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3篇
航空   79篇
航天技术   262篇
综合类   14篇
航天   7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卫星表面充电是七十年代初发现的严重危害同步轨道卫星的新问题。为了寻求解决卫星表面充电问题的方法,许多国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我们于82年开展卫星表面充电模拟试验技术研究。本文仅就我们在磁层亚暴环境模拟设备设计中考虑的一些问题作简要介绍。阐述了对模拟系统的要求,模拟系统的组成和用途,介绍了真空系统,电子枪,光源和测量系统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2.
为了提高目标轨迹解算的稳定性,针对多测速系统在应答模式下的测量数据分类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实时分类算法。首先分析了现有方法的缺陷;其次设计了一种能够将应答数据、信标数据与异常数据进行分类的新算法。该算法的关键是选择适当的分类参考,采用目标理论轨迹与已经分类的历史测量数据等2种分类参考相结合的方法,以适应不同的应用情形;最后,利用2类主站配置模式下的典型实测数据对新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新算法能够将3类数据正确分类。在此基础上,解算出的实时轨迹平稳且连续,测量数据的利用率明显提高。因此新分类算法的性能优于现有方法,对改善其他测量系统中的实时数据分类效果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3.
The effects of the energetic phenomena of the Sun, flares and coronal mass ejections (CMEs) on the Earth’s ionosphere–magnetosphere, through the solar wind, are the sources of the geomagnetic disturbances and storms collectively known as Space Weather. The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Space Weather on bi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systems is open. In this work we study the Space Weather   impact 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ACS) distinguishing between 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STE–ACS) and 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NSTE–ACS) cases. We compare detailed patient records from the 2nd Cardiologic Department of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Nicaea (Piraeus, Greece)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geomagnetic storms (DSTDST), solar wind speed and statistics of flares and CMEs which cover the entire solar cycle 23 (1997–2007). Our results indicate a relationship of ACS to helio-geomagnetic activity as the maximum of the ACS cases follows closely the maximum of the solar cycle. Furthermore, within very active periods, the ratio NSTE–ACS to STE–ACS, which is almost constant during periods of low to medium activity, changes favouring the NSTE–ACS. Most of the ACS cases exhibit a high degree of association with the recovery phase of the geomagnetic storms; a smaller, yet significant, part was found associated with periods of fast solar wind without a storm.  相似文献   
144.
火星空间磁场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火星空间模拟的单流体MHD模型的基础上, 研究了火星空间磁场结构及火星表面局部磁异常对磁场结构的影响. 在太阳风与火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形成弓激波和磁堆积区, 行星际磁场弯曲并向两极移动且被拖拽变形, 大部分磁力线从火星两极绕过, 通过火星之后在磁尾留下V字形结构. 火星表面附近局部磁异常也对火星磁场结构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不同位置和强度的磁异常与太阳风相互作用形成结构及形态各异的微磁层, 如被拖拽的微磁层和存在开磁力线的微磁层等. 局部磁异常改变了近火磁场结构, 并可能改变等离子体的分布.   相似文献   
145.
We present and discuss here the observations of a small long duration GOES B-class flare associated with a quiescent filament eruption, a global EUV wave and a CME on 2011 May 11. The event was well observed by the 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 (SDO), GONG Hα, STEREO and Culgoora spectrograph. As the filament erupted, ahead of the filament we observed the propagation of EIT wave fronts, as well as two flare ribbons on both sides of the polarity inversion line (PIL) on the solar surface. The observations show the co-existence of two types of EUV waves, i.e., a fast and a slow one. A type II radio burst with up to the third harmonic component was also associated with this event. The evolution of photospheric magnetic field showed flux emergence and cancellation at the filament site before its eruption.  相似文献   
146.
对星载磁悬浮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建立其转子的平动与转动的动力学方程。所建模型反映了转子的动、静不平衡特性,以及转子运动与框架、星体运动的耦合关系。模型是主动磁悬浮控制与动框架效应分析的基础。对动、静不平衡量未知的转子,设计了自适应对中控制器。在分散PD、比例交叉反馈控制器与高低通滤波器的基础上,通过动、静不平衡量的辨识与补偿控制,使转子绕其惯量主轴旋转,衰减角动量交换执行机构高速转子因不平衡而对基座产生的干扰力,消除星上主要颤振源,达到降低卫星姿态抖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7.
刘军  韩潮 《航天控制》2007,25(5):33-38
研究了以变速控制力矩陀螺(VSCMG)作为执行机构的卫星多目标快速机动的控制问题。首先建立了带有多个变速控制力矩陀螺的航天器姿态动力学模型,采用修正的罗德里格斯参数(MRP)描述姿态运动。在考虑执行机构饱和、机动速率限制、控制带宽限制等情况下,设计了基于Lyapunov理论的非线性姿态反馈控制器。针对外部干扰会使控制力矩陀螺的框架角偏移其标称值的情况,采取磁补偿控制来保持框架角在一定范围变化。以采用VSCMG为执行机构的某卫星为例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提出的非线性姿态反馈控制器的有效性,采取的磁补偿控制也很好地抑制了变速控制力矩陀螺框架角的偏移。  相似文献   
148.
徐福祥 《宇航学报》2001,22(2):1-11,17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是我国最早成功发射的太阳同步三轴稳定对地遥感卫星,由于早期的技术和器件原因,星上计算机因空间辐照而失控,造成星上贮气耗尽、卫星高速翻滚。本文详细介绍了了在卫星面临失败的情况下,作者利用地球磁场和重力场与卫星的相互作用,采用星上的磁力矩器和可用的一切手段而设计的一整套抢救这颗卫星的技术方法,并简述了经过75天的艰苦努力,使这颗濒临失败的卫星重新建立三轴稳定的对地定向姿态的历程。  相似文献   
149.
目前,基于磁场的室内定位方法存在指纹采集无法快速建库的问题,导致匹配特征较少、无法快速进行匹配操作和航向角估计精度低。基于磁场梯度的快速近似,使用高斯牛顿迭代方法结合通过PDR测量的轨迹进行磁场轮廓匹配定位,提高了单点磁场指纹的可分辨性。基于步态模型的更新用作测量信息以改善C-INS的导航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行人航位推算算法。基于MFS参考位置,使用扩展Kalman滤波器控制PDR惯性导航的位置漂移误差,进一步提高了轨迹轮廓的精度。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获得更好的位置估计和航向估计结果。  相似文献   
150.
通常认为,同步轨道区的电子通量增加是由于磁暴或者上游太阳风高速流的扰动所引起.近来的观测表明,起源于太阳活动的行星际高能电子也是引起同步轨道电子通量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Zhao等在研究2000年7月14日太阳剧烈活动时发现,同步轨道区相对论电子通量巨幅增加时没有观察到上游太阳风高速流的扰动,并且磁暴发生在电子通量事件之后.采用解析磁场模型和实际磁场模型(T96模型)模拟来自太阳的相对论电子在磁尾中的运动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当行星际磁场南向时,进入到磁尾的行星际相对论电子可以从较远的磁尾区域运动到同步轨道区域.这一研究结果从理论上论证了起源于太阳活动的高能电子可以对同步轨道区相对论电子通量的增加产生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