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9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402篇
航空   1133篇
航天技术   122篇
综合类   123篇
航天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飞机结构寿命包线是飞机结构在安全使用条件下疲劳寿命与日历寿命的边界线;在其概念的基础上,考虑疲劳寿命与日历寿命的相互影响关系,提出了通过预腐蚀疲劳试验确定飞机结构寿命包线的腐蚀影响系数法,建立了典型服役环境下飞机金属结构腐蚀疲劳关键件的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并给出了在飞行强度变化条件下的剩余寿命预测实例。飞机结构寿命包线确定方法与剩余寿命预测方法的建立,为飞机结构单机寿命(疲劳寿命与日历寿命)监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22.
对T700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在超低温处理前后的拉—压疲劳性能进行了的研究。采用真空袋—热压罐成型工艺,制备了T700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单向板,在液氮中对试样进行超低温浸泡和超低温/室温循环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观测了试样在超低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微裂纹情况,并测试了超低温处理后试样的静强度和拉—压疲劳1000次、10000次及130000次后的剩余强度。对T700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超低温损伤机理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超低温处理和拉—压疲劳对复合材料剩余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低温处理和拉—压疲劳处理都会使试样产生微裂纹,并引起试样内的残余应力释放和试样的剩余强度降低;经历不同的超低温处理之后,试样的剩余强度达到最高值时所对应的拉—压疲劳次数不同;随着超低温处理和拉—压疲劳的作用,试样的剩余强度会经历先升高—再降低的过程。  相似文献   
923.
2A12铝合金已经广泛应用于直升机机体结构当中,霉菌腐蚀是其主要腐蚀源之一,对其强度造成很大影响。按照装机状态对2A12表面进行防护处理后制造试片,对比霉菌腐蚀和未霉菌腐蚀两种状态下静力和疲劳两种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霉菌腐蚀对表面防护的2A12静力和疲劳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4.
侯波  何宇廷  崔荣洪  张腾  高潮 《航空学报》2014,35(3):878-884
针对飞机金属结构在服役过程中的裂纹实时监测需求,提出一种Ti/TiN导电薄膜与电位监测原理相结合的结构裂纹监测研究方案。首先,通过真空离子镀膜技术在结构易于出现裂纹的部位制备了Ti/TiN薄膜传感器。然后,进行了传感器膜层与2A12-T4铝合金基体的损伤一致性验证。结果表明,传感器与基体具有良好的损伤一致性。最后,进行了两组基于Ti/TiN薄膜传感器的裂纹监测试验,主要研究结构裂纹与传感器电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两组电位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通过分析Ti/TiN薄膜传感器电位的变化可以实现对2A12-T4铝合金结构裂纹萌生和扩展进行实时监测,两组试验的电位监测结果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相似文献   
925.
榫连接结构微动疲劳寿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航空发动机叶片和轮盘的榫连接结构接触区域的几何特性,对其微动疲劳接触问题进行了简化.通过有限元方法对简化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分析,获取相应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将临界平面法和微动损伤机理相结合,提出了一个微动损伤参量,并建立相应的微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将TC11试验件和榫连接构件的微动疲劳试验寿命与预测寿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微动疲劳寿命模型其预测结果误差分散带均在2倍因子以内.   相似文献   
926.
热障涂层氧化和热疲劳寿命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本论文是热障涂层氧化和热疲劳寿命研究工作的第一部分,主要针对等离子、EB-PVD两种类型的涂层,开展涂层的氧化和热疲劳实验研究,并为后面建立和校核涂层的寿命预测模型奠定实验基础。整个研究工作的重点放在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或方法,了解国内目前涂层喷涂工艺水平下涂层的寿命特点和失效模式,并结合微观的分析,了解涂层氧化和热疲劳失效的机理。整个实验工作分为涂层氧化实验和热疲劳实验;氧化实验考虑到了氧化增重和氧化层厚度的两个参量的测量;热疲劳考虑到了主要由循环热不匹配应力引起的寿命失效和带高温保持时间的热循环疲劳失效,及其氧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7.
复合材料结构声疲劳问题是许多工程技术人员关心的课题,经常采用数值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利用边界元法对其动力响应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发展了一种可以进行复合材料结构声疲劳完整数值模拟的方法.所得结果可以为预测复合材料结构的声疲劳寿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8.
付萍  黄莉 《航天控制》2004,22(3):84-86
介绍采用数字化视频远程图像监控 ,应用于新一代运载火箭地面设备监控系统的设想。论述利用数字视频远程监控技术可在新一代运载火箭地面设备监控系统内建立监控调度中心 ,对远端现场的图像声音及其他敏感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以便对敏感事件进行快速反应。  相似文献   
929.
通过扫描电镜原位拉伸和原位疲劳实验,动态跟踪观察了SiO2类非金属夹杂物对FGH95合金裂纹萌生和扩展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原位拉伸过程中,夹杂物处是裂纹萌生的择优位置,且沿与应力轴垂直或约45°向夹杂内部扩展.当主裂纹扩展到基体中之后,呈锯齿状向基体内扩展,但主裂纹所在平面仍与主应力轴垂直,其尖端变形带内有明显的滑移线出现.在原位疲劳过程中,主裂纹在夹杂物与基体界面处萌生,并在尖角应力集中处沿与主应力轴成45°向基体中扩展,随后沿垂直于主应力轴方向扩展至失稳断裂.夹杂物附近基体中的贫γ′相区,断口在两种加载条件下呈不同的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930.
模糊数学在疲劳寿命估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结构部件在承受交变载荷时,疲劳破坏为常见的破坏形式。目前疲劳寿命预测的方法有多种,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多选用Miner法进行寿命预测。然而当载荷稍低于疲劳极限时,对构件是否产生损伤便产生了一定的模糊性,把模糊数学理论引入线性损伤累积理论即Miner公式中,并由一维模糊Miner公式推广到二维模糊Miner公式中,以便更好地在工程中应用。同时对不同隶属函数的选取进行了比较,指出隶属函数对提高预测精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并将二维模糊Miner公式应用于××飞机结构寿命预测中,其所预测的结果比二维Miner公式所预测的结果的精度提高7%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