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1篇
  免费   851篇
  国内免费   422篇
航空   2673篇
航天技术   849篇
综合类   575篇
航天   1307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242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239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283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245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三维几何量非接触式测量是光电检测技术、先进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和精密机械相结合的产物,采用激光跟踪技术是实现动态跟踪测量最有发展前途的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72.
173.
介绍了利用遥感图像生成DEM和地形可视化的过程,同时介绍了基于VRML的Web虚拟现实技术,最后举例来说明如何实现对遥感数据的DEM地形可视化并利用VRML来实现在Web中的发布,并给出了单机模式下和Web模式下的DEM生成耗时性能对比表。’  相似文献   
174.
2A12铝合金激光切割热影响区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脉冲CO2激光对2mm厚2A12铝合金进行了切割试验,研究了切口表面的形貌及成分,以及热影响区的尺寸和显微组织;以水切割为对照,分析了热影响区对试件单向拉伸性能和疲劳寿命的影响,并对疲劳断口进行了显微分析。  相似文献   
175.
176.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1):35-35
2007年12月1日,美联社报道,美国计划花费20~40亿美元,开发新一代卫星侦察监视系统.力争在2011年发射。新间谍卫星系统将用于搜集敌对国家和恐怖组织的图像信息,如精确定位某个核武器研发基地或武装人员训练营;  相似文献   
177.
刘君  郭彦珍 《宇航计测技术》1998,18(4):24-28,40
介绍一种以线性调频半导体激光为光源的衍射光栅干涉仪。激光与光栅上衍射的±1级衍射波会合,由于有光程差而发生光拍频,测量拍频信号的相位移则可测得光栅的位移。设计了一种克服激光波长漂移和空气折射率变化影响的对称差动光路,使这种方法达到实用化的程度,分辨力达到纳米级。此外,还介绍了应用于接触干涉仪的实验情况。  相似文献   
178.
基于改进SAC-IA算法的激光点云粗配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采样一致性初始配准(SAC-IA)算法存在收敛速度慢与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SAC-IA算法。该算法利用扫描角限定方法对特征点选取进行几何约束;配准后两站点云特征点的FPFH直方图差值、欧氏距离差值和几何斜率差值同时作为误差修正标准;当变换矩阵满足精配准初始角度和平移要求时才输出该矩阵。通过实验仿真:该算法有效解决样点共线和局部的问题,有效缩短了算法时间,效率提高1倍以上;提供给精配准初始角度精度在10~(-2)量级,平移量精度提高3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79.
无人机航空像片与机载SAR图像融合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成像方式及波谱接收段的不同,航空像片与SAR图像所反映的信息有很大差异,图像之间互补性明显.通过将它们进行融合,可以充分利用其互补信息,增强对图像的解译能力,从而获取到信息更全面和准确的侦察图像.在分析航空像片与SAR图像的成像特性差异基础之上,采用几种常用的图像融合算法对其进行融合,并对融合效果进行了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80.
司马杭仁 《航天》2009,(5):48-50
科学家从哈勃空间望远镜在2008年5月9日拍摄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图像中发现,木星上一个白色气漩变成了深红色,出现第3个红斑,天文学家将这些红斑称作“行星麻疹”。木星大气中经常会出现剧烈的风暴,不过最大风暴为什么是红颜色至今仍是个谜。早期的观测资料指出,大红斑持续了200年到350年,小红斑在2006年出现。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最新图片也支持木星正在经历全球气候变化的观点。这颗巨大的行星赤道附近不断升温和南极持续变冷,将打破南半球的平衡,导致急流变得更加疯狂,并产生新风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