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4篇
  免费   338篇
  国内免费   232篇
航空   1223篇
航天技术   313篇
综合类   141篇
航天   28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牛禄  程惠尔 《推进技术》2001,22(4):290-294
提出液体火箭发动机层板推力室再生冷却通道传热过程的数理模型。采用通用形式控制方程处理冷却剂紊流换热和通道材料导热的共轭传热问题,计算采用LVEL紊流模型,并考虑冷却剂(氢)的热物性参数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及层板材料热物性随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大高宽比、小气壁厚度的通道设计,可显著提高再生冷却能力,降低室壁温度和温差。采用对流换热系数和热物性为常数的简化处理会引起很大误差。  相似文献   
992.
气体模型对高超声速再入钝体气动参数计算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本文采用完全气体模型、振动激发气体模型、平衡气体模型、一温度非平衡气体模型、两温度非平衡气体模型和三温度非平衡气体模型进行了钝体高超声速绕流流场的数值计算。分析了各种气体模型对激波脱体距离、壁面热流、温度分布和密度分布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两温度(或三温度)非平衡气体模型计算的激波脱体距离更接近实验情况;采用平衡气体模型计算的壁面热流量高,一温度非平衡气体模型完全非催化的壁面热流最低,而完全气体模型的壁面热流在两者之间。最后给出了各种气体模型的密度等值线比较图。  相似文献   
993.
层板结构内部流场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已经研究的层板换热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层板结构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有助于理解层板内部复杂流动的情况,从而揭示层板内部换热强弱的机理。根据B、C两种类型结构的层板研究表明:在扰流柱柱面附近区域速度最大,这有利于热交换;扰流柱柱高的改变对流场影响较大,而且对换热也带来明显的影响。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进行对比发现,数值模拟换热系数的分布规律基本与实验相一致,误差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994.
发动机推力测量校准中加载模糊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火箭发动机推力测量原位校准中计量精度要求高,加载过程中工作系统存在着复杂的变速扰动与大滞后等现象,在论述了模糊控制模型建立方法和加载模糊控制原理的基础上,运用叠加方法建立了四维变量模糊控制模型,实现了加载精确自动控制,并分析了该模型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及加载模糊控制方法是正确有效的,满足了原位校准精确快速加载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5.
热传递对涡轮发动机瞬态性能影响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虎  廉小纯 《推进技术》2002,23(6):445-447
给出了一种预测热传递对涡轮发动机瞬态性能影响的物理模型,并将该模型与发动机动态特性模拟程序相结合,对某型双轴发动机的加、减速及Bodie加速瞬态性能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发动机瞬态过程中的热传递影响十分显著,尤其是当发动机作Bodie加速时,热传递显著提高加速初始阶段的涡轮前温度,致使压气机工作线明显向其不稳定边界靠近,降低压气机喘振裕度。  相似文献   
996.
涡轮叶栅端壁气膜冷却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高文  刘松龄 《推进技术》2004,25(2):130-133
对前缘上游有双排气膜孔的涡轮叶栅端壁气膜冷却进行了气动和传热数值模拟。计算模拟了两排26个气膜孔,每个孔截面的网格数达到近200个,计算域包括了供气腔。计算得到了端壁气膜冷却的冷却效率分布并进行了冷气射流粒子示踪。计算揭示了端壁气膜冷却的流动与传热传质机理,并据此提出了端壁抛射气膜冷却的概念。结果表明数值计算可模拟气膜冷却的主要流动与传热特征,但在数值的准确性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997.
金属橡胶材料的振动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金属橡胶材料进行振动特性试验,总结了不同激励水平、不同相对密度及不同材质对其振动特性的影响。在考虑非线性刚度和非线性阻尼的基础上,给出描述金属橡胶材料动态特性的方法,进行了稳态振动响应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振动越大,金属橡胶材料的减振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998.
以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内部回转通道为设计原型,实验研究了三种不同入口宽高比的带60°交叉肋变截面180°回转通道壁面的换热特性。分析了几何无因次参数和气流雷诺数对通道带肋表面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通道壁面的换热效果是随着进口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加的,其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对于不同宽高比的通道,低雷诺数时通道平均换热效果是基本相同的,在高雷诺数时宽高比小的通道要好于宽高比大的通道,而换热系数在整体通道上的分布情况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999.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的发汗冷却传热过程建立了数理模型。模型中考虑了冷却剂与结构材料之间存在温差、并进行对流换热,即采用了局部非热平衡模型。同时,模型中还计及了冷却剂(氢)的热物性参数随温度和压力的剧烈变化及固体壁沿轴向的导热过程。  相似文献   
1000.
转速非稳态变化对中心进气旋转盘平均换热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罗翔  王建宁  徐国强 《航空动力学报》2000,15(3):282-285,290
实际的中心进气涡轮盘被简化成中心进气外缘加热的旋转盘模型, 以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涡轮旋转盘附近冷气在非定常情况下的流动与换热特性, 主要是转速变化对盘面温度和盘面的平均努赛尔特数的影响。转盘的有效半径为 2 0 0 mm,最大转速为 3 0 0 0 r/min,加热功率为 1 0 0 0 W。实验结果表明: 盘缘区域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大于中心区域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转速增加使盘面平均努赛尔特数增大; 在给定时间内转速增至最大后使系统稳定还是分段使系统稳定后再增加转速, 对盘面平均努赛尔特数的影响不是特别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