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4篇
  免费   294篇
  国内免费   460篇
航空   674篇
航天技术   516篇
综合类   114篇
航天   97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联盟TM交会对接的地面远程导引段制导方法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就俄罗斯联盟TM 号飞船与和平号轨道空间站交会对接中的远距离接近段所报导的一些数据对其制导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 采用固定时间燃料最省的四次冲量方法所获得的冲量大小、方向及冲量施加的时间与报导极为吻合  相似文献   
952.
给出了1991年6月地磁扰动的地面和同步高度特征及引起这些扰动的可能的源.在长达近对天的扰动过程中,出现四次主相强度不同的磁暴和多次强急始,有的磁暴由多次扰动迭加而形成形态复杂的复合型磁暴·同步高度Hq分量多次出现反相.这些特征很可能主要是对广大的行星际空间多个高速度高密度结构的响应,这些结构有时伴随大尺度强南向磁场分量.  相似文献   
953.
太阳电池阵深空探测适应性设计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近年来月球探测的推进,深空探测的论证,针对深空探测对太阳电池阵低温度、低光强、强辐射等环境的技术需求,以火星探测和木星探测太阳电池阵设计分析为例,通过任务环境特点分析,给出了特殊服役环境下太阳电池选型方法,方阵设计与验证建议,对国内深空探测太阳电池阵设计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54.
以半序理论为工具,在Banach空间中用上下解方法研究了椭圆方程Dirichlet问题的迭代解,并证明了存在两个迭代序列分别一致收敛于该问题的最小解和最大解。  相似文献   
955.
基于实时解空间的三维声源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解空间库的快速三维声源定位算法。该算法使用来自四个声传感器 ,一个风速传感器和一个风向传感器的信号能够准确快速地计算出声源的位置。  相似文献   
956.
偏振成像技术不仅能获取目标的辐射强度信息,还能获取到偏振信息,有助于复杂环境下目标的探测识别.靶场现有光电设备主要采用强度探测,通过目标-环境差别来区分目标,因此,在复杂环境下,目标容易湮没在背景中难以探测.通过分析偏振成像原理和技术特点,总结归纳国外在偏振成像方面的试验应用,阐述了偏振成像在靶场应用的前景和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偏振成像的光学成像系统,并对现有设备提出了偏振化改造方案.通过利用目标、环境的偏振特性,利用强度+偏振的组合模式,可提升现有设备的目标探测和成像识别能力.最后,对偏振技术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57.
The problem of obtaining long term relative orbit configurations for spacecraft clusters with realistic operational considerations such as safety, station keeping and inter-spacecraft distances is addressed. Two different approaches are developed for station keeping and safety objectives. In the first approach, relative orbit configurations, or relative TLEs, are found minimizing deviations from reference mean orbit which would maximize the station-keeping objective. In second one, relative configurations are found from a reference initial condition by minimizing probability of collision, hence maximizing the safety objective, between the spacecraft in the cluster which are propagated numerically through a high precision orbit propagator. For the design optimization, a derivative free algorithm is proposed. Effectiveness of the approaches is demonstrated through simulations. Using this design framework, several configurations can be found by exploring the limits of the clusters in terms of spacecraft number, distance bounds and probabilities of collision for long time intervals.  相似文献   
958.
扫描线校正器(Scan Line Corrector, SLC)是摆扫式成像相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SLC以一定规律转动,使相邻的正、反扫描条带间实现不漏扫和小重叠。为了测试SLC的校正量是否准确,传统的方法是通过外景成像试验实测,但这种方法成本高、周期长,对环境要求也较高。针对此问题,文章研究了在实验室下基于靶标的SLC校正量测试方法。该方法以正、反扫校正量差为中间量,通过建立合适的匹配函数计算出 SLC 校正量曲线的线性起始点,得到 SLC在不同扫描视场的校正量,并通过外景试验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59.
Preventing the weaponization of outer space is one of the most relevant issues of the current space law debate. In recent years discussions on this issue hav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international fora, such as the UN Conference on Disarmament and the COPUOS. While it has not been possible to arrive at an agreed solution on how to efficiently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possible weaponization of outer space so far, several valuable proposals have been put forward. China and Russia, on the one side, and the European Union, on the other, have taken the lead in this respect. While the former have submitted a proposal for a draft treaty on the demilitarization of outer space, known as the PPWT, the latter has issued a Draft Code of Conduct for Outer Space Activities. Despit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proposals,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development of a Chinese, Russian and European common approach aimed at preventing the weaponization of outer space. Although such a goal is undoubtedly challenging, some political and legal factors may enable such cooperation in the not-too-distant future.  相似文献   
960.
空间电推进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康小录  张岩 《上海航天》2019,36(6):24-34
电推进技术是近年来空间推进领域发展和应用最为活跃的专业技术。文章阐述了电推进在航天器上应用的优势与问题,电推进应用于航天器可带来节省推进剂、提高姿控精度、扩展深空探测距离等优势,同时需要关注带来的表面电位变化、荷能粒子影响、电磁干扰等问题。目前,电推进已经广泛应用于GEO及低轨卫星、深空探测器等航天器上,并且电推进正逐步向更大功率、超高比冲、更多模式、更低成本等方向发展。建议我国加大需求牵引,夯实基础理论,尽快开展多种电推进空间飞行,并不断培育新型电推进技术,占领未来电推进技术制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