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1篇
  免费   855篇
  国内免费   424篇
航空   2685篇
航天技术   851篇
综合类   578篇
航天   1306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244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239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283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242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01.
302.
303.
基于流动点火平台,在不同当量比和流速下,对丙烷/空气稀薄预混气进行了激光点火实验。研究发现:随着当量比和流速的增加,火焰发展速度加快且火焰面积增大;火焰中的CH*发光强度随当量比提升有明显提高,通过CH*的分布及发光强度变化能判断火焰发展阶段。混合气的击穿和点火成功率都随当量比和流速的增加而增加,但改变当量比对成功率的影响比改变流速更大;通过击穿发射光谱中的H/N峰值强度比,可以判断混合气中各组分的含量变化,且使用标定线能确定未知预混合气的当量比。  相似文献   
304.
从LDA实测入手 ,研究了油水分层流流动速度分布问题。针对被测速度较低的特点 ,提出了实用的声光光学频移驱动技术。针对液液分界面弯曲的特殊情况 ,先使用两种不同的LDA的布置方案分别测量出不同区域内的速度分布 ,然后再组合成完整的速度分布。组合时采用了合理的测量点定位及校验方法 ,得到了不同轻相流量下的油水两相流速度分布曲线。以本实验结果为基础 ,文献 [7]修正了原有的油水两相分层流流动数学模型 ,提出了“剪切力比模型” ,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LDA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05.
应用三维粒子动态分析仪 (3D PDA)测得了矩形截面三分支联接的三维速度分布。在测量中 ,经过理论分析与对比试验 ,选择了蚊香烟雾作为散射粒子。实验结果表明 ,在只有支管进气的情况下 ,在总管的封闭端和支管下游总管壁面处产生了回流 ;以及气流从支管进入总管后由于截面扩张在总管横截面上所诱发的二次流 ,并且二次流现象只发生在支管下游附近的总管横截面上。  相似文献   
306.
伊朗电子工业公司主管航空航天工业的一位官员称,伊不久将发射两颗能拍摄全球各地照片的卫星,用于制作高分辨率的地图和图像产品。这位官员说,伊将在9月份之前发射“黎明”卫星,并在2012年2月发射“曙光”卫星。“黎明”卫星是由伊航空航天专家研制和生产出来,重50千克,可采用推力器或发动机把轨道高度从250千米提高到400千米。  相似文献   
307.
背向散射直接影响激光陀螺的锁区,是阻碍激光陀螺精度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首先,阐述了背向散射与锁区的联系,介绍了背向散射的成因、分类及分析方法。其次,简述了背向散射的检测方法和抑制措施。最后,对背向散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研究成果可指导激光陀螺研制过程中的背向散射控制,有助于提升激光陀螺精度水平。  相似文献   
308.
为了考察防风网对堆场煤堆的遮风效果,进行了防风网与煤堆之间区域的流场可视化实验。使用风洞模拟大气边界层条件,并将开孔率为38.5%的防风网模型布置在煤堆模型前方。实验中采用粒子成像测速(PIV)系统测量了防风网和堆场区域的平均风速分布,并且获得了煤堆表面的摩擦风速分布,进一步估算煤堆起尘量的变化情况。实验发现,防风网可有效降低煤堆表面迎风区域的摩擦风速,而对背风面的流场分布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为防风网的遮护作用提供一定的实验支持。  相似文献   
309.
大型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机身后体会产生一对反向旋转的脱体涡(后体主涡),该涡与平尾翼尖涡共同构成飞机后体的涡系结构。在风洞中,利用激光粒子测速(PIV)方法,对单独后体和加装不同展长平尾的后体,分别研究涡系结构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后体主涡的涡核中心沿流向明显向上移动;加装平尾后,涡系呈现典型的四涡结构,平尾翼尖涡对后体主涡影响显著,加大了后者向上移动的趋势,同时使其沿展向外移,并显著削弱其涡旋强度;平尾展长增加后,后体主涡受到的影响有所减弱。在低速环境下,来流速度对后体涡系结构的无量纲动力学参数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10.
激光陀螺在新型反舰导弹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激光陀螺工作原理的分析,总结了激光陀螺的性能特点,指出了现阶段激光陀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对其在新一代反舰导弹上的应用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