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篇
  免费   808篇
  国内免费   76篇
航空   1123篇
航天技术   141篇
综合类   22篇
航天   18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空腔倾向对泄漏影响的流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给出了前倾斜腔,矩形空腔和后倾斜腔三种结构的四空腔迷密封实验结果。通过数值求解非定常N-S方程,预测上述三种结构的单空腔迷宫通道的内部流动,计算结果表明:后倾斜腔结构内部是稳态流动,而对于前斜腔和矩形空腔结构,流动表现为总体结构的基本稳定和局部结构的不稳定,局部不稳定的强弱顺序依次是前倾斜腔,矩形腔和后倾斜腔的迷宫结构。通过分析局部结构不稳定对减小泄漏的作用机制,说明不稳定效应的强弱是造成密封效果  相似文献   
82.
超音速燃烧二元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二元超音速燃烧流场垂直喷射H2的数值模拟计算,描述了缝隙喷嘴附近氧气与空气的混合和燃烧过程,使用两步化学反应,MacCormark显式时间分裂法和Baldwin-Lomax修正的代数湍流模型,计算超音速燃烧流场,得出了流线,静压,静温,H2和H2O浓度等值线图,反映了缝隙喷嘴附近回流区的大小,自动着火点的位置及火焰向主流的传播现象。  相似文献   
83.
喷管流场和羽流场的N-S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时间推进的方法,通过求解可压缩的、雷诺平均的N-S方程,并利用Baldwin-Lomax两层代数滴流模型和Prandtl混合长度模型,数值模拟了飞机和火箭发动机喷管的内流和羽流,获得了喷管内流场和羽流场的参数分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及国外研究成果一致。网格划分采和了自适应网格技术。  相似文献   
84.
建立了任意斜交曲线坐标系下液体火箭发动机(LRE)内部工作过程的气液两相湍流化学反应流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气氢液氧模型燃烧室内部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全流场的速度分布图形、燃气组分等值线、流场等温线、流场等压线、流场等马赫数线、壁面温度与径向平均温度曲线和燃烧效率曲线。计算结果表明: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LRE内部工作过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5.
借助于考虑叶片顶部间隙的压气机转子内跨音速湍流流场的三维数值解,得到了该转子流场中的复杂涡系与波系结构。给出了叶片表面及轮毂面上的壁面流型,分析并揭示了转子叶道内的马蹄涡、通道涡、角涡、尾涡等复杂涡系及其与激波的相互干涉;特别是,分析并揭示了转子叶道内顶隙射流的特点,得到了顶隙附近激波与泄漏流动的干涉形态及泄漏流动的发展,并着重给出了其与激波的干涉形态。  相似文献   
86.
飞船返回舱跨声速全局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外在飞船返咽舱这类短钝飞行器的亚、跨声速风洞试验中都发现了极限环振动形态这一问题,利用全局稳定性分析和数字仿真方法,研究了返回舱在跨声速和高亚声带飞行时的动稳定性,得到与风洞试验类似的结果,即返回舱处于极限环振动形态。因此,在返回舱再入亚、跨声这飞行段,为保证飞行安全,采用有效和可靠的姿态控制系统来控制和减缓动不稳定影响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87.
姜贵庆  左光 《推进技术》1999,20(1):50-54
用有限元素法数值模拟了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内缝隙的流场和热环境。采用非结构的高分辨率的有限元离散格式,计算了不同攻角和不同Ma数的缝隙内压力分布和气动加热,分析了缝隙内流场和热环境特性,数值结果与风洞实验结果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88.
李桦  贾地  范晓樯  李晓宇 《推进技术》2007,28(1):65-67,91
侧板构型和唇口位置是影响侧压式进气道性能的关键参数。选取了5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状态点对前/后掠进气道模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重点比较了当侧板前/后掠时进气道的流量系数、压升、出口气流均匀度等性能。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侧板前掠时进气道的流量系数、压升大于侧板后掠结果,且进气道出口流场更均匀。当马赫数较低时,前/后掠进气道性能差别比较明显:同为50%溢流窗,来流马赫数4时,侧板前掠的进气道流量系数比侧板后掠的情形高出7.7%;而当来流马赫数为8.09时,侧板前掠的进气道流量系数仅高2.6%。  相似文献   
89.
杨海威  赵阳 《推进技术》2007,28(1):68-72
利用直接模拟蒙特卡罗法对钟形、喇叭形和锥形等三种不同形状微喷管进行管内气体流动模拟,并对不同温度及入口压力下各形状喷管的性能变化进行模拟分析,模拟中采用与实际分子碰撞过程更为接近的内能松弛模型及CLL物面反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钟形微喷管因扩张段回流区的存在,其推力性能明显低于喇叭形和锥形微喷管,锥形微喷管的推力性能同喇叭形微喷管较为相近。三种形状的微喷管推力值都随着入口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微喷管的推力效率随着入口温度的升高而上升,入口压力的变化对微喷管推力有较大影响,但对微喷管的推力效率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0.
二次流喷射对喷管流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爱华  王占学 《推进技术》2007,28(2):144-147
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二维守恒型雷诺平均N-S方程,数值模拟了单膨胀斜面喷管内外流场,研究了二次流喷射对单膨胀斜面喷管非设计状态性能的影响,给出了性能随喷射流量、喷射总压和喷射角度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喷管下斜板尾缘进行二次流喷射可以提高喷管非设计状态性能,喷射流量和喷射角度是影响喷管性能提高的主要因素,并存在最优的喷射流量和喷射角度,喷射总压对喷管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