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23篇
航空   391篇
航天技术   21篇
综合类   16篇
航天   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对复合材料壳体与喷管的卡环连接结构进行了弹塑性大变形接触有限元理论分析模型的建立及有限元应力,应变数值分析。对复合材料壳体材料进行了等效正交各向异性轴对称材料模式分析;采用点点间隙单元,分析了卡环,接头及倒锥等多体接触问题。  相似文献   
102.
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的沉积不仅影响发动机工作性能也影响喷管壁表面和壁内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本文根据沉积过程的传热模型计算了三氧化二铝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喉部的沉积速率,与实验结果相符合,并计算了在沉积过程中喷管壁内温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过程,数值计算表明,在沉积的初始阶段由于凝相粒子所释放的热量将增加向喷管壁内的传热,温度上升比没有沉积时要快,随着沉积层的加厚逐渐阻挡气相向喷管壁的传热,而使壁内的温度随时间的增加有一个峰,理论与实验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103.
范振云  徐科 《宇航学报》2002,23(1):87-90
液体火箭发动机中,喷管收扩段是一个关键零件,数控加工工艺方法和程序编制方法非常复杂,国内外均在该方面有所研究。本文简述了喷管收扩段的数控加工工艺和程序编制方法以及在程序编制过程中建立的数学模型,并在通用的数控铣加工中心上实现了该零件的数控加工。  相似文献   
104.
It has been well known that nozzle end-clearances in a Variable Nozzle Turbine (VNT) are unfavorable for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especially at small openings, and efforts to further decrease size of the clearances are very hard due to thermal expansion. In this paper, both the different sizes of nozzle end-clearances and the various ratios of their distribution at the hub and shroud sides were modelled and investigated by performing 3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EA) simulations with a code of transferring the aerodynamic pressure from the CFD results to the FEA calculations. It was found that increasing the size of the nozzle end-clearances divided equally at the hub and shroud sides deteriorates turbine efficiency and turbine wheel reliability, yet increases turbine flow capacity. And, when the total nozzle end-clearances remain the same, varying nozzle end-clearances’ distribution at the hub and shroud sides not only shifts operation point of a VNT turbine, but also affects the turbine wheel vibration stress. Compared with nozzle hub clearance, the shroud clearance is more sensitive to both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and reliability of a VNT turbine. Consequently, a possibility is put forward to improve VNT turbine efficiency meanwhile decrease vibration stress by optimizing nozzle end-clearances’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基于双时间方法求解非定常欧拉方程得到固定小翼激励力源数据,分析了这种新型颤振激励系统工作原理,对固定小翼新型颤振激励系统工作原理的分析,建立了激励力简化计算模型。可实现M=0.3~0.5飞机稳定飞行状态下激励力载荷计算,大大简化了计算过程,精度足够满足工程分析,可满足试飞数据实时处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6.
通过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某高职院校2012级会计班的英语预制语块教学改革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低起点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课堂学习积极性以及对新方法的配合程度对口语教学质量构成一定影响,但整体来说,这一理论的运用对低起点英语学习者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有帮助。对教学改革的启示是,教师能够通过一系列有趣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新理论和监督指导策略帮助部分低起点学习者找到好的学习方法,重拾学习兴趣,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相似文献   
107.
陈磊  贾慧铭  王革  李德坚  关奔 《推进技术》2021,42(3):513-521
为研究柔性变结构喷管的高度补偿潜力,本项研究利用ANSYS平台,基于双向流固耦合方法,对柔性变结构锥型喷管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飞行高度和柔性材料的弹性模量对喷管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飞行高度的升高,柔性喷管变形加剧,喷管内部流场呈现出膨胀波-激波-膨胀波的波系特征,喷管柔性段的最大型面变形量和壁面最大应力逐渐增大。当材料弹性模量大于100 MPa时,喷管柔性段型面变形对流场的影响将可以忽略。研究显示,该柔性喷管的低空比冲显著高于传统喷管,高空比冲仅略低于传统喷管,其6 km设计高度下较传统喷管有1.462%的高度积分比冲增益。  相似文献   
108.
张哲  王汉平  孙浩然  刘冬 《航空学报》2020,41(12):423789-423789
基于ANCF方法和摩擦力的NURBS表达算法,构建了考虑装配间隙、尺寸公差、关键件柔性、热影响以及接触摩擦等因素的复杂VSV调节机构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并依据部件空间分布关系和参数化表述开发了VSV调节机构的快速自动化建模流程,大大提升了建模效率。分别对VSV调节机构的单级模拟气动实验及热态联调实验状态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所构建的VSV调节机构模型在阻滞力仿真方面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且气动力引起的摩擦力矩是造成机构阻滞力、角度调节迟滞和调节精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气动力矩对机构阻滞力和角度迟滞影响不明显,关键件柔性对阻滞力影响较小,但却是调节精度降低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09.
埋入式进气口是一种新型的动力装置舱冷却进气方式,传统的流量测量方式难以应用于该型进气口,因此需要借助数值仿真手段对该型进气口的进气性能进行研究。某航空动力装置舱分别采用了2种带格栅的埋入式进气口,其不同在于是否存在内侧导流板。以该型埋入式进气口为研究对象,按1∶1的比例建立三维进气口模型,借助CFD数值仿真软件,对比了导流板对埋入式进气口进气的影响,以及两种进气口的进气规律,其结论为埋入式进气口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叶片弯掠组合设计对风扇气动噪声的被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转子尾迹与静子叶片干涉是产生风扇离散噪声的主要噪声源之一。环形叶栅几何对于声源项的求解以及管道内的声传播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讨论叶片弯掠组合设计对于风扇噪声的被动控制作用时需要重点强调三维效应的影响。本文利用三维升力面理论,建立了可以考虑叶片弯掠组合影响的气动声学模型。相比数值计算方法,三维升力面理论不存在频散耗散影响,求解快速高效,更加有利于初始阶段的优化设计,以及为数值计算模型提供验证。通过与已有结果的对比,进一步阐述了叶片后掠和周向倾斜对于风扇离散噪声的影响机制。而弯掠组合设计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在某些条件下,选取合适的叶片弯掠造型能够获得很好的降噪效果。由于轴向传播波数的影响,前传声场和后传声场对于弯掠组合的变化趋势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