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4篇
航空   50篇
航天技术   8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14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This study examines how political activists are framing the space weaponization debate in Canada and whether their arguments can influence public attitudes and perceptions about the issue. Eighty university students from two undergraduate courses were recruited as participants in a quasi-experiment. One class (n = 38) was exposed to the documentary Masters of Space, an episode of the Canad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s program The Nature of Things, and another class (n = 42) served as the control group. Pre-test and post-test 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effects of viewing anti-weaponization arguments in the media, while also controlling for the influence of prior beliefs and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ipants. Results suggest that visually depicting the use of satellite technology in society can convince viewers that satellites are important to their way of life, but not necessarily to the defense of North America. Framing missile defense as a ‘space weapon in disguise’ also seemed to raise opposition to Canada's participation in continental missile defense. The findings, meanwhile, indicate that viewers respond strongly to the issue of space debris and that mobilizing support for joint military space projects may best be achieved by emphasizing the usefulness of these projects for locating and tracking such debris. In the end, media exposure seemed to help legitimize anti-weaponization arguments based more on rational self-interests than on idealistic beliefs. These findings can have implications for the way space policies are communicated to the public.  相似文献   
72.
针对导弹主动防御应用中拦截导弹制导行为辨识问题,提出一种比例导引(PN)制导律多模型辨识滤波方法,对拦截导弹加速度和制导律导航常数进行辨识。采用非线性可观性理论对制导模型的可观性进行了分析。得出在拦截导弹使用PN制导律时,制导模型可观的充要条件。与以往工作相比,该方法考虑了拦截导弹末制导初期由于瞄准误差校正而引起的控制器饱和现象,在拦截导弹执行器处于饱和或退出饱和阶段都能精确对制导律进行辨识。另外,以往工作假定PN制导律常数已知,该方法将PN制导律常数当做制导模型的一个状态进行估计。仿真结果校验了所提方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73.
左峥嵘  吴婷 《宇航学报》2013,34(11):1468-1474
非同时刻成像将大幅恶化立体视觉方法对导弹的轨迹点重建精度和射向估计精度,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应用主成分分析(PCA)重建导弹轨迹并且估计导弹射向的方法。论文在同步轨道双星观测条件下推导了将PCA方法应用到导弹轨迹重建及射向估计的原理,论证了目标三维轨迹最小方差投影直线在像面上的投影即为目标成像轨迹的最小方差投影直线,给出了通过求取目标成像轨迹的最小方差投影直线重建导弹发射面和轨迹点的算法。仿真实验表明了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弹道轨迹的三维重建及射向估计,与现有方法相比,PCA方法重建精度更高,相机定标误差在一定范围内时,射向估计误差更小。  相似文献   
74.
王永  郭志伟  李飞 《宇航学报》2008,29(6):1901-1907
研究了气动力/推力矢量复合控制导弹发生故障后的直接自修复飞行控制系统设计问 题。结合舵面的功能冗余及推力发动机推力冗余对导弹的结构故障进行功能重构,在控制律 重构的过程中不需要知道确切的故障信息。自修复过程采用模型跟随的方法,在保持基本控 制律不变的前提下,利用实际模型和参考模型的状态误差构造自修复输入向量。得到的自修 复控制律适用于导弹的各种结构性故障(舵面卡死、缺损、浮松等)。以导弹发生左升降舵 卡死故障为例,严格证明了该自修复控制律对导弹升降舵卡死故障的修复能力,最后通过仿 真验证了该直接自修复控制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5.
针对GB I反设计过程中的基本诸元快速装订问题,首先,应用牛顿迭代法进行惯性系中变发射点的单GB I基本诸元计算方法研究,在针对拦截窗口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牛顿迭代法的公式推导和使用过程中涉及到的诸元插值算法。其次,研究了多GB I的基本诸元优化策略问题。最后,研究了GB I基本诸元软件的实现技术,通过对GB I拦截窗口内插值表格生成流程、基本诸元快速计算流程、多对多诸元优化计算流程等进行详细的分析,给出了基本诸元快速装订软件的完整实现框架。  相似文献   
76.
从制导律、仿真、冗余技术、复合制导四个方面论述了导弹制导技术面临的新挑战,并提出了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77.
导弹目标ISAR成像的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茜 《上海航天》2005,22(6):21-24
在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基本原理及信号处理过程的基础上,根据导弹的飞行弹道、自转和进动模型建立导弹飞行模型,采用自相关快速运动和累积相关运动两种补偿方法,对导弹目标的ISAR二维成像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导弹的自旋时成像结果及积累时间的影响较大,模型不同,积累时间也不同。  相似文献   
78.
武器装备研制过程存在各种风险,准确地对风险进行评估,可有效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针对武器装备的研制风险,介绍了风险评估的方法,并结合风险因子、技术特征因子和实验条件因子,给出风险计算公式。最后结合某导弹靶标系统进行了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79.
制导武器系统抗干扰可分解为串联关系的2个过程,即导引头抗干扰过程和控制系统抗干扰过程。本文用贝努力方法计算抗干扰性能的概率及其置信区间,推导出计算方法,用蒙特卡洛方法仿真验证,得出贝努力方法可以有效地估计制导武器系统抗干扰性能置信区间的结论。  相似文献   
80.
导弹及固体火箭的外防护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述了导弹火箭系统外绝热防护,抗核辐射并介绍了作为固体火箭发动机结构材料的增强纤维/树脂、等复合材料抗氧化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