 |
2007年 | 62篇 |
2006年 | 49篇 |
2005年 | 42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34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大迎角三角翼旋涡运动及其破碎特性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出发,利用Hall的涡核准柱假设,导出反映涡核运动的N-S方程。采用差分方法计算旋涡流场,进而分析三角翼上前缘分离涡的运动特点及其破碎机下。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旋涡的轴向速度向下游逐渐下降,且涡心处于降较快,外缘下降较慢,反映了粘性作用自涡心外缘逐渐下降的特点;涡核外缘的径向速度开始为负,说明开始阶段有流体流入涡核,随着旋涡向下游运动,径向速度有所增加,到一定位置后增加迅速,说 相似文献
13.
14.
为了获得尾缘切角对涡扇发动机波瓣强迫混合排气系统的流场、热混合效率、总压恢复系数以及推力系数的影响,以涡扇发动机波瓣强迫混合排气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的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波瓣尾缘切角模型进行了计算并得到了气动热力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较大的尾缘切角造成在尾缘截面前主次流更早的提前混合,使流向涡的产生和发展在位置上向上游提前,以至于在尾缘截面之后的一定范围内混合效率更高.但大尾缘切角同时也造成较大的能量损失,以至于总压恢复系数较小,总的混合效率偏低:相比0°切角,25°切角的总压恢复系数减小了0.34%,热混合效率减小了11%.适当的尾缘切角修形可以增大推力系数.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为了精确控制导弹在有限时间内以期望攻击角度拦截机动目标,采用将导弹自动驾驶仪简化为惯性环节的方法,结合终端滑模控制理论设计了一种带攻击角度约束的有限时间收敛制导律。为了滤除视线角速率噪声,提出一种非线性跟踪微分滤波器对噪声进行滤波,建立了考虑滤波的制导系统状态方程,基于此方程设计非齐次干扰观测器,用于目标机动不确定项的估计补偿。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制导律能达到对视线角速率有效滤波,对目标机动状态精确估计的目的,克服系统动态延迟对制导精度的不利影响,满足攻击角度和制导精度的双重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新一代高机动飞机气动性能评估、控制系统精确设计与高机动作战指标实现的需求,模型高速风洞大迎角俯仰动态特性探索及其试验数据精度的确定势在必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选取70°三角翼模型、SDM和Su-27飞机模型,在FL-24风洞的大振幅俯仰动态试验技术平台上对动态气动特性与试验数据精度进行了研究,获取了70°三角翼模型、SDM和Su-27飞机模型动态气动特性与重复性试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3种模型的动态数据精度较高,基本达到了高速风洞大迎角常规测力试验数据的精度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使飞机以足够高的准确度保持在预定飞行轨迹上,飞机俯仰角位移(9)的控制性能及稳态精度至关重要.为改进飞机俯仰角位移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运用根轨迹法对飞机俯仰角位移控制系统的积分式控制规律进行了分析和设计,为提高(9)的稳态精度,基于SISO Design Tool设计工具,对俯仰角位移控制系统的零极点进行校正配置,实... 相似文献
20.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includes Cospar's Information Bulletin, Space Research Today)》2020,65(1):560-571
The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PPP) technique is widely used in time and frequency applications. Because of the real-time service (RTS) project of the 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 we can use the PPP technique for real-time clock comparison and monitoring. As a participant in the RTS, the Centre National d’Etudes Spatiales (CNES) implements the PPPWIZARD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with Integer and Zero-difference Ambiguity Resolution Demonstrator) project to validate carrier phase ambiguity resolution. Unlike the Integer-PPP (IPPP) of the CNES, fixing ambiguities in the post-processing mode, the PPPWIZARD operates in the real-time mode, which is also called real-time IPPP (RT-IPPP). This paper focuses on applying the RT-IPPP for real-time clock comparison and monitoring. We review the principle of real-time clock comparison and monitoring, and introduce the methodology of the RT-IPPP technique. The observations of GPS, GLONASS and Galileo were processed for the experiments. Five processing modes were provided in the experiment to analyze the benefits of ambiguity resolution and multi-GNSS. In the clock comparison experiment, the average reduction ratios of standard deviations with respect to the G PPP mode range from 9.7% to 35.0%. In the clock monitoring experiment, G PPP mode can detect clock jumps whose magnitudes are larger than 0.9 ns. The RT-IPPP technique with GRE PPP AR (G) mode allows for the detection of any clock jumps larger than 0.6 ns. For frequency monitoring, G PPP mode allows detection of frequency changes larger than 1.1 × 10−14. When the RT-IPPP technique is applied, monitoring with GRE PPP AR (G) mode can detect frequency changes larger than 6.1 × 10−1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