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6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214篇
航空   927篇
航天技术   92篇
综合类   149篇
航天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光滑技术。这种方法有效地消除了超音速基元旋涡数值解法中所计算出的载荷系数分布跳动得很厉害的缺点。而且在不同来流马赫数下所计得载荷系数分布与解析解结果相比是令人满意的。本方法使得超音速基元旋涡分布数值解法更能适用于各种复杂升力面的外形。  相似文献   
992.
当自由剪切层中存在多个扰动时,扰动波的相位差对大尺度相干结构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本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此进行了探讨,发现相位差的变化可使大尺度相干结构的演化表现为旋涡的合并或撕裂,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剪切层动量厚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3.
本文在简化的前缘涡模型基础上,沿涡轴分布点源,以模拟细长翼涡破裂对气动特性的影响。对一组不同平面形状细长翼的计算表明,用本方法得到的结果在定性上与机翼在失速迎角前后实际的气动特性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94.
上游尾迹与涡轮叶栅通道涡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三维粘性非定常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上游尾迹与涡轮叶栅通道涡的相互作用,对定常、非定常时均以及瞬时时刻流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游尾迹的非定常作用一方面增强了叶栅通道涡的径向涡,使得流动损失增大;另一方面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通道涡中流向涡的发展,对控制损失起到正面作用,端区的综合非定常效应取决于两者之间的平衡.在本文计算条件下,上述两方面综合影响使得通道涡的非定常损失增大.   相似文献   
995.
采用双时间步方法求解三维可压缩非定常N-S方程,数值模拟了微型飞行器低雷诺数矩形扑翼的非定常绕流,首先将得到的结果与文献进行了对比,数据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然后针对不同的展弦比、减缩频率及初始攻角,计算了矩形扑翼的非定常气动特性及表面流态和动态压力分布,并分析了翼尖涡对扑翼非定常气动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轴流压气机内流动是典型的非定常旋涡流动,而现有压气机分析设计体系在定常假设下以流场空间结构为对象.研究压气机内真实流动的途径之一是分析流场时空结构.把转/静叶片交错排列简化为单叶片排,再简化成2-D扩压叶栅.从叶栅非定常涡面的角度来描述非定常旋涡流场时空结构.作为举例,利用合成射流控制涡面演化,改善流场时空结构.此涡面简化模型可为进一步研究叶轮机叶排间干扰复杂流场的时空结构提供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997.
微型飞行器小展弦比薄翼流场中的翼尖涡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虚拟压缩方法求解三维不可压缩N-S方程,数值模拟了无弯度、有弯度两类微型飞行器低雷诺数小展弦比薄翼的流场,将得到的结果与实验进行了对比,数据间吻合较好.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小展弦比薄翼的气动力特性,详细研究了小展弦比薄翼流场中翼尖涡的涡态结构及形成规律,在对小展弦比薄翼流场尾迹区的翼尖涡采用近似模型的基础上,对尾迹区翼尖涡的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翼尖涡是影响小展弦比薄翼气动力和流动分离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8.
对带凹腔结构的燃烧室二维甲烷燃烧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迎风3阶精度MUSCL格式求解二维含组分守恒N-S方程,湍流模型采用剪切修正的RNG k-e湍流模型,分别分析了凹腔不同的长深比和导流槽结构对燃料燃烧的影响;对喷甲烷燃烧工况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凹腔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却使总压恢复系数降低;凹腔的长深比越高,燃烧效率越高,总压恢复系数越低;在总压恢复系数较高的情况下,采用导流槽可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  相似文献   
999.
槽道进气角和转折角对叶栅流场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值模拟了槽道进气角和转折角对开槽叶栅流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槽道出口射流可以吹除叶片吸力面尾缘附面层分离气流,改善叶栅性能;存在使叶栅性能提高最大的最佳槽道进气角,随槽道进气角增大,槽内气流将因槽道几何转折角增大而增加流动损失,从而减小气流出口速度,降低其作用效果;当槽道进气角较小时,由于槽道进出口两端静压差减小,槽道对气流的加速作用下降,射流的作用效果也将降低.   相似文献   
1000.
分别运用涡流理论和动量理论对纵列式双旋翼直升机建立了两种飞行动力学非线性数学模型并完成配平计算,这两种方法得到的配平结果和参考的实验数据较吻合,所建模型是后续进行稳定性导数和稳定根计算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