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2篇
  免费   1083篇
  国内免费   638篇
航空   4337篇
航天技术   658篇
综合类   497篇
航天   1161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241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218篇
  2016年   250篇
  2015年   243篇
  2014年   278篇
  2013年   289篇
  2012年   369篇
  2011年   361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362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41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为研究织物透气性对降落伞气动性能的影响,将织物的透气性能用Ergun公式描述,建立了含织物透气性能附加源项影响的新型流场动量控制方程,对上述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并和无织物透气性影响的传统模型的数值结果进行了对比。数值结果表明,新型流场动量方程能够得到织物透流速度,该速度明显低于周围有孔出流速度和绕流速度。伞衣尾部存在紧贴伞衣织物的第一尾涡区和尾部中心旋涡对组成的第二尾涡区,织物透气性使第一尾涡区变长,螺旋点增多,旋涡分布更均匀对称,而第二尾涡区尺寸则变小,整个尾涡区变短变窄,提高了伞衣的稳定性。其次,织物透气性使伞衣内侧压力有所降低,外侧负压有所升高,沿伞衣径向压差系数减小,阻力系数小于非透气性伞衣,更接近空投试验结果,该模型可以提高透气性伞衣流场计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2.
一、前言空中领航飞行程序模拟系统,是以计算机为主要开发工具,实现关于飞行程序、导航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辅助系统,为培养飞行员实施导航方法和程序的模拟训练,掌握导航工作程序,提供系列练习,减少空中相应科目的训练时间,加强科目训练的熟  相似文献   
993.
本文以《模拟电子技术》为例,论述了网络课程结构设计所遵循的系统科学性原理,阐述了具体结构设计中的模块功能。  相似文献   
994.
低马赫数流动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文献[1,2]提出的一种低马赫数流动数值模拟新方法的基础上,本文作者进一步优化了算法,确定了该方法适用的马赫数范围,讨论了参数σ对计算的影响。大量的定常/非定常、低雷诺数流动的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计算精度高、收敛速度快以及计算花销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5.
中纬突发E层特性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基本的连续性方程出发,并结合运动方程,运用特征线方法求解,在合理的动力学假设条件下,模拟金属离子的汇聚,即Es层的形成.模拟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风剪切理论的合理性.通过改变风场和电场模式的输入参量,使模拟的结果体现出不同当地时、不同季节的金属离子汇聚情况,讨论了模拟Es层峰值密度对风场和电场的周日和季节变化的响应,其结果与统计得到的Es层出现率的时间分布特征相似.  相似文献   
996.
用凝固模拟方法预测铝合金铸件缩松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有限元法和六节点等参数单元对铝合金金属型铸造过程进行了温度场的数值模拟,对铸件不同典型部位进行了金相分析,结果表明,参数G/可有效地预测铝合金缩松形成倾向的大小,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97.
998.
文章针对空间红外遥感器应用特点,进行了斯特林制冷机的模拟真空环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温度环境和导热条件是影响斯特林制冷机空间应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9.
1000.
《模拟电子技术》被公认为电子基础课中的难点。本文查找了造成课程难度的主客观原因,剖析了传统教学观念对《模电》课的影响,运用创新教育观念,提出了“宜外不宜内、宜粗不宜细、宜精不宜泛、宜杂不宜单”的攻克难点的思路,并介绍了“一贯通、二缩小、七演化”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