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0篇
航空   132篇
航天技术   42篇
综合类   23篇
航天   2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41.
In this paper we start from the most recently observed fact that the solar wind plasma after passage over the termination shock is still supersonic with a Mach number of about 2. To explain this unexpected phenomenon and to predict the evolution of properties of the downstream plasma flow we here consider a two-fluid proton plasma with pick-up protons as a separate suprathermal, second proton fluid. We then formulate a self-consistent system of hydrodynamical conservation equations coupling the two fluids by dynamical and thermodynamical coupling terms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ffects of newly incorporated protons due to charge exchange with the H-atoms in the heliosheath. This then allows us to predict that in the most probable case the solar wind protons will become subsonic over a distance of about 30 AU downstream of the shock. As we can also show, it may, however, happen that the plasma mixture later again reconverts to a supersonic signature and has to undergo a second shock before meeting the heliopause.  相似文献   
42.
Cometary dust trails were first observed by IRAS; they are widely known to be the origins of meteoric showers. A new window has been opened for the study of dust trails, using ground-based observations. We succeeded in obtaining direct images of the 22P/Kopff dust trail with the Kiso 1.05-m Schmidt telescope. Following this initial success, we have continued to perform a dust trail survey at Kiso. As a result of this survey, we have detected dust trails along the orbit of six periodic comets, between February 2002 and March 2004. The optical depth of these dust trails are 10−9 to 10−8,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IRAS measurements.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the observations and data reduction procedures, and report the brief result obtained between February 2002 and March 2004.  相似文献   
43.
随着“自杀式”无人机集群的饱和式攻击在战场上发挥巨大威力,如何有效拦截是各国近年来研究的重要方向,而红外探测是最热门也是最高效的探测拦截手段之一。为此,开展某典型无人机目标中长波红外探测试验,获取典型某无人机目标辐射特性数据,完成中长波红外辐射强度反演。同时,考虑环境变化对红外探测的影响,为使用红外探测手段完成无人机目标拦截提供实测效果演示。本文研究结果可作为论证中长波对无人机目标探测差异的依据,以支撑探测体制的选择。  相似文献   
44.
阐述了硬质合金材料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特点.通过采用限位棒、恒张力装置提高电极丝的空间稳定性,并在前两次切割采用复合工作液最后精修采用煤油作为工作介质对硬质合金YG8进行了多次切割.试验结果表明,多次切割的加工表面粗糙度达到1μm以下;与采用复合工作液精修后的加工表面相比,煤油精修后的加工表面微裂纹和微孔洞均明显减少,获得较好的加工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45.
李姝  李君  卢占斌 《推进技术》2022,43(8):304-312
为解释毫米尺度多孔介质燃烧器中火焰可在一个当量比范围内驻定的物理现象,搭建了二维非稳态数学物理模型,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定性研究了氢气/空气预混气在部分填充不锈钢网的微通道内的火焰传播特性。通过分析浸没火焰及表面火焰的温度分布特点并量化燃烧室内的预热和散热发现:火焰驻定在多孔介质内的不同位置时对应的传热特性存在差异,是控制火焰传播速度在一定当量比范围内保持恒定的关键因素,而预热及散热的相对大小可作为衡量传热对火焰宏观影响的重要参数。对火焰的的总预热与总散热之比R越临近多孔介质入口边界变化越剧烈,导致浸没火焰易驻定在多孔介质的中上游区域;多孔介质对火焰的预热虽在多孔介质出口边界外减小,但与多孔介质散热之比Rp呈上升趋势,使得低流速工况下易形成表面火焰。同时,R随当量比的变化规律导致多孔介质下游火焰的稳定性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46.
以涡轮叶片超级冷却技术为研究背景,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模拟了离心力场下装有多孔介质的封闭腔体中的热驱动换热现象。计算结果表明,在封闭腔体中加入大孔隙率多孔介质后确实能起到强化换热的效果,采用的固体介质的导热性越好,封闭腔体中流体的热驱动能力越强,换热效果越好。而且采用导热性比较好的固体介质时,在大孔隙率范围内,随着孔隙率的减少,封闭腔体中流体的热驱动能力和换热均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47.
绿色夹具--基于气动肌腱与机械增力机构的夹具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人们对夹具技术绿色化的研究,明显滞后于对绿色切削以及绿色机床等方面的研究。本文以流体传动夹具工作介质的绿色化为出发点,结合采用新型的气动执行元件进行整合创新。提出将气动肌腱与机械增力机构进行组合,以代替容易产生污染的液压传动夹具。并通过具体创新案例,对基于气动肌腱和机械增力机构的绿色化夹具系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8.
讨论中介逻辑命题演算扩张系统MP*中在等值意义下的完全析取范式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引入MP*中等值全板范式的概念,并用分步构造法证明这种范式在等值意义下是存在的,且是唯一的。  相似文献   
49.
李新宇  赵家资  胡杨  孙亚松  马菁 《推进技术》2021,42(11):2515-2521
发动机内的燃气等高温介质随着组分和浓度的变化,会引起折射率在空间上的非均匀分布,从而导致辐射能束沿着曲线传播,其相应的辐射传热过程也更为复杂。为了避免射线追踪方法的复杂计算、提高计算效率,本文提出了配置点谱方法求解二维非均匀介质内辐射传热问题。在求解过程中,角向采用离散坐标法处理,空间采用配置点谱方法处理。通过将三种非均匀介质内辐射传热问题的配置点谱方法结果与文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配置点谱方法可以在较少的节点数下,获得准确、有效地计算结果。并且,采用配置点谱方法求解三种算例的计算时间均消耗较少,均在20分钟以内。这将为进一步开展发动机复杂结构内高温燃气辐射快速仿真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0.
基于片状Al2O3陶瓷互锁结构强度高的特点,制备出夹杂石墨的高气孔率的Al2O3多孔陶瓷,并通过原位还原在多孔骨架中制备出Ni微粒,形成一种轻质的双损耗陶瓷基吸波材料。通过XRD、FE-SEM和EDS研究了还原温度对多孔吸波材料的组成、微观形貌、元素分布和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还原温度升温至700 ℃可将多孔网络中Ni完全还原,形成以堆叠互锁Al2O3为基,夹杂片状石墨和孔表面覆盖Ni微粒的双损耗轻质吸波材料。当复合材料厚度为6.5 mm时,最小反射损耗为-35.01 dB,有效吸收带宽达到1.75 GHz。片状Al2O3锁定的石墨片构筑的导电网络,Ni微粒与基体之间的极化效应等共同促进复合材料良好的微波吸收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