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7篇
航空   203篇
航天技术   31篇
综合类   31篇
航天   4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41.
研究旨在获取上游弯头安装条件下内锥流量计的性能和所需要的直管段长度.研制了100mm口径、β值分别为0. 45、0. 65、0. 85三种结构类型的样机.开展了上游单弯头、同一平面上连续两个90°成S型结构双弯头及互成垂直平面上连续两个90°双弯头的仿真和实验研究,仿真和实验的介质均为常温水,雷诺数范围分别为0. 498×10~5~4. 98×10~5和0. 14×10~5~4. 5×10~5.仿真结果与实验结论一致,并利用平均流出系数相对误差及附加不确定度作为安装条件影响的主要评价标准.给出了上游弯头安装条件内锥流量计所需的直管段长度.  相似文献   
142.
从诱导气流速度和体积力两个方面开展了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气动激励的动量特性研究,对不同激励参数下的诱导气流速度进行了测量与结果分析;通过对体积力的实验测量与理论计算,对比研究了体积力的变化规律与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可以增大气流速度,但随着气流速度的增大,等离子体气动激励的加速效果减弱;激励电压或激励频率增大,体积力均表现为线性增加,但激励电压增大时可以更好的增大体积力;与增大电极内间距相比,增大下层电极宽度可以产生更大的体积力.   相似文献   
143.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压放电"对空气加速的能力,采用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技术,研究了电极形状、电极电压、电极间距、布置方式等激励参数对气流的加速度和最终速度的作用规律.研究表明,采用针式电极能获得较高的极间空气诱导速度.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提高诱导空气速度,掌握高效的流动控制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4.
加力燃油泵压出室非设计工况内流特征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某型航空发动机加力燃油泵隔舌空蚀破坏,采用滑移网格技术模拟泵内非定常流场,揭示了压出室在典型非设计工况下的内流特征,研究了隔舌处的空化机理.计算结果表明:大流量工况,扩散管锥形段存在大小两个分离涡,而环形腔室隔舌段燃油以相切方式流经隔舌壁面,无明显流动分离,不会发生空化;而小流量工况,扩散管锥形段内两分离涡扩展到大部分区域,右半侧部分阻滞燃油在反向流向涡作用下,绕流隔舌上部,在隔舌下游形成了明显分离涡,导致隔舌壁面静压急剧降低,进而引发空化,产生空蚀破坏.   相似文献   
145.
在较高风速下研究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对翼-身组合体绕流流动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在来流风速100m/s的情况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气动激励能较好地抑制流动分离,失速迎角推迟约30%,升阻比最大提高80%.研究结果为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46.
航天电子产品在低气压环境下容易发生放电,导致电磁干扰、产品损坏甚至灾难性事故。为确定单机机箱内部压力在轨变化趋势和特点,文章以航天器典型单机机箱为研究对象,首先计算分析了机箱内部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然后利用特殊工装实际测量了置于真空容器内机箱的内部压力变化。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结果符合性较好。该研究能够为单机机箱设计、低气压放电防护及评估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7.
采用旋转的柔性铜电极与钛合金表面在高频脉冲电源的作用下进行电火花表面强化,使空气中的氧等元素在放电形成的高温高压条件下与钛合金表面发生反应。结果表明:该试验条件下可以使钛合金表面硬度相对基体提高237%~399%;强化层厚度达到21~157μm;通过能谱分析(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EDS)及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分析表明,在钛合金表面生成了钛的氧化物等强化物质和钛与铜、锌等的合金;强化表面不存在明显的传统放电蚀除凹坑,但有明显机械刮磨涂覆痕迹,同时单脉冲放电能量被分散,使得表面粗糙度值的提高量较小且可控;在氢氟酸和硝酸混合溶液中,强化层具有较高的抗腐蚀能力,经过点面磨损测试表明,强化层表面耐磨性能相对于基体表面有显著提高。经强化,能够获得具有良好耐磨性、抗腐蚀性、表面良好的钛合金。  相似文献   
148.
基于重力储能的太阳能飞机飞行轨迹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重力储能原理,研究了太阳能飞机变高度飞行轨迹及其应用效果。描述了变高度轨迹的具体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运动方式,建立了各部分轨迹和时间节点的物理数学模型,提出了适用于变高度轨迹的太阳能飞机总体参数设计方法。得到了给定设计指标下的飞行轨迹和需用功率曲线,并与定高度轨迹对比,研究了相关技术参数对变高度轨迹应用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变高度轨迹可以有效减小储能电池放电时间和机翼面积;对于不同设计高度均存在最优的爬升高度,使得机翼面积最小;设计高度越高,设计日期越偏离夏至日,储能电池能量密度越小,推进系统功重比越大,变高度轨迹的应用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49.
超声速气流中纳秒脉冲放电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鹏宇  张百灵  李益文  张扬 《航空学报》2014,35(6):1539-1548
产生超声速导电流体是开展磁流体(MHD)动力技术实验研究的前提,低温超声速条件下产生大体积均匀等离子体有效可行的方法之一是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介绍了基于马赫数为3吸气式双喉道风洞的超声速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实验系统的基本组成、设计原理和运行情况,分别在静止和马赫数为3超声速条件下对气体电离,测量分析电压和电流波形。得到以下结论:风洞稳定工作时间约为16 s,满足超声速气体放电实验的可靠进行和数据的有效采集;实验条件下,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气体击穿与电场强度值有关,而与电场强度变化率无关;实验条件下,着火电压大小受超声速气流密度波动影响显著,而受气流速度影响较小。另外,气体击穿后的放电状态受超声速气流影响小;气体击穿时刻的电流峰值受着火电压和实验环境中随机自由电子数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50.
陈骞  郑琼林  李艳 《航空学报》2014,35(2):506-515
叠加式升压变换器(SBC)的部分功率不通过开关电路,而通过叠加支路直接供给负载,因此可实现较高的效率,适用于航天场合。为了避免输入输出电流断续,采用的变压器为双边磁化的隔离脉冲单元,它与电感、输出滤波电容以及叠加支路共同组成SBC变换器。根据电感位置的不同,分别提出了SBC-Ⅰ、SBC-Ⅱ和SBC-Ⅲ的基本结构与生成规则。基于生成规则推衍出9种SBC变换器,并从电流特性、输入输出电压关系、主电路传递函数、变压器的磁偏问题以及效率的角度对这9种变换器进行分析比较。最后选择一种性能最优的变换器,通过600 W的实验样机验证理论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