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6篇 |
免费 | 120篇 |
国内免费 | 161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18篇 |
航天技术 | 146篇 |
综合类 | 47篇 |
航天 | 3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27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32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25篇 |
2018年 | 38篇 |
2017年 | 39篇 |
2016年 | 39篇 |
2015年 | 42篇 |
2014年 | 50篇 |
2013年 | 26篇 |
2012年 | 57篇 |
2011年 | 50篇 |
2010年 | 52篇 |
2009年 | 46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45篇 |
2006年 | 35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针对相控阵雷达扫描波位序列的编排问题,从天线波位的几何关系出发,提出了基于相交电平约束的最优扫描波位序列的编排算法以及最佳波住序列的性能评估指标,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数字馈相对天线最优扫描波位序列的性能的影响。分析计算表明,在目前移相器位数很难做高的条件下,数字馈相将使最优扫描波位序列的性能严重恶化,在实际设计中必须对扫描波位序列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82.
183.
密集型阵列冲击射流换热特性实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设计了多种不同几何参数的阵列射流冲击孔实验件,利用红外热像仪对其冲击冷却进行了热像显示实验,获得了冲击射流雷诺数和几何参数对局部对流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①对流换热系数随着射流雷诺数Rej的增加而逐渐增大;②随着孔间距的或者冲击间距的增大,冲击冷却的对流换热效果逐渐减弱;③当孔间距与孔径之比在3~5时,顺排阵列射流的强化换热效果优于叉排,而当孔间距与孔径之比为2时,在阵列射流上游叉排排布的强化换热效果优于顺排,而在下游则顺排排布的强化换热效果占优. 相似文献
184.
提出了利用非均匀线性阵列(Non-uniform linear array,NLA)对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系统进行阵列配置优化的方法。在传统的相控阵雷达中,非均匀线性阵列配置被用来形成较窄的波束方向图,而在MIMO雷达中,利用非均匀线性阵列来获得更多的互不相同的虚拟阵元,以此来提高雷达的参数可辨识性能。文中所采用的一种非均匀线性阵列是最小冗余线性阵列,并给出了一种在物理阵元数量较大时最小冗余线性阵列的生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与均匀线性阵列(Uniform linear array,ULA)配置的MIMO雷达相比,非均匀线性阵列MIMO雷达能够利用较少的物理天线阵元获得相同的参数可辨识性能;而在两种配置的雷达系统的物理阵元个数相同的情况下,非均匀线性阵列MIMO雷达可以获得更大的阵列孔径长度和更低的克拉美.罗界。 相似文献
185.
186.
面向进化容错的FPGA故障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容错方法需采用不同的故障模型。文章分析了进化容错方法的特点,提出需要研究与之相适应的FPGA故障模型。首先从故障模型定义出发提出故障模型划分的思想,从不同的角度研究FPGA故障模型;然后根据基于SRAM的FPGA的结构特点,从功能角度和配置角度提出两种FPGA故障模型划分,分析了两种故障模型划分方法所适用的容错方法。从配置角度划分FPGA故障模型有利于简化进化容错方法中的故障检测环节。故障检测实验的结果说明这种划分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7.
188.
分析了太阳方阵模拟器电源的原理,解读了检定规程与其特色性能的区别和联系,给出了推荐测试项目和测试方法。 太阳方阵模拟器电源是航天器地面测试供配电分系统的核心设备,其技术性能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航天器测试的质量,进而影响航天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9.
小卫星/小运载可重构多核计算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共用小卫星与小运载的电子系统,能够降低卫星发射成本、实现卫星与运载的快速集成及测试、减少卫星的发射与入轨时间,从而达到快速响应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目的。传统航天器电子系统难以兼顾运载段任务的高实时性和在轨段任务的高可靠性要求,因此本文将多核处理器技术、可重构技术和航天器电子系统设计相结合,提出了基于可重构技术的小卫星/小运载多核计算机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案分为运载和在轨两种工作模式,通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快速重构来实现计算机两种工作模式的快速切换。其中运载模式将FPGA配置成并行构架的三核处理器,通过3个处理器并行计算来提升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在轨模式将FPGA配置成冗余构架的三核处理器,通过3个处理器互为冗余备份来提升计算机的长期可靠性。经过基于Markov过程理论的系统可靠性分析,表明系统在轨段的长期可靠性得到显著提升。同时经过地面半物理仿真系统仿真测试,运载段的控制周期可以达到10ms,满足运载段任务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