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00篇
航空   291篇
航天技术   94篇
综合类   59篇
航天   20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21.
We have conducted a feasibility study for the geostationary monitoring of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tropospheric NO2 over Tokyo. Using NO2 fields from a chemical transport model, synthetic spectra were created by a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 SCIATRAN, for summer and winter cases. We then performed a 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DOAS) analysis to retrieve NO2 slant column densities (SCDs), and after converting SCDs into vertical column densities (VCDs), we estimated the precision of the retrieved VCDs. The simulation showed that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 500 is needed to detect the diurnal variation and that SNR ? 1000 is needed to observe the local minimum occurring in the early afternoon (LT13–14) in summer. In winter, the detection of the diurnal variation during LT08–15 needs SNR ? 500, and SNR ? 1000 is needed if early morning (LT07) and early evening (LT16) are included. The currently discussed sensor specification for the Japanese geostationary satellite project, GMAP-Asia, which has a horizontal resolution of 10 km and a temporal resolution of 1hr, has demonstrated the performance of a precision of several percent, which is approximately corresponding to SNR = 1000–2000 during daytime and SNR ? 500 in the morning and evening. We also discuss possible biases caused by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the absorption cross section utilized in the DOAS retrieval, and the effect of uncertainties of surface albedo and clouds on the estimation of precisions.  相似文献   
122.
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构型对燃烧室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超燃冲压发动机直连式试验台上,通过调节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壁面扩张角和燃料喷注位置,对燃烧室构型进行了试验优化,并定量分析了燃烧室构型对燃烧室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组织燃烧室形面调节,每个形面进行5种喷注位置的试验,每次试验通过文氏管调节燃料流量实现3个当量比的燃烧室工况。利用试验数据构造了燃烧室性能关于构型参数的响应面模型,经两次渐进优化获得了最佳燃烧室构型,其推力增益比基准构型增大了10.4%;试验误差小于5.0%,且试验调节参数基本呈正态分布;参数影响分析表明燃烧室性能受各耦合因素的强烈影响,各因素影响的差异不显著,且较小的第1级、第2级扩张角和较大的第3级、第4级燃烧室扩张角以及适当集中靠前喷油、适当提高当量比有利于获得更高的燃烧室性能。  相似文献   
123.
X射线脉冲星自主导航系统可以为深空探测器提供位置、速度、时间和姿态等丰富且自主的导航信息,以X射线脉冲星测得的信息作为量测量,结合轨道动力学方程,对航天器的轨道进行自主估计确定。论文阐述了该方案的导航原理,在借鉴现有航天器导航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X射线脉冲星导航的方案,介绍了方案的硬件组成、系统结构,并针对方案中导航敏感器多冗余的特征,给出了基于多传感器组合导航技术的结构,最后用仿真资料对方案做了性能概算和精度估计。  相似文献   
124.
针对导航星座自主导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主守时系统,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新算法:根据星间测距数据,采用条件平差进行自主守时计算;并且介绍了此方法基本原理和实现思路。自主守时仿真计算表明,此方法守时同步误差不累积,距离测量误差0.1m时,时间同步误差均方根小于0.4m。  相似文献   
125.
卫星轨道保持的一类控制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地球赤道静止卫星希望其定点位置固定不变 ;采用轨迹重复的近地轨道的对地遥感卫星 ,需要具有固定的地面轨迹位置 ;如果这类遥感卫星还同时采用太阳同步轨道 ,则还要求降交点地方平太阳时固定不变。上述这三种情况虽然其物理机制各不相同 ,但其变化及控制过程可以抽象出一种共同的模型。文章首先给出这个统一的模型并对其进行讨论 ,然后将结果应用到所述的三种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26.
基于专家信息的先验分布融合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运用Bayes方法进行复杂系统可靠性分析时 ,先验分布的获取与表示是一个关键问题。文章研究了利用专家信息进行先验分布融合的方法 ,对基于AHP方法和综合因子法的先验分布权重确定方法进行了分析 ;在给出各先验分布权重的基础上 ,对多源先验信息的融合后验分布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7.
一类刚柔耦合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学建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了带有大型天线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一特定的刚柔耦合多体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因为考虑了星本体相对轨道坐标系的三维空间姿态运动、天线支撑臂的弹性运动以及天线对低轨道用户的跟踪指向运动 ,所得的动力学方程能更为全面地反映此类卫星的刚体运动与弹性体运动之间的耦合及其真实的动力学行为。根据此方程可以推出不同情况的简化方程。当需要对原系统进行振动分析时 ,可选用相应的简化结果 ,而不必重新进行繁琐的推导。该文所介绍的方法同样适用于一般刚柔耦合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128.
空间堆核动力技术选择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基于太阳能、化学能的空间电源与空间推进技术,其技术能力的发展已接近极限状态,未来亟需开发基于核能的先进空间动力技术。针对低成本空间轨道运输、高功率载荷航天器、深空探测器、行星表面探测与开发等应用场景,以空间堆核电源为重点,分析了国际发展现状和未来航天需求,分别针对大功率(100 kWe~1 MWe)和小功率(1 kWe~10 kWe)应用需求,提出了技术主导方案,围绕主导技术方案梳理了关键技术,为我国空间堆核动力技术发展规划和预先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9.
讨论了交流电源参数测量的技术路线选择,介绍了基于ADE7858智能计量芯片的交流电源监测模块的系统结构,ADE7858电路的硬件、软件设计、参数校准及整机性能测试情况,采用ADE7858智能计量芯片,简化了模块软硬件设计,提高了参数测量精度,实现了交流电源参数数字化测量,硬件电路简单,软件代码少,采样参数多并且精度高,可靠性好,性能稳定,可以满足军工产品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30.
针对超声波加工中振幅衰减和振幅不稳定现象,通过超声振子的静态加载试验,分析了轴向与径向加工负载力对超声振子电学特性的影响规律,以及超声振子电学参数的变化对超声振幅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超声振子的电学参数在径向负载力与轴向负载力的影响下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即超声振子谐振频率与动态电阻随着负载力的增加而单向增大,动态电感与动态电容有相反的变化趋势,二者的综合效果使谐振频率随着负载力的增加而增大,静态电容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当超声振子所受的负载力增大到一定值时,超声振子的低频谐振点会消失。依据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结果,提出了改善振幅衰减和振幅不稳定现象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