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6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386篇
航空   956篇
航天技术   313篇
综合类   171篇
航天   21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变重量/重心飞机建模及姿态控制律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飞机在重量、重心变化下的姿态控制问题,从相互作用力的角度将重量、重心的变化转化为干扰力和干扰力矩,提出并建立了变重量/重心飞机的一般动力学模型和重量、重心特性模型.该模型可以反映重量、重心动态变化与飞机运动的耦合,解决了现有模型无法处理飞机重心动态变化的问题.在姿态控制律设计上,提出了针对飞机重量、重心变化的干扰观测补偿控制器结构,将重量、重心变化转化为干扰输入,采用比例积分观测器对重量、重心变化引起的干扰力和力矩进行观测,并将观测值解算为补偿信号引入自动驾驶仪,设计了纵向姿态的干扰补偿控制器.以运输机重型货物空投为背景的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准确反映飞机在重心变化各个阶段的动力学特性;在观测器的补偿指令作用下,俯仰角对重量、重心变化的响应波动远小于未加补偿的情形,满足精确姿态控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872.
The dynamics of Cubesats carrying a drag balance instrument (DBI) for in situ atmosphere density measurements is analyzed. Atmospheric drag force is measured by the displacement of two light plates exposed to the incoming particle flow. This system is well suited for a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 in orbit, to get simultaneous in situ local (non orbit averaged) measurements in multiple positions and orbit heights, contributing to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global atmosphere model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BI leads to orbit normal pointing spinning two body system. The use of a spin-magnetic attitude control system is suggested, based only on magnetometer readings, contributing to making the system simple, inexpensive, and reliable. It is shown, by an averaging technique, that this system provides for orbit normal spin axis pointing. The effect of the coupling between the attitude dynamics and the DBI is evaluated, analyzing its frequency content and showing that no frequency components arise, affecting the DBI performance. The analysis is confirmed by Monte Carlo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相似文献   
873.
太阳帆航天器被动姿态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由有效载荷、太阳帆和4个控制叶片所组成的太阳帆航天器系统,从物理模型出发,利用欧拉方程建立了姿态动力学模型,并通过数值仿真对太阳帆航天器基于控制叶片的对日定向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行星际飞行中太阳帆航天器可以通过使控制叶片保持偏置来保持姿态稳定。  相似文献   
874.
基于风扇参数化设计和数值模拟程序,分析风扇各主要结构参数对其气动性能的影响,为进一步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条件.采用并行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基于组合优化策略(正交实验设计、响应面模型、遗传算法和混合整型算法)以多工作点流量系数平均值最大为目标函数对风扇进行多参数结构优化.8025型轴流风扇的优化结果比初步设计方案的性能提高14.5%.   相似文献   
875.
建立了一种基于Delaunay背景网格插值方法和局部网格重构方法相结合的变形体动态混合网格生成方法.首先利用作者发展的定态混合网格生成技术生成变形体初始网格,即变形体附近利用结构化的四边形网格,外场采用自适应Cartesian网格,中间由三角形网格过渡.当物体运动或变形时, 首先利用Liu和Qin提出的基于Delaunay背景网格的插值方法对变形体附近的网格进行变形;当物体运动或变形位移很大导致局部网格质量急剧下降、甚至网格相交时,则在局部重新生成网格.利用该方法生成了多种变形体外形的动态混合网格,如单个鱼体、双鱼串列巡游,昆虫单翼、双翼扑动,多段翼型变形等,并在鱼体巡游的非定常数值模拟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876.
转子支承动刚度对转子动力特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转子支承动刚度对转子动力特性的影响,分别运用静刚度、动刚度和整机有限元模型对某型发动机进行了转子动力特性计算,并对各种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分析了转子支承动刚度剧烈变化的原因,同时,指出运用整机模型能够分析支承动刚度和各种机匣的局部振动对整机振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7.
利用假设模态法建立了柔性连杆机械臂的逆动力学方程,提出了一种并行于常规开环逆动力学控制的混合模糊控制方法对其进行末端轨迹跟踪。设计的控制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根据结构的逆动力学以及机械臂末端所需跟踪的轨迹计算出控制力;另一部分为通过末端位置的实测与给定轨迹的偏差,利用一个辅助模糊控制对控制量进行调整,构成输出反馈部分。通过数字仿真,并与常规模糊控制结果的比较,表明借助于结构逆动力学,可以降低模糊控制器对知识库的需求,获得较好的控制稳态性能。  相似文献   
878.
汽车防抱制动液压调节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车轮紧急制动状态的动力学模型,对常规紧急制动和防抱紧急制动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为液压调节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由步进电机驱动,具有减压,保压和增压功能的可变容积液压调节器,并进行了试验研究,该液压调节器具有结构简单新颖,响应快,成本低,调压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879.
为了提高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的低空飞行安全性,利用横流风扇流动控制技术,设计了一种可以替代单旋翼直升机尾桨的反扭装置。通过风洞试验验证了该装置具有产生侧向力的特性,同时建立了该装置的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得出了横流风扇转速、旋翼下洗流和前飞来流对该反扭装置的气动特性影响较大,初步分析了该反扭装置的侧向力的来源,证明了可以通过控制横流风扇转速来控制反扭装置侧向力的大小,因此应用于直升机的反扭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80.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建立了模拟龙卷风的装置模型。基于龙卷风在平面上的速度型,拟合成函数关系式,在三维CFD程序中设置初始速度场以及相关的边界条件,匹配不同的初始温度场进行了关于龙卷风维持和发展的一系列数值模拟。重现并利用漩涡管的Ranque-Hilsch效应以及汇流换热原理分析了本文2种不同的温度型对龙卷风内部流场变量随时间推移所发生的变化,同时揭示了龙卷风产生并维持下去的一种可能性,即冷热气流汇流换热生成温度场可能是产生和维持龙卷风的直接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使龙卷风削弱甚至消亡的方法,即破坏温度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