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8篇
航空   177篇
航天技术   52篇
综合类   21篇
航天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过对扭矩量值传递中有关器具工作原理及工作时受力的分析,指出了用扭矩扳子检定装置检定扭矩扳子时检定结果难以一致的原因,给出了解决办法,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2.
通过对国内外飞机管路系统设计技术以及传统管路设计制造方法的分析表明,管路数字化设计技术不仅是飞机协同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模拟星向数字量转换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管路系统设计技术应川现状,提出了飞机管路系统数字化设计技术应用方案,阐述了实现飞机管路系统数字化设计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63.
DMP-90型力学量综合校准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装置针对一些小型企业和研究所其计量器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而开发研制出的综合性力学量校准装置,具有很强的适用性。本文着重介绍其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64.
简要叙述了特性结构配置及奇异摄动法,介绍了用系统回差矩阵奇异值计算各回路幅值裕量、相位裕量的稳定变化范围,最后以某飞机纵向小扰动运动为例,设计直接力控制律,分析了两种设计方法所设计的控制系统鲁棒性,展示了上述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65.
复合材料叠层板可靠度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妗 《航空学报》1988,10(10):510-513
 1.叠层板可靠度分析方法 对一般材料结构系统,美国Frcd Moses提出增量载荷法来牧举、确认结构系统的主要破坏模式和求得相应的系统强度。 飞机复合材料结构叠层板常用0°、90°、+45°和-45°4种定向层组构成,是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66.
TEC计算方法探讨和赤道异常北驼峰时空特征测量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应用最小曲率原理由单站微分多普勒频移数据计算TEC时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处理了用MX1502大地定位接收机于1989年8月和9月先后在陕西临潼和北京观测的NNSS卫星多普勒频移数据,得到了TEC时空分布曲线。分析这些曲线,得到了TEC赤道异常北驼峰时空特征在太阳活动高年(尤其是8月中旬太阳特大质子事件中)的某些结果。  相似文献   
67.
月面采样量的在轨自主测量是实现月面自主采样的必要环节。本文设计了一种月面采样装置,根据图像信息实现对月面采样量的在轨自主测量。针对图像中目标与背景灰度差较小、背景区域噪声较多的特点,采用了改进型最大类间方差法与连通标记自适应去噪方法,实现了采样区域较为准确的分割。针对单目相机无法直接获取采样区域尺寸的特点,利用已知物体尺寸进行在轨自主标定,结合图像中提取出的采样区域,完成了采样区域尺寸的计算,实现了采样量的在轨自主测量。试验结果表明,在轨自主测量结果与实际结果吻合,本文提出的在轨自主测量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68.
利用喷气装置卸载航天器积累角动量的最小工质损耗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利用喷气装置卸载航天器积累的外扰角动量过程中 ,实现最小工质损耗的问题。提出了在航天器绕自己质心转动的过程中实现对这一角动量进行卸载的新思路。文中采用极大值原理求得了最优工质损耗并举出了实例  相似文献   
69.
中介轴承环下流道滑油流动及润滑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冬磊  陈国定  李炎军  张朝阳 《航空学报》2019,40(11):423022-423022
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中介轴承)大多采用环下供油方式进行润滑,滑油在环下供油流道中的流动特性影响着轴承润滑效率,为了改善迄今滑油流动分析与喷射-收纳滑油分析相割裂及未考虑环下供油孔与滚动体相对位置变化所产生滑油输出时变性影响的不足,提出了考虑滑油输出时变性影响的喷油-收油与滑油流动集成分析方法。首先,将进入环下供油流道的滑油分解为直接喷入收油孔的滑油和沉积于收油环壁面上并沿周向流入收油孔的滑油,通过计算这两部分滑油流量获得进入环下供油流道的滑油流量;然后,基于环下供油孔和滚动体相对位置变化规律确定供油孔出口的时变边界条件,将其嵌入滑油流动瞬态分析模型,进行模型求解后得到环下供油流道各出口的滑油流量及轴承润滑效率。所提出的滑油流动分析方法较为系统也更符合工程实际,为中介轴承润滑效率的准确计算提供了技术方法和基础数据,有助于中介轴承润滑系统的精确设计。  相似文献   
70.
线接触零件部分热弹流润滑油膜厚度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和部分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的分析方法,对弹流及部分弹流润滑线接触问题进行数值求解。通过联立求解结果,分析了接触表面间油膜厚度随载荷、滚动速度、滑滚比和进油温度等因素的变化规律,获得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油膜厚度值,并依此提出一种新的油膜厚度公式。新公式考虑了热效应及表面粗糙效应影响,可用于高温、高速、重载工况。计算结果比Dowson-Higginson油膜厚度公式更符合于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