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5篇
航空   42篇
航天技术   19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5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分子凝结与凝结表面温度的关系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相关理论研究,并借助新近研究的“分子污染低温凝结效应设备”,就我国飞行器型号设计密切相关的分子凝结与凝结表面温度的关系机制进行了四个多月的试验研究,取得了相关的二千余个数据。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的理论对数据进行了拟合和分析,得到了分子凝结与凝结表面温度广泛遵循的一般关系——指数关系。对型号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2.
针对航空发动机润滑系统受到燃油污染的问题,提出1种基于红外光谱分析的快速检测技术。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IRT),结合偏最小二乘算法(PLS),建立了燃油污染定量检测的数学校正模型。讨论了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和PLS因子数对模型预测能力的影响。通过对光谱预处理和优化建模参数,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在一定的燃油质量分数范围内,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数学校正模型。使用建立的分析模型对预测集样本进行预测,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4,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0.082,重现性实验标准偏差SD=0.044~0.088。研究结果表明该燃油污染快速检测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3.
卫星姿控发动机混合物羽流场分区耦合计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求解喷管内流场N-S方程数值计算方法,发展基于N-S方程物面边界滑移流理论计算技术。提出求解羽流核心区轴对称DSMC模拟方法与远场三维DSMC仿真方案,发展多组元混合物羽流DSMC仿真方法。研究求解卫星姿控发动机内外近场、远场、倒流区和物面相互作用影响区多流域流场分区耦合计算技术,建立了一套用于求解混合物燃气羽流及对太阳电池帆板与卫星体表面撞击污染影响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对分别安装于某在轨卫星不同位置两个典型姿控发动机燃气五组元混合物羽流计算研究及相关结果对比分析,证实本文数值方法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4.
TC16钛合金六角自锁螺母是飞机结构中一种先进的连接件,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抗振动等特点,大量应用于新型飞机中。本文在TC16钛合金自锁螺母加工技术研究中,解决了热处理加工技术,热处理污染去除技术,缩紧工艺技术,性能试验技术,完成了工艺路线设计,收口尺寸的确定等加工技术关键,全面掌握钛合金六角自锁螺母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5.
高空羽流场的DSMC计算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以小推力发动机的高空羽流场为研究对象,实现了高空小喷管氮气流DSMC方法数值模拟,验证了DSMC方法在高空膨胀流中的可用性,并在现有设备基础上,进行一组高空羽流试验,给出试验与计算的对比结果。结果表明:喷管出口附近能得到满意结果,由于实现设备能力所限,远场试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6.
1,3,5-三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撞击感度与分子拓扑指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疏芬  王进 《推进技术》2000,21(5):69-72
选取两种分子拓扑指数-分子联接度指数与键参数边通性指数,分别研究了含能化合物1,3,5-三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与撞击感度间的关系。用分子拓扑学方法,计算了该类化合物的分子拓扑指数,结果表明,分子拓扑性质与撞击感度之间呈明显的相关性,并与景子化学计算方法的结果相一致,反映了引发基团与其它强授电子基团是影响撞击感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7.
利用色质谱方法检测卫星真空热试验污染物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真空热试验过程中进行了污染物的采集及成分分析试验。利用污染采集板收集污染物,丙酮溶液洗脱污染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污染物进行成分分析。确定了整星热试验和太阳电池翼热试验中的主要污染物成分为硅氧烷和邻苯二甲酸酯,热试验中污染物甲基苯基硅氧烷可能来源于粘结剂。  相似文献   
108.
纳米多层膜由于尺寸效应,存在熔点降低现象,应用于温度敏感材料的连接具有明显优势。同时由于多层膜层剧烈而快速的自蔓延放热反应,应用于连接时可以提供巨大热量。一方面可作为中间层辅助钎焊或扩散焊接;另一方面可作为独立热源为连接提供热量。纳米多层膜反应过程的实时观察受到单镜头拍摄速度和测量精度等条件的限制,而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应用为纳米多层膜反应机理研究拓展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9.
某些零件,例如压气机工作叶片,预镀镍层被镉污染,影响装机使用.通过各种工艺试验和分析表明,镉污染是由于镀镍槽液中含镉,最终导致采用某些材料加工的零件镉脆断裂.而有些材料加工的零件在一定工艺条件下镉、镍形成金属间化合物,所以不会产生镉脆断裂.  相似文献   
110.
为降低非金属材料在试验中大量出气及产生的分子污染,文章从非金属材料挥发和凝结特性、国内外卫星真空烘烤试验的实施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卫星热真空试验前进行真空烘烤试验的方案,方案中给出了试验剖面、试验温度、试验时间以及试验压力等参数要求。在某卫星上的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合理可行,有效改善了星内真空度,降低了星内污染。完成真空烘烤后的卫星在热真空试验中未发生射频组件低气压放电现象,说明真空烘烤试验能够有效防止对真空度和分子污染敏感的设备在试验中可能产生的故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