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69篇 |
免费 | 212篇 |
国内免费 | 157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615篇 |
航天技术 | 66篇 |
综合类 | 77篇 |
航天 | 1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1篇 |
2023年 | 43篇 |
2022年 | 54篇 |
2021年 | 86篇 |
2020年 | 62篇 |
2019年 | 58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45篇 |
2016年 | 59篇 |
2015年 | 34篇 |
2014年 | 42篇 |
2013年 | 42篇 |
2012年 | 74篇 |
2011年 | 89篇 |
2010年 | 53篇 |
2009年 | 64篇 |
2008年 | 64篇 |
2007年 | 96篇 |
2006年 | 78篇 |
2005年 | 53篇 |
2004年 | 49篇 |
2003年 | 58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47篇 |
2000年 | 39篇 |
1999年 | 40篇 |
1998年 | 69篇 |
1997年 | 69篇 |
1996年 | 53篇 |
1995年 | 47篇 |
1994年 | 55篇 |
1993年 | 46篇 |
1992年 | 39篇 |
1991年 | 43篇 |
1990年 | 42篇 |
1989年 | 33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71.
372.
SCR技术制备A2017半固态材料及其触变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辊搅拌技术 (SCRShearing/CoolingRollProcess)技术制备的A2 0 17半固态材料比常规铸造坯组织优良 ;SCR技术制备的A2 0 17半固态材料在 5 30~ 5 70℃范围内 ,可以进行触变成形 ;半固态成形平均屈服强度比热加工时的屈服强度低 10MPa ;A2 0 17半固态材料触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稳定触变阶段A2 0 17半固态材料的触变性能稳定 ,半固态加工时容许的最大加工变形范围为 6 4 %~ 72 %。 相似文献
373.
为了探究涡轮盘用粉末高温合金表面氧化对其低周疲劳性能的影响,分别针对第三代镍基粉末高温合金的粗晶(Coarse grain,CG)和细晶(Fine grain,FG)材料开展氧化时间对其疲劳性能影响机理的研究。通过在700℃空气环境下开展不同时长的高温预氧化实验和低周疲劳(Low-cycle fatigue,LCF)实验,使用SEM和EDS表征LCF断口、表面氧化层结构成分及其强化相形貌变化,揭示LCF裂纹萌生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氧化层厚度随氧化时间而增加,氧元素以氧化侵入的形式进入基体;相同氧化时间下,CG抗氧化性能优于FG;疲劳裂纹萌生于氧化侵入和亚表面夹杂物等应力集中部位,在实验温度下LCF寿命受氧化作用和夹杂物共同影响;高温氧化作用下氧化层呈现分层结构,外层为NiO,中间层为含有Cr2O3,TiO2等复杂氧化物及尖晶石相(NiCr2O4)的混合层,内层为Al2O3;CG二次γ’相氧化后平均尺寸增加,FG二次γ’相平均尺寸没有明... 相似文献
374.
王欢;辛社伟;郭萍;强菲;张磊;乔忠立;赵永庆 《航空材料学报》2024,(2):176-183
高强Ti-5Al-3Mo-3V-2Zr-2Cr-1Nb-1Fe(Ti-5321)合金是顺应我国新一代飞机对高性能钛合金的需求设计而开发的一种新型高强损伤容限型钛合金。以Ti-5321合金为研究对象,构造等轴组织(EM)、网篮组织(BW)和细网篮组织(F-BW)三种典型组织,研究拉伸及疲劳裂纹扩展行为,利用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镜(SEM)观察组织和断口,揭示高强钛合金Paris及失稳扩展区的疲劳裂纹扩展机制。结果表明:三种组织试样的抗拉强度均在1200 MPa以上,且整个裂纹扩展阶段均表现出优异的疲劳裂纹扩展抗力;细网篮组织疲劳裂纹扩展抗力最高,等轴组织疲劳裂纹扩展抗力最低;Paris区及失稳扩展区疲劳裂纹主要以穿过初生α相和沿着初生α相两种方式进行扩展,裂纹扩展方式与α相的晶体学取向密切相关,裂纹倾向于穿过有利于■锥滑移的α丛域,绕过有利于■柱滑移的α丛域。 相似文献
375.
邢清源;臧金鑫;陈军洲;杨守杰;戴圣龙 《航空材料学报》2024,(2):60-71
超高强铝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等领域。合金的极限强度已从第四代铝合金的600 MPa级,逐步发展到650~700 MPa级、750 MPa级,甚至800 MPa级及以上第五代铝合金。本文首先对超高强铝合金的发展历程和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概述;随后,从成分设计与优化、熔铸与均匀化技术、热变形技术、热处理技术、计算机辅助模拟计算共五个方面对近些年的研究进展和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讨论;最后,结合未来装备的发展需求和国内的技术现状,指出“深入研究基础理论,解决综合性能匹配等问题以及在特定应用场景下专用材料的推广应用”是超高强铝合金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76.
377.
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岩相分析和X光衍射分析手段,对不同添加成分过滤器试样的岩相及不同绕结工艺条件下过滤器试样的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添加成分和烧结工艺对高温合金用泡沫陶瓷过滤器的相结构及组成有重要影响,过滤器的烧结机理在于少量液相存在下的莫来石化过程,且最终的岩相组织是晶相、玻璃相、气孔和微裂纹。 相似文献
378.
庞丽君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1996,13(3):18-21
本文针对涡轮盘用合金-Inconel718和GH761,对其拉削表面层状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采用SEM与AES技术,检测并分析了拉削表面层的显微组织和化学成分的变化。 相似文献
379.
380.
高温合金中硒元素是原子吸收法最难测定的元素之一。研究了灰化、原子化温度,和以钯镁混合物为基体改进剂,用石墨炉原子吸收仪直接测定高温合金中硒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