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3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95篇
航空   528篇
航天技术   410篇
综合类   62篇
航天   2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面天线检测数据处理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面天线检测数据处理方法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从获取被测物的三维坐标后到获取真正有用的信息这一过程需要经过坐标转换和表面误差计算两个步骤 ,其中坐标转换是关键。在坐标转换方面 ,文中提出了曲面自由拟合、公共点转换和CAD面型转换三种方法 ,阐述了这些方法的数学模型 ,并且用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计算。理论分析和实际计算两方面显示 :CAD面型转换法既不需要天线的曲面方程 ,也不需要有已知的公共点 ,结果准确、可靠 ,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如果没有天线的CAD面型 ,但却存在公共点时 ,公共点转换法也是较理想的方法 ,其结果与给定的公共点误差有关 ;如果既没有天线的CAD面型又无公共点或公共点误差很大时 ,只能采用曲面自由拟合法 ,该法准确度最高 ,但容易使天线面型产生错位现象  相似文献   
32.
现有的二阶互差分(SOMD)算法能够给出与状态估计误差解耦的观测噪声协方差估计,但是需要满足冗余测量的条件,但这一条件往往难以满足。 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状态预测值构造相邻2个时刻伪观测的方法,将原SOMD算法扩展到具有单测量的系统中。使用目标跟踪问题对该算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当采样周期较小时,该算法能够忽略状态估计误差的影响并给出较准确的观测噪声方差,在精度和鲁棒性方面优于其他参考算法。  相似文献   
33.
分析了船在航行中的几种摇荡对火炮射击精度的影响 ,主要介绍了用于消除船体纵摇角和横摇角影响的数学平台的建立方法 ,以及射击角的修正。  相似文献   
34.
研究了用5A型分子筛长期维持低露点测试室装置的原理,以及用作传感器的长期稳定度测试的方法与结果.  相似文献   
35.
本文介绍了模数转换器AD7714的性能,特点及在压力测量方面应用。  相似文献   
36.
本文介绍计算亚声速谐振薄翼非定常气动载荷的点偶极子法(DPM)。网格划分方式与偶极子网格法(DLM)相类似。此法将网格上的载荷分布集中置于网格中央剖面的1/4弦点上,控制点取在3/4弦点上,无需作数值积分计算。很容易用于计算形状复杂机翼的非定常气动载荷。 文中给出了矩形翼和后掠翼定常和非定常气动载荷的数值结果,其精度数值与DLM的相当,计算效率提高一倍。  相似文献   
37.
在理论力学教学中,平面运动刚体的转动与基点无关的证明过于简单,本利用矢量代数的知识,证明平面运动刚体的角度与角加速度与基点的选择无关。  相似文献   
38.
航天材料热物理性能测试技术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航天材料热物理性能测试技术的特点 ,系统介绍了国内航天材料热物理性能测试技术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 ,并详细介绍了目前我国航天材料热物理性能测试领域中所具备的测试技术和测试装置、航天热物理性能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和内容以及目前正在开展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9.
不确定度是测量质量的重要指标。根据测量分布,提出了两类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阐明了合成不确定度与总不确定度的计算和性质,并举出了应用例子。  相似文献   
40.
散斑测量技术在瞬态振动过程测量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提出双脉冲瞬态散斑全场测量技术,解决了双脉冲激光器与双曝光相机的时序同步的关键技术,设计了基于双脉冲激光器的瞬态散斑光路系统,搭建了双脉冲瞬态散斑全场测量系统,从而实现了(2~800)μs 时间间隔内连续可调的瞬时振动形貌的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