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4篇
航空   158篇
航天技术   40篇
综合类   32篇
航天   1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文章主要介绍了星载嵌入式处理器软件在轨重配置技术,给出了在轨重配置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52.
系统地介绍了美国海军标准机载计算机AN/AYK-14的系统结构与组成,重点讨论了AN/AYK-14的发展历程和改进情况,揭示了美国标准机载计算机向开放式结构发展的方向,最后对AN/AYK-14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简介。  相似文献   
53.
对基于CMT线程调度策略的研究,将线程间的共享数据作为启发指标,提出一种基于对共享存储使用情况分析的线程调度策略。通过共享数据的情况获得线程之间的耦合关系,根据耦合关系构造无向图,采用迭代算法融合图中节点,最终完成线程到处理核的分配。仿真实验表明,将共享数据作为启发指标可以有效减少资源的争用,通过实验分析,随着矩阵阶的增大,依据数据共享关系进行线程组合对性能提升的优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54.
CAM后置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数控加工后置处理技术的特征、面临的问题和当前的发展趋势,介绍了应用通用后置处理器开发定制专用后置处理器的实践。  相似文献   
55.
本文研究了P1─—多面体与其对偶图形的对偶图形边长之间的关系问题.设P1─—多面体的边长为a,其对偶图形的对偶图形的边长为C,则其中θ1为多面体A的过顶点的相邻两校之间的夹角,θ2为多面体B的过顶点的相邻两校之间的夹角,取θ=max{θ1,θ1}  相似文献   
56.
57.
螺旋桨桨叶1P气动载荷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一种1P载荷实验研究方法-桨叶应变测试法,首先通过桨叶剖面速度三角形及气动力分析给出了1P载荷与测量应变的关系,然后通过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螺旋桨1P载荷主要由于非对称气流流过桨盘面改变了桨叶剖面速度三角形而引起,迎角,侧滑角的增加,会产生较大的1P载荷;机动飞行,如快速拉杆,荷兰滚等也会产生较大的1P载荷。  相似文献   
58.
机载航空电子系统设备高度集成,故障模式复杂多样,定位难度大。为了快速准确定位机载系统中统型模块CAN总线类通讯故障,利用故障树分析法,对CAN总线通讯的电路设计、印制板布线、供电、控制器、驱动器、收发器逐一分析和测试验证,固化统型处理器接口电路中CAN统型故障诊断方法。结果表明,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定位芯片级故障,提高了系统维护性。  相似文献   
59.
扑翼机器人是一种高仿生度的飞行器,它可以执行军事侦察和民用监测任务。在执行这些任务时,避障是一种确保扑翼机器人安全的必要功能。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目视觉的扑翼机器人自主避障系统,其中所有图像的处理计算均使用机载处理器实现。在这个系统中,机载处理器的质量被减至48 g,以便于扑翼机器人可以携带它稳定飞行。该系统的工作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步:首先,图像采集模块获取周围环境的视频图像;然后,机载处理器通过处理扑翼机器人第一视角的光流信息来计算方向舵角度和转弯方向;最后,飞控板接收计算结果并控制扑翼机器人避开障碍物。地面站对扑翼机器人飞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所设计的避障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0.
    
在众多光阳极材料中,纳米结构材料α-Fe2O3由于其光吸收显著、化学稳定性好、储量丰富等优势,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材料之一。利用水热法制备了具有良好光解水性能的Co和P掺杂α-Fe2O3纳米材料。经过掺杂后α-Fe2O3纳米材料仍为纳米棒状形貌,纳米棒的粒径增加。实验发现,Co掺杂α-Fe2O3制成的电极在标准光照射下的最大光生电流密度为0.453 mA/cm2,是未掺杂样品的20.6倍,P掺杂α-Fe2O3制成的电极在标准光照射下的最大光生电流密度为0.276 mA/cm2,是未掺杂样品的12.5倍,具备了高效光解水性能。同时通过SEM、TEM、XRD、UV-Vis和Mott-Schottky测试等方法,结合形貌与结构表征,研究了α-Fe2O3的光电化学分解水性能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