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9篇
  免费   335篇
  国内免费   244篇
航空   1474篇
航天技术   214篇
综合类   280篇
航天   25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01.
建筑物表面脉动压力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建筑物表面的脉动压力分布及其特性,是引起结构物动态响应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以建于台北县的某办公大楼为模拟对象,系统地研究了脉动压力测量中传压管路对测试系统频响特性的影响,通过采用串接毛细管抑制共振峰的方法很好地改善了系统的频响特性,并给出屯其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902.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extensive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develop a large super pressure balloon (SPB) capable of carrying heavy payloads for scientific observations of long durations. Due to recent achievements by the NASA Balloon Program Office, practical operations of large-scale lobed-pumpkin SPB will be realized in the near future. Meanwhile, the research team initiated the development of a lightweight SPB with an alternative design concept, in which the entire balloon is covered by a diamond-shaped net. In this work, the static structural response of the proposed SPB is analyzed by establishing a mathematical model to predict its inflated shape. This model is validated by comparing the generated results with those obtained from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Excellent agreement between the analytical solutions and the corresponding finite element results was obtained. On the basis of the mathematical model, the inflated shape of the SPB is investigated and uniqu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re deduced, i.e., the balloon inflates into a cylinder-like shape for a certain geometry of the cover net. This structural feature can be explained by considering the equilibrium of forces applied to the cover net.  相似文献   
903.
为了满足现代风洞试验精细化要求,提高风洞试验数据精准度,开展跨声速开孔壁洞壁干扰修正方法研究。本文利用实测壁压信息构造开孔壁边界条件,通过求解 N-S 方程,模拟试验模型在风洞中的绕流场,建立基于壁压信息的跨声速洞壁干扰非线性修正方法。不同于线性修正方法,本方法可用于各种复杂外形飞行器的亚、跨声速开孔壁洞壁干扰修正,结合小展弦比飞翼标模风洞试验数据,对其在 FL-2风洞试验数据开展洞壁干扰特性研究。洞壁干扰修正结果表明,洞壁干扰量随马赫数变化呈增长趋势,Ma =1.0左右达最大,经过修正的 FL-2风洞的跨声速试验结果,与 FL-26风洞近似无干扰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904.
介绍了GE90-115B发动机高压涡轮第1级转叶裂纹产生的原因及特点,并结合国航机队运行中的实际故障情况从航线维护检查和车间修理改装两方面对高压涡轮第1级转叶裂纹问题的控制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05.
针对现有座舱部附件联调联试手段的不足,在理论计算的前提下设计出简化座舱附件试验台的设计方案。该试验台式仅需通过单人操作即可完成座舱压力调节系统联调联试工作,现场操作更为快速便捷,目前已经成功应用于生产实际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06.
燃烧室长度对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国外研究者完成的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实验数据,通过分别改变燃烧室等直段长度和扩张段长度,对不同总长的燃烧室工作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采用基于压力的2阶迎风差分数值方法,物理模型为轴对称结构,燃烧模型采用有限速率/涡耗散模型(finite-rate/eddy-dissipation),湍流模型采用SST(shear stress transport) k-ω模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燃料进口边界由用户自定义函数的方式给定,分别分析了不同长度,即不同等直段长度或扩张段长度下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内流场特性及其性能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等直段长度的增大,燃烧室出口处燃烧效率逐渐减小,从72.74%降低至66.81%,而燃烧室内总压损失逐渐减小,燃烧室推力逐渐增大,可由85.83N增加至108.55N;改变扩张段长度,发现扩长段长度变化对燃烧室流场结构的影响较小,随着扩张段长度的增大,燃烧室出口燃烧效率和燃烧室推力都略微减小.在燃烧室长度的设计范围内,增大等直段的长度要比增大扩张段长度对提升燃烧室各项性能有帮助.   相似文献   
907.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轴结构铺层方案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细观力学有限元法,采用改进的细观力学代表体积元(RVE)模型预测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对比分析相同体积分数下不同排列RVE模型的计算结果.选定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轴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轴结构细、宏观力学模型,开展该轴结构承载能力计算.在此基础上,为实现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低压涡轮轴铺层方案优化设计,参照某型航空发动机设计要求,以总铺层厚度为目标函数,采用random design法,确定了由细观RVE排列结构至宏观轴结构铺层方案.结果表明:采用正方形对角排列RVE模型计算的力学性能优于四边形排列RVE模型;纤维与基体呈正方形对角排列可提高轴结构承载能力、临界屈曲载荷、临界转速;该方法确定的铺层方案与通用(GE)公司的SiC/Ti低压涡轮轴铺层方案一致.  相似文献   
908.
针对低展弦比涡轮叶栅端壁区亚声速流动及换热,采用基于线性涡黏假设的V2F模型开展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涡轮叶栅流动中存在马蹄涡、通道涡、压力侧角涡、吸力侧角涡等多种复杂涡系结构,其中马蹄涡与通道涡是涡轮叶栅二次损失的主要来源.端壁换热与马蹄涡及通道涡强度及位置直接相关,并呈现明显的分区特征.端壁极限流线结果显示,V2F模型模拟的端壁单马蹄涡分离线与实验结果吻合,优于SST (shear stress transport)k-ω模型模拟的端壁双马蹄涡分离线.V2F模型引入了新的湍流尺度,在马蹄涡及通道涡位置、端壁静压损失系数分布、叶栅出口总压损失分布及端壁Standon数分布等方面均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对叶栅气动损失及端壁换热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909.
本文主要研究了数控铣修复某型发动机M951高压涡轮导向叶片,为涡轮导向叶片的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三坐标检测,并对所得检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采用此工艺方法修复的高压涡轮导向叶片能够满足其表面质量、位置精度和其它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10.
为研究转子不同叶尖间隙形状对跨声速轴流压气机性能的影响机理,分别对平行式叶尖间隙进行渐变式和阶梯式改型 优化,并利用商业软件NUMECA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平行式叶尖间隙进行渐变式和阶梯式改型优化后,压气机性能有较 大提高,改型后 0.204-0.408的各类间隙压气机性能优于 0.408-0.204间隙的。相比较平行间隙 PTC 0.204-0.204,渐变式 TTC 0.204-0.408和阶梯式STC 0.204-0.408的失速裕度分别提高1.12%和1.61%,峰值效率基本不变,同时近失速工况下的总压比和效 率也略有提高。叶尖泄漏涡得到抑制,间隙处的流体低速区明显减小,流动损失减小,流场得到较大改善。转子通道的总压比在 85%叶高处明显提高,分别提高了1.01%和3.13%。阶梯式叶尖间隙压气机的静子通道40%叶高处总压损失系数减小达75.4%。 对平行式叶尖间隙进行改型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压气机性能,且阶梯式叶尖间隙比渐变式的对压气机性能提高的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