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74篇
航空   301篇
航天技术   41篇
综合类   39篇
航天   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射频磁控溅射沉积热障涂层结构特征及高温氧化性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3kW射频电源在经真空电弧镀涂敷了NiCrAlY过渡层的涡轮和导向叶片上沉积 ZrO2陶瓷层,对其组织结构与元素面分布进行了电子探针测试.对NiCrAlY涂层进行喷丸形变处理,研究了不同时效温度下的应力变化.测试了热障涂层高温氧化与热冲击性能,结果表明,经1100℃静态氧化100h和热冲击500次陶瓷层未剥落.  相似文献   
152.
EPDM的烧蚀模型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洪庆  严红 《推进技术》1999,20(4):36-39
作为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壁面绝热层的EPDM是一种炭化型热防护材料,受热时形成炭化层和热解层,在燃气和粒子冲蚀下不断减薄并带走热量,有效地保护燃烧室壁。采用气动热化学烧蚀机理,扩散和化学动力学双控制机制,并计入气流与粒子的侵蚀,建立了EPDM的烧蚀模型;同时将烧蚀与移动边界下的传热相耦合进行烧蚀率预示。根据模型预示的烧蚀率与试验结果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53.
静态氧化过程中热障涂层的剥落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氧化试验方法,评定了采用阴极电弧镀方法制备NiCrAlY粘结层、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方法制备Y-PSZ陶瓷层的热障涂层在1100℃的抗氧化性能。重点研究了粘结层表面预处理方法对陶瓷面层剥落模式及失效界面特征的影响,考察了1100℃静态氧化过程中涂层的氧化动力学和相结构的变化,讨论了引起陶瓷面层剥落失效的机理。试验结果显示,在本试验条件下,粘结层氧化是陶瓷面层剥落失效的主要原因,这与表面预处理不当导致的粘结层抗氧化性能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54.
研究了工艺条件对爆炸喷涂Al2O3陶瓷涂层的组成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热焓制度下制备的涂层组织致密均匀,具有较好的结合力、高的显微硬度及低的残余应力,是良好的耐磨耐热陶瓷涂层。经工艺优化选择出爆炸喷涂工艺的最佳气体流量参数。  相似文献   
155.
本文从涂料配制、砂芯制作到微波加热固化,对涂层转移机理、涂层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浇注试验表明,转移涂层砂型浇出的铸件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与熔模铸造相当。  相似文献   
156.
天问一号火星进入舱携带祝融号火星车实施进入、下降、着陆过程,其热控系统设计主要面临地火转移外热流大幅变化、进入火星舱壁气动烧蚀长时高温、着陆发动机点火局部超高温等技术挑战。为此,综合采用隔热设计、等温化设计、主动控温设计等热控手段,针对外热流大幅变化应用了新型SAL-2热控涂层,为解决局部超高温问题研制了新型气凝胶热防护装置,完整构建了进入舱的高效可靠热控系统。飞行遥测数据表明,全飞行过程设备温度和热控功耗均优于指标要求,进入、下降、着陆过程工作设备温度范围5.0~40.3℃,整舱平均控温功耗不超过43W,验证了进入舱热控系统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7.
热障陶瓷梯度涂层材料的工艺及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材料梯度成分设计、制备工艺及性能检测方面介绍了氧乙炔火焰法制备Al2O3/Fe基热障陶瓷梯度涂层材料。与一般涂层相比,梯度涂层显示出更为优异的弯曲强度、结合强度、抗热冲击性、显微硬度分布及缓和热应力等性能。文中着重分析了成分梯度分布、热膨胀系数的平滑过渡及自发热金属的选用,是梯度涂层材料获得优异性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8.
利用一种全新的激光等离子同时复合喷涂加工技术,成功在AZ91D镁合金表面制备了Al-Si/Al+Al2O3涂层,并研究了激光功率对涂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利用SEM、光学显微镜法、XRD、显微硬度计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在不同激光功率下的涂层形貌、孔隙率、相组成、显微硬度.结果表明:Al-Si过渡层明显改善了涂层与基体的结...  相似文献   
159.
通过盐雾-热暴露循环腐蚀试验对3种GH907合金防护涂层分别进行了耐腐蚀性能研究,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方法对其腐蚀形貌和产物进行了详细地对比分析,并探究了其腐蚀速率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3种涂层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基体也发生氧化腐蚀。TW-7水基耐高温涂层(底层+面层)的耐腐蚀性能优于SKNC-65纳米自修复涂层和TW-7水基耐高温涂层(底层)的。3种涂层的腐蚀破坏机理均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0.
针对陶瓷层与黏结层构成的双层热障涂层结构存在单边界面裂纹的情况,利用虚拟裂纹闭合技术(VCCT)计算了稳态热载荷作用下结构的能量释放率,根据计算结果研究了单边界面裂纹的扩展行为.给定结构的温度边界条件求解得到稳定温度场,并以此作为结构的热载荷,计算能量释放率时采用随温度变化的材料参数.计算结果显示,在给定条件下,界面裂纹起裂后结构总的能量释放率大于界面断裂韧度,裂纹将进行失稳扩展;在裂纹扩展至接近自由端面时总能量释放率迅速减小并降到界面断裂韧度以下,裂纹不扩展.分析表明,处于高温稳态热载荷条件下的热障涂层系统,不会发生陶瓷层彻底剥落的失效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