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75篇
航天技术   7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综述了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研究现状,包括纳米粒子的结构和性能,及其在聚合物基体中聚集形成高次结构的特征和协同性能  相似文献   
32.
采用NOL环拉伸与剪切实验,研究了纤维吸水对F-12/胺环氧体系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纤维吸水后,NOL环拉伸强度和模量分别下降了7.2%和2.5%,而剪切强度提高了36.4%,SEM照片显示,干态纤维复合材料和湿态纤维材料破坏模式有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33.
综述了高温结构陶瓷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结晶机理及氧化理论,对各种理论模型进行了评介,其中重点介绍了Si-C-(O)-(N)体系的“无定型-成核-晶粒长大”结晶机理和Si-C-N体系的“分离-分解-结晶”结晶机理,并具体介绍了Si-C-N-O和Si-(B)-C-N高温氧化机理。  相似文献   
34.
以全氢硅氮烷树脂为成膜物,以纳米Si O_2为填料,在石英织物表面制备出了防潮性能优良的陶瓷前驱体基防潮涂层。采用SEM、EDS、IR、DSC-TG等研究了防潮涂层在固化和高温加热过程中的结构变化,测试了其防潮性能。结果表明,在40℃、95%湿度环境下放置24 h,该防潮涂层可将石英织物的吸潮率从11.71%降到0.31%,且涂层主要组分与石英织物基材组分一致,因而其无线电波透过能力与石英织物基材相近。  相似文献   
35.
选择一种石蜡基多聚物粘结剂体系,在固含量为52vol%及最佳注射参数下,注射出良好的碳化硅陶瓷复杂件坯体,以二步法溶剂脱脂和热脱脂为脱脂工艺,得到的热脱脂坯通过聚碳硅烷先驱体溶液在真空下浸渍,并在1200℃氮气氛下裂解,使生坯密度提高到1.75g/cm3以上,再将烧结坯体于2100℃,Ar气氛下,保温1h进行固相烧结,得到的碳化硅陶瓷复杂件密度为3.11g/cm3,致密度为97%.  相似文献   
36.
综述了聚合物基电子封装材料的基本性能要求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阐述了聚合物基电子封装材料的复合原理和结构设计思想,展望了聚合物基电子封装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7.
自愈合机敏复合材料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中空纤维释放黏结剂的裂纹愈合及近期开发的机敏裂纹自愈合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对后者微胶囊促使的机敏裂纹自愈合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其中包括愈合剂和催化剂的结构、微胶囊的形成和外表连接催化剂、愈合剂系统原位聚合反应、纯环氧树脂基体和复合材料中的裂纹自愈合、愈合效率及愈合复合材料微观表征等方面。一个典型的双相自愈合系统是包含于微胶囊中的二聚环戊二烯(DCPD),通过埋于环氧基体中的钌络合物催化剂进行开环转位聚合反应(ROMP),形成新的聚合物来愈合裂纹。在纯环氧树脂基体中,上述自愈合系统在室温下的愈合效率可高达90%,而在碳纤维复合材料中室温下的愈合效率大致是45%,在80℃可提高到80%。降冰片烯(Norbomene)及其衍生物具有同以上系统相似的自愈合功能。三聚呋喃和四聚马来酰亚胺可在无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热可逆的、无终止的交联聚合反应,自动愈合裂纹。同时,对以上三种自愈合剂系统及复合材料的特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8.
采用液相先驱体,以3D针刺C/C多孔材料为反应基体,制备了C/C-TaC多元复合材料。采用XRD和SEM对C/C-TaC多元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液相先驱体,以基体炭为炭源,简化了C/C-TaC制备工艺;经900℃预处理后,液相先驱体固化产物转化为纳米级别的Ta2O5,有助于TaC合成反应的进行;提高反应温度有助于减少中间产物影响,至2 000℃可得到晶化度较高的化学计量比TaC。  相似文献   
39.
动态湿润与动态接触角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精密步进电机、高速CCD图像采集系统、立体显微镜,采用液槽法测试硅酮油在玻璃、铝、不锈钢表面上的动态湿润行为。实验结果与前驱膜模型对比表明,无量纲参数λ在玻璃、铝和不锈钢表面上分别取值0.07,0.16和0.35时,二者吻合较好,表明动态接触角不仅是静接触角和毛细数的函数,也和固体表面性质有关。实验同时发现,对于低毛细数下成立的Hoffman-Voinov-Tanner定律(Cazabat推荐适用于CaD<1或θD<10°),直到动态接触角达到70°依然成立,用前驱膜模型可给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40.
新近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已经把臭氧8小时浓度限值纳入其中,臭氧已成为城市环境空气重要的污染物。分析了对人类有害的地面臭氧的主要来源,并以西安市城区2013年环境空气臭氧监测数据为例,分析了臭氧月际、日积的平均浓度、最大浓度等的变化情况。进而分析了西安市城区臭氧的主要污染来源,最后提出了城区环境空气中臭氧污染防治的7个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