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23篇 |
免费 | 293篇 |
国内免费 | 273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371篇 |
航天技术 | 69篇 |
综合类 | 101篇 |
航天 | 1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56篇 |
2021年 | 76篇 |
2020年 | 56篇 |
2019年 | 44篇 |
2018年 | 42篇 |
2017年 | 90篇 |
2016年 | 109篇 |
2015年 | 63篇 |
2014年 | 51篇 |
2013年 | 38篇 |
2012年 | 89篇 |
2011年 | 107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89篇 |
2008年 | 68篇 |
2007年 | 84篇 |
2006年 | 86篇 |
2005年 | 38篇 |
2004年 | 54篇 |
2003年 | 45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29篇 |
1998年 | 49篇 |
1997年 | 31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微量Y对Al-Mg-Si系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熔炼过程中以铝钇中间合金形式加入稀土Y元素,研究了0~0.45%范围内不同Y加入量对Al-Mg-Si系铝合金铸态组织、导电性能及高温蠕变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适量稀土Y微处理后的合金材料具有细小均匀的铸态组织,平均晶粒尺寸维持在50μm左右,材料的导电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最佳电导率比原来增加4%,实验材料的热稳定性显著增强,高温下的硬度、抗拉强度分别比原来提高30%和25%。 相似文献
93.
94.
对2 mm厚的01420铝锂合金薄板实现了搅拌摩擦焊接(FSW),分析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形态,研究焊接工艺参数对搅拌摩擦焊接接头成型和接头性能的影响,并与氩弧焊接接头性能相比较.结果表明,当工艺参数选取得当时,焊缝成型较好,表面光洁,焊接接头的强度可达到母材强度的77%,接头的弯曲角可达到180°,均高于氩弧焊接接头. 相似文献
95.
钛合金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受铣削力影响易于产生变形而影响加工效果,为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及降低加工成本,研究切削加工参数的合理选择非常重要.对钛合金材料Ti6Al4V铣削加工进行有限元数值计算,结合试验设计方法构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切削力预测模型,以材料去除率为优化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和粒子群算法的优化方法,对钛合金铣削加工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高效、可行,为钛合金加工工艺参数优化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6.
采用拉伸实验、剥落腐蚀实验、显微组织、化学成分、扫描电镜以及透射电镜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等手段,研究7085-T651铝合金特厚板组织性能的不均匀性。结果表明:110 mm厚7085-T651特厚板不同厚度层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剥落腐蚀性能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1/4厚度层抗拉强度最低,为540 MPa,抗剥落腐蚀性能最差,腐蚀等级为EB级;心层抗拉强度最高,为580 MPa;表层抗剥落腐蚀性能最好,腐蚀等级为EA级;1/4层再结晶分数最多,约为47.7%,尺寸较大,约为105μm,晶界及晶内均有平衡相析出,时效析出相尺寸较小,因而力学性能及抗剥落腐蚀性能均最差;中心层再结晶分数最少,约为14.8%,存在大量亚晶,残余的 Al7 Cu2 Fe 相最多,约为1.43%,晶界平衡相尺寸、时效析出相尺寸及PFZ宽度均较大,因而力学性能较好而抗剥落腐蚀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97.
新型铜合金衬套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铝青铜合金衬套主要用在飞机起落架部位,衬套的质量问题也会影响飞行的安全。和国内现有的同种材料的铜合金衬套相比,新型铜合金衬套提高了自身的强度及耐磨性能,可减少起落架装置的故障,满足了军机的使用需求。本文介绍了这种衬套的结构特点、材质分析、制造工艺和摩擦系数测量及规定寿命试验的试验过程。 相似文献
98.
研究了不同固溶及回火温度对高Co-Ni超高强度钢23Co 14Ni12Cr3Mo的Charpy V型缺口试样冲击功AKV和硬度HRC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不同处理状态下的冲击断口形貌,用透射电镜对未溶碳化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850~930 ℃范围内固溶,随温度的提高,冲击功升高,硬度先升高后降低;在454~510 ℃范围内回火,随温度的提高,冲击功也增加,硬度降低.断口形貌观察结果表明,试验用钢冲击断口形貌均呈韧窝状,为韧性穿晶断裂,随固溶温度升高韧窝变大变深.韧窝中发现M23C6型碳化物颗粒,随固溶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少,提高固溶温度对改善试验用材料综合性能有利. 相似文献
99.
TC1钛合金蜂窝夹层结构的钎焊工艺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TC1钛合金蜂窝夹层结构试件的钎焊工艺,通过对系列工艺下钎焊界面组织进行观察得出,在930℃/保温15min和一定钎料添加量的条件下,界面析出了TiNi2(Cu,Zr)化合物,且尺寸细小、分布弥散,因而相应钎焊试件的室温拉脱强度平均值较高,可达17MPa。在钎焊过程中,Cu和Ni元素由钎料向母材扩散,使母材β相变温度降低,导致界面魏氏体组织的产生;芯体波纹带间受钎料熔化热影响较大,导致此处魏氏体组织粗大,成为试件的薄弱部位。 相似文献
100.
Micro-forging (MF) is a novel surface modification technology which is capable of smoothen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workpiece surface simultaneously.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mechanism and energy conversion of micro-forging process, an electromagnetically driven micro-forging system is developed. To further grasp the kinet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equipment, a simul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its accuracy is verified. With the help of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we propose an input voltage optimization method, which drives the micro-forging head moving in a uniform and stable way. In this study, the influence of MF on surface integrity of Ti-6Al-4V (TC4) is firstly report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MF treatment reduces surface roughness (Ra) and increases micro-hardness by 48% and 11.8% at most, respectively. Besides, a compressive stress layer with an amplitude of −1000 MPa and a depth of 0.8 mm is observed.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performance and reveals the potential of micro-forging technology, which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expanding its application in TC4 surface modificati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