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106篇
航天技术   273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7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51.
磁控小卫星周期时变的比例微分控制设计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极地圆轨道上工作的对地定向磁控小卫星,其动力学方程是一个线性周期系统。根据极地轨道地磁场变化的特性,利用卫星的姿态角和姿态角速度作为反馈信号,提出也一种采用磁力矩器的比例微分控制规律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2.
卫星表面充电是七十年代初发现的严重危害同步轨道卫星的新问题。为了寻求解决卫星表面充电问题的方法,许多国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我们于82年开展卫星表面充电模拟试验技术研究。本文仅就我们在磁层亚暴环境模拟设备设计中考虑的一些问题作简要介绍。阐述了对模拟系统的要求,模拟系统的组成和用途,介绍了真空系统,电子枪,光源和测量系统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3.
本文介绍了一种卫星磁场探测载荷现场校准技术,设计了拆分式磁场线圈、无磁支架等,研制了校准装置。利用该技术实现了对卫星磁载荷在整星测试、发射前等多个阶段的测试校准,解决了卫星载荷在星体装配完成后无法测试的难题,提高了磁载荷测试数据可靠度,保证了科学实验的有效性。该校准技术已服务于我国首颗地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卫星),对其磁场探测载荷在整星测试、出厂测试、发射场技术确认等多个阶段进行了校准,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4.
WPN系列数控线圈压床是集机、电、液、计算机控制为一体的大型变压器线圈生产的设备。其控制系统采用了先进的多轴运动控制卡作为主控制系统,辅助以液压伺服系统、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安全防护系统的全新结构、性能先进的伺服数控线圈压床。  相似文献   
155.
为了利用超导块体的完全抗磁性与敏感线圈的电感变化测量重力梯度,需要对敏感线圈的电磁特性进行分析.利用盘状超导敏感线圈产生磁场,首先分析单匝线圈在场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再通过叠加得到场点的总磁感应强度.选取设计参数对线圈外小间距范围内的磁感应强度进行计算可知,径向分量沿线圈径向保持稳定值,而轴向分量变化较大.质量块对总磁...  相似文献   
156.
微型喷嘴旋流槽棱边去毛刺及槽底面光整用传统加工方法难以实现,利用磁力研磨法能够很好实现旋流槽棱边去毛刺及槽底面的光整加工.文中分析了磁力研磨法对棱边去毛刺及槽底面光整的加工机理,并进行了有限元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利用3D超景深电子显微镜观察并记录喷嘴旋流槽加工前后照片,验证结果表明,永磁研磨机可以很好地实现对微型喷嘴旋流槽棱边去毛刺及槽底面光整研磨.  相似文献   
157.
为有效利用从P70霍尔推力器放电通道进入缓冲腔的快电子能量,考虑两个磁场特征以提高缓冲腔预电离率。一是提高磁感应强度,二是缓冲腔内从气体分配器到放电通道方向的负梯度。采用FEMM有限元磁场计算软件,在不改变推力器电离和加速通道内优化磁场特征的前提下,设计的新型缓冲腔磁路满足上述磁场特征。放电实验结果表明,在新型缓冲腔磁路下放电电流低频振荡幅值更小。新型磁路有助于延长推力器寿命,有助于电离和加速通道内电离与加速区的分离。  相似文献   
158.
对星载磁悬浮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建立其转子的平动与转动的动力学方程。所建模型反映了转子的动、静不平衡特性,以及转子运动与框架、星体运动的耦合关系。模型是主动磁悬浮控制与动框架效应分析的基础。对动、静不平衡量未知的转子,设计了自适应对中控制器。在分散PD、比例交叉反馈控制器与高低通滤波器的基础上,通过动、静不平衡量的辨识与补偿控制,使转子绕其惯量主轴旋转,衰减角动量交换执行机构高速转子因不平衡而对基座产生的干扰力,消除星上主要颤振源,达到降低卫星姿态抖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9.
We present and discuss here the observations of a small long duration GOES B-class flare associated with a quiescent filament eruption, a global EUV wave and a CME on 2011 May 11. The event was well observed by the 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 (SDO), GONG Hα, STEREO and Culgoora spectrograph. As the filament erupted, ahead of the filament we observed the propagation of EIT wave fronts, as well as two flare ribbons on both sides of the polarity inversion line (PIL) on the solar surface. The observations show the co-existence of two types of EUV waves, i.e., a fast and a slow one. A type II radio burst with up to the third harmonic component was also associated with this event. The evolution of photospheric magnetic field showed flux emergence and cancellation at the filament site before its eruption.  相似文献   
160.
非线性光纤Sagnac干涉仪具有突破标准量子极限的优点,可实现超高精度地球自转角速度的测量。通过理论建模和数值仿真,阐明了非线性光纤Sagnac干涉仪的增益系数、光纤环长度、光纤环面积和激光波长等参量对干涉仪精度的影响。在测量地速的条件下,光纤环半径取0.5m,光纤环长度为20km且非线性增益系数大于3.582时,干涉仪灵敏度能够达到10-6(°)/h(量级),为实现高灵敏度非线性光纤Sagnac干涉仪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