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246篇
航空   600篇
航天技术   167篇
综合类   85篇
航天   15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智能空战体系下无人协同作战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未来复杂的战场环境下,运用多架无人机在飞行空间内构成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及效能倍增的协同作战系统,是取得智能空战胜利的关键所在。首先阐述了无人系统的定义,并分析了其内涵和分类,指出智能化是无人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根据自主完成任务的能力进行了分级。随后引出了典型的协同作战样式,阐述了国内外协同作战发展的现状。从协同态势感知技术、交互与信息作战云技术、智能决策技术、自主攻击技术、集群协同技术及学习与进化技术等分析了制约协同作战水准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22.
Control techniques of tilt rot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systems:A review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tilt rot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TRUAV) exhibits special application value due to its unique rotor structure. However, varying dynamics and aerodynamic interference caused by tiltable rotors are great technical challenges and key issues for TRUAV's high-powered flight con-trols, which have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many researchers.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concept of TRUAV and some typical TRUAV platforms while focusing on control techniques. TRUAV struc-tural features, dynamics modeling, and flight control methods are discussed, and major challenges and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al tendencies associated with TRUAV flight control are summa-rized.  相似文献   
923.
《中国航空学报》2016,(2):441-447
A 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enhance the engagement of the multi-missile network in consideration of obstacle avoidance. To achieve a cooperative interception,the guidance law is developed in a simple form that consists of three individual components for target capture, time coordination and obstacle avoidance. The 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algorithm enables a group of interceptor missiles to reach the target simultaneously, even if some member in the multi-missile network can only collect the information from nearest neighbor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guidance strategy provides a feasible tool to implement obstacle avoidance for the multi-missile network with satisfactory accuracy of target capture. The effects of the gain parameters are also discussed to evaluate the proposed approach.  相似文献   
924.
非对称空战体系对抗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战斗机分代及其空战能力评估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空战体系对抗中,交战双方武器装备非对称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基于体系对抗物理描述和数学模型,发展了非对称战役优势参数的概念.通过对典型的对称、非对称和极限非对称战役想定的作战模拟和分析,探讨了战斗机武器装备的数量与质量关系问题,装备质量太差就很难用数量去弥补.计算结果表明考虑非对称度影响的分析更接近当今战争的实际.   相似文献   
925.
昆虫飞行的高升力机理和能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昆虫的飞行机理可能为微型飞行器所借鉴,因而近来人们对其十分关注.在过去10年中,该领域的工作有了较大的进展.回顾了这10年中该领域的研究工作:首先,简述昆虫翅的拍动运动;其次,探讨拍动翅的非定常高升力机制;然后,讨论昆虫悬停和前飞时的能耗问题;最后,介绍最近关于具有两对翅膀的昆虫——蜻蜓飞行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926.
基于互相关矢量图的车牌定位新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互相关矢量图是由流场粒子图像测速的互相关计算结果绘成的矢量图形,提出一种车牌自动定位的新算法--VMLA算法,该算法基于字符笔画左右边缘之间的互相关矢量图的结构特点,可以从复杂车牌图像背景中搜索到车牌的正确位置.VMLA算法具有较强的车牌大小自适应性和实时处理能力,540幅车牌图像的实验结果初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27.
基于DTC和GPGP的多UCAV任务规划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任务分析和环境建模仿真框架作为任务结构的描述模型,建立了无人作战飞机的任务模型描述及任务规划问题描述方法.提出了基于启发式设计准则的无人作战飞机任务规划算法,并在任务规划过程中集成路径规划.以通用局部全局规划协调理论为基础,提出了集成通用局部全局规划协调机制和同步协调机制的多无人作战飞机协同任务规划系统结构,对通用局部全局规划的任务规划过程进行控制和协调.仿真实例证明了任务规划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28.
无人机自动空中加油精确对接控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无人机自动空中加油对接段的精确控制问题,提出了无人机自动空中加油的控制方案和策略,并在分析加油机尾涡干扰和加油锥套自由摆动及其对受油机影响的基础上,设计了适用于自动空中加油精确对接控制的受油机参考轨迹发生器和轨迹跟踪控制器.轨迹跟踪控制器采用线性二次型调节器方法,并充分考虑了加油过程中各种干扰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导引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快速性和抗干扰能力,可以满足空中加油的任务要求.   相似文献   
929.
高空长航时无人机高精度自主定位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传统基于轨道动力学模型及非线性滤波进行间接敏感地平天文导航定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空长航时无人机自主导航定位的快速间接敏感地平天文解析定位新方法。分析了星光折射视高度天文量测的机理,导出天文三维定位的解析表达式,详细阐述了利用最小二乘微分校正法代替非线性滤波的天文定位方法,通过直接求解非线性量测方程组即可得到飞行器的精确位置信息,并对这种定位方法的定位精度进行了理论分析。该天文定位方法利用了星光折射间接敏感地平精度高的特点,又不需要飞行器动力学模型也不需要任何先验知识,算法简单可靠,计算量小,而定位精度与传统方法相当。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这种天文定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30.
新型复合式无人直升机悬停/着陆控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旋翼-涵道复合式无人直升机是一种具有特殊机体结构的新型无人直升机,悬停和着陆控制是该类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设计的一大难点。依据复合式无人直升机运动机理建立了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在悬停配平状态下进行小扰动线化和降阶处理,给出了用于控制律设计和仿真的线性模型。运用期望隐模型和特征结构配置方法设计了姿态角速度与垂向速度控制内回路,内回路输出角速度积分得到的姿态角反馈和线速度反馈构成纵横向线速度控制外回路。悬停/着陆仿真验证了内回路能实现良好的角速度指令跟踪解耦控制,外回路能实现良好的悬停位置保持和着陆轨迹跟踪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