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航空   105篇
航天技术   55篇
综合类   46篇
航天   7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教材作为高校系统授课的重要资料,它是依据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所编著的,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和学生的学习与掌握.当前在外语院校的教学中,引进教材和使用国内原版教材已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实现二者阃的互补,注重引进教材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为我所用,才能起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2.
提出导游语文确立能力目标要做到:一是听说重于读写;二是读写侧重应用、实用;三是要重视知识、态度与能力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3.
AMPL语言是ABBOCS控制系统专用的、用于过程控制的、以图形表示的功能模块语言,它通过数据库来完成程序与过程信号的数据交换,具有功能强、简捷易学、编程速度快的优点,本文分析了AMPL语言的组成结构,介绍了其编程特点及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144.
传统的译文质量自动评测方法主要针对机器自动翻译结果并通过与参考译文的对比实现译文质量的评估。提出一种大规模无参考译文质量自动评测方法,该方法可以在无参考译文的情况下,从正确性、流畅性和忠实度等方面对人工译文进行质量检查并标注可能的错误点,即利用语言规则实现正确性的判断,利用语言模型实现流畅性的判断,利用词对齐结果和词典信息实现忠实度的判断。基于该方法实现的译文质量辅助检查系统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百万专利翻译项目中的应用效果表明,使用该系统的测试组较未使用该系统的测试组的平均译文质量和终稿完成效率均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45.
在无外语本族语者参与或无真实交际需要的大学英语课堂上,探讨如何利用英语影片的教学来实现外语学习的真实性语境,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研究表明,外语学习亟需与真实的语境相结合,才能规避母语语境补缺带来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146.
任务教学法的教学思想、策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但将任务教学法理论应用到实践中进行实验设计,揭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为此,笔者在大学英语课堂进行实验设计,对其效用进行分析与比较,开展实证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7.
基于软件第三方评测发现的问题,梳理并详细分析了在航天器C语言软件中6种常见编程错误.针对其中的软件安全漏洞提出了使用代码分析技术的检测方法,针对编程语言使用错误提出了通过制定编程规则并使用代码分析方法进行检测的解决方法.采用上述方法可以有效检测出上述6种常见编程错误,并可以用于检测软件的其他严重错误.  相似文献   
148.
以民航无线电英语通话用语为研究对象,在强调其言语行为内涵的基础上探讨功能,归纳了语体特征.指出民航无线电英语通话是具有明显人造痕迹的英语变体.管制员、驾驶员应充分认识并利用这一特征,以利空中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49.
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讨论,近年来一直是教育界甚至文化界关注的热点。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都出现了"汉语热",而在国内大学语文教学却面临着边缘化倾向,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认识大学语文课的作用。事实上,大学语文课在改善理工科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塑造崇高的民族精神及增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0.
Abstract

Ernest Davis' article “Qualititative Spatial Reasoning in Interpreting Text and Narrative” discusses challenges that the interpretation of natural language appears to raise for the formalization of commonsense spatial reasoning. Davis finds these to be of “surprising logical complexity,” but also “erratic” in that they do not show a logical structuring of the problem space that could guide productive research. In this response I argue that much of the apparent lack of structure Davis laments is due to the very style of formal modeling he pursues. By augmenting logical considerations with substantial input from other disciplines and by adopting a heterogeneous and modular approach to formalization, I suggest that the problem space is by no means as ill-structured as Davis presents 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