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0篇
航空   95篇
航天技术   17篇
综合类   16篇
航天   4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陈文曲  李路路  陈健 《火箭推进》2011,37(6):30-33,37
为满足某推进分系统压力调节流量范围大、控制要求精度高、可靠性高且需满足长时间在轨使用的要求,研制了一种高精度金属膜片式气体减压阀。对该逆向卸荷金属膜片式气体减压阀的方案设计、结构特点、关键技术以及达到的技术指标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飞行试验验证结果,经飞行试验验证,减压阀飞行工作状态良好,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2.
航天器多功能结构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双  张博明 《宇航学报》2010,31(6):1656-1660
针对航天器结构高性能、轻质化和集成化的发展要求,设计了集电路控制,热管理功能和结构承载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结构。此种结构分别采用柔性电路板控制热仿真多芯片模块,作为多功能结构的热源;碳碳材料作为热倍增器;复合材料蒙皮和金属泡沫芯子的夹层结构作为承载结构,实现了结构和功能的集成。同时,为了研究多功能结构的传热特性,进行了热真空实验,实验测量了热流密度和温度梯度。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结构可以消散飞行器多芯片模块产生的热量,碳碳热倍增提供了一种减小温度梯度的新方法,同时这种多功能结构减少了结构的体积,降低了结构的质量。  相似文献   
73.
推进系统并联贮箱均衡排放性能及其控制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玉华 《火箭推进》2013,39(3):67-71,78
推进系统在工作过程中,贮箱排放的不均衡性将引起飞行器质心偏移,产生干扰力矩。对空间推进系统并联工作的金属膜片贮箱均衡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均衡排放的控制措施对某型号推进系统工作过程中的排放不均衡量进行了预计,并与飞行试验结果进行了比对。飞行试验结果表明控制措施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74.
Research on materials under microgravity in China began in the 1980s, sparked by Prof. Lanying Lin (academician of CAS), Prof. Xiji Wang (academician of CAS), Prof. Guirong Min (academician of CAS), and Prof. Huabao Lin (academician of CAS), and others. The first semiconductor crystal, first optical crystal, and first alloys were grown in space on board a recoverable satellite in 1987. Since then, microgravity materials science became a new scientific branch in China.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activities on space crystal growth and solidification are carried out through two major programs: ground-based studies and orbital experiments. The main results obtained during 2001-2003 are reported below.  相似文献   
75.
TiC和ZrC颗粒增强钨基复合材料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用粉末冶金热压法制备了TiCp/W和ZrCp/W两种钨基复合材料,对其高温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提高,两种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开始时逐渐提高,当TiCp/W复合材料达到1000℃时有最大值1155MPa,ZrCp/W复合材料在800℃时最大值829MPa,分别比各自的室温强度提高57%和17%。而后,随温度的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又下降,分析了复合材料高温增强的机理。  相似文献   
76.
为掌握因轴承磨损产生的金属屑在直升机中间减速器内部流场中的运动状态,针对其固-液-气三相流特征建立了金属 屑颗粒受力平衡方程和多相流模型-离散相模型(VOF-DPM)耦合的CFD仿真模型。基于离散相运动方程编程计算及采用CFD仿 真分析方法获得了减速器内部颗粒的运动轨迹、运动速度,并据此对比验证了VOF-DPM耦合模型的正确性;利用CFD仿真分析 了颗粒在流体中运动时各种附加力对颗粒运动轨迹的影响,探究连续相空气、滑油与离散相颗粒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 表明:连续相和离散相耦合作用对颗粒运动的影响较小,轨迹误差约5%、速度误差约3%,可忽略不计;虚质量力、压力梯度力和 Magnus升力对颗粒运动轨迹影响较大,Saffman升力对颗粒运动轨迹影响较小,而热泳力与布朗力不适用于直升机中间减速器固- 液-气三相流情形。  相似文献   
77.
针对某型飞机空中输油顺序异常进行故障分析,查找故障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后续开展此类故障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用于并联金属膜片贮箱均衡排放的一种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彦祥  赵京 《火箭推进》2012,38(5):37-41
为控制并联金属膜片贮箱的均衡排放性能,对并联金属膜片贮箱均衡排放的控制措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得出了一种能够有效控制并联金属膜片贮箱均衡排放的方法。本方法对使用并联金属膜片贮箱的推进系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9.
当金属隔膜贮箱的增压气体为高温燃气时,一般在金属隔膜靠近气腔一侧表面喷涂防热层,对内部的液体推进剂起到隔热作用.涂层的存在相应地增加了隔膜的厚度和刚度,对隔膜翻转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以往的研究都忽略了该因素.使用MSC.Marc软件采用大变形有限元法对带防热层金属隔膜的翻转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了防热层的厚度、弹性模量等参数对贮箱隔膜翻转过程的影响,得到了防热层参数与翻转的临界载荷的关系.  相似文献   
80.
《中国航空学报》2021,34(12):1-16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alendar life of mechanical parts, the author summarized his relevant research papers that had studied for many years as eight distinct topics: (A).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for compiling the equal-damag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pectrum; (B). The principle for preparing the high concentration medium solution; (C).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metal calendar life; (D).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protective coating calendar life; (E).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total calendar life; (F). The principle of the reliability processing; (G).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corrosion damage tolerance; (H). The principle and matching design method to ensure that the total fatigue life and the total calendar life of the mechanical part were safe simultaneously. The above contents established a complete set of theoretica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the calendar lif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