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54篇
航空   345篇
航天技术   112篇
综合类   34篇
航天   18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曾德国  祝俊  唐斌 《宇航学报》2012,33(6):781-787
同步Nyquist折叠接收机(SNYFR)利用双片模数转换器同时完成多Nyquist区域内的宽频段信号采集,为一种新型侦察接收机结构,在SNYFR结构上提出了线性调频(LFM)信号的参数估计算法。首先从频谱关于采样率对称的本振信号出发,指出其Nyquist区域在某些条件下不存在;其次提出了Nyquist区域存在的左边带本振SNYFR;以正弦调频本振信号调制频率为频率抽取因子进行序列构造,并以此序列估计Nyquist区域;最后在区域估计的基础上,得到欠采样的LFM信号,并完成参数估计。仿真表明,LFM参数估计精度在信噪比优于10dB时均已接近克拉美-罗下限。  相似文献   
212.
介绍了Windows2000驱动程序模型的基本结构、设计和开发的基本问题;并以PCI接口的高速数据采集卡开发的驱动程序开发为例,介绍了驱动程序开发环境的设置及编译方法。  相似文献   
213.
针对一类可用线性变参数系统描述的飞行器动力学模型,本文采用图形法建立其线性分式变换模型,并应用卡尔曼规范分解对模型进行降阶.最终得到的模型将飞行器动力学明确分解为确定性部分和时变参数部分.数学仿真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14.
作为现役飞机最为先进航电技术的代表,高速数据总线在设计上的复杂性是显而易见的。如何对其性能进行全面考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所论述的联网测试软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实现了对LTPB联网性能的测试与演示。一方面证明了软件本身设计的合理笥,同时也进一步证明了整个LTPB设计与实施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15.
于治会 《强度与环境》2001,(2):62-64,F003
本文了压电传感器的结构原理,说明了压电传感器幅值灵敏度的线性问题,分析了正反向灵敏度的差异和“饱和现象”,以便在生产、鉴定与使用时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216.
虚拟仪器技术及其在航空测试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虚拟仪器的基本内涵、构成、特点和研制虚拟仪器的关键技术以及在航空测试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17.
LTPB网络带宽分配策略的实时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LTPB(线性令牌传递总线)在通信网络中保证消息实时传输的带宽分配问题.LTPB网络带宽的分配是以保证网络消息的实时传输为目标的,网络中关键参数(一定时间内发送消息的最小量)的准确与否将关系到网络带宽分配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通过对带宽分配方法实时特性的分析,发现了当前分析方法中的不足,提出了"最差情形"的概念,并以此建立了合理的推导模型,得出了有关LTPB网络实时性分析的关键性结果,并为下一步寻求更优的带宽分配方法提供了可靠的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218.
通过对 AMCC S5920芯片结构和功能的详细介绍,简要说明了利用 AMCC S5920进行PCI 总线开发的注意事项,对运动控制卡的功能进行了详细描述,给出了一种利用 AMCC S5920芯片来实现基于 PCI 总线的多轴运动控制卡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19.
The main challenge in real-time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PPP) is that the data outages or large time lags in receiving precise orbit and clock corrections greatly degrade the continuity and real-time performance of PPP positioning. To solve this problem, instead of directly predicting orbit and clock corrections in previous researches,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of generating combined corrections including orbit error, satellite clock and receiver-related error with broadcast ephemeris. Using ambiguities and satellite fractional-cycle biases (FCBs) of previous epoch and the short-term predicted tropospheric delay through linear extrapolation model (LEM), combined corrections at current epoch are retrieved and weighted with multiple reference stations, and further broadcast to user for continuous enhanced positioning during outages of orbit and clock corrections. To validate the proposed method, two reference station network with different inter-station distance from National Geodetic Survey (NGS) network are used for experiments with six different time lags (i.e., 5 s, 10 s, 15 s, 30 s, 45 s and 60 s), and one set of data collected by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is also used. The performance of LEM is investigated, and the tropospher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low elevation (e.g., 10–20degrees) satellites has been improved by 44.1% to 79.0%. The average accuracy of combined corrections before and after LEM is used is improved by 12.5% to 77.3%. Without LEM, an accuracy of 2–3 cm can be maintained only in case of small time lags, while the accuracies with LEM are all better than 2 cm in case of different time lags. The performance of simulated kinematic PPP at user end is assessed in terms of positioning accuracy and epoch fix rate. In case of different time lags, after LEM is used, the average accuracy in horizontal direction is better than 3 cm, and the accuracy in up direction is better than 5 cm. At the same time, the epoch fix rate has also increased to varying degrees. The results of the UAV data show that in real kinematic environmen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still maintain a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several centimeters in case of 20 s time lag.  相似文献   
220.
工业机器人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在国内这个市场犹如一块大蛋糕被国外的机器人生产厂商瓜分,本土企业根本不能挤入分食的行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的机器人生产厂商为何会输的这样惨烈?根源在于技术的落后,更在于国家整个工业基础的落后,在短时间内打翻身仗几乎不可能.与工业机器人产业不同,特种机器人产业是一个灵活复杂的市场,由于政治、军事、需求量等因素,国外企业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抢到这块蛋糕,这是国内机器人生产厂商的生存契机.本文在分析国内机器人发展现状后,对特种机器人尤其是空间轻型重载机械臂做方案论证,从需求、技术细节比如电机、减速机、控制系统等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