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147篇
航空   691篇
航天技术   49篇
综合类   118篇
航天   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针对脉冲爆轰发动机在水下工作过程中形成的燃气射流问题,搭建了水下爆轰燃气实验系统,研究了第一个爆轰循环在水下的燃气泡发展变化过程。建立了基于气液两相双流体模型的脉冲爆轰发动机水下喷射模型,采用时-空守恒元和求解元方法,模拟了爆轰波退化为激波在水中的传播及衰减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燃气泡前期受外界水环境阻滞作用呈现“豌豆状”形态,充分发展阶段气液交界面逐渐失稳,在达到最大尺寸后开始收缩并在中心轴线位置出现凸出的射流;水下爆轰燃气射流发展过程中同时存在脱离燃气泡的水中前导激波和管口燃气泡内的高压区两部分,水中前导激波在传播过程中压力迅速衰减至常压量级,而管口燃气泡内则一直保持较高压力;中心轴线区域气液交界面处反射激波的回传使管口附近出现回击现象,并导致前导激波波阵面上压力峰值逐渐出现在30°方向上。  相似文献   
362.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吹气襟翼设计与分析验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使用特点和指标要求,以原型机翼为基础,重点开展机翼附面层控制增升装置设计技术研究,设计了附面层控制的吹气襟翼方案.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作为初步设计的评估手段,全面分析评估了设计方案的气动力特性和流场结构,最后通过风洞试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增升效果.结果显示该设计方案在较宽的吹气动量系数范围内,最大升力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幅,在吹气动量系数约为0.2左右时,获得最大的升力系数增量约为1.0,按照原型机的滑流影响规律推算,当采用吹气襟翼的主动流动控制方案后,起降速度能下降约30%,达到了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363.
关涛  张靖周  单勇 《航空动力学报》2016,31(8):1889-1896
通过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射流孔交错偏置排布下的楔形凹表面对流换热,在射流孔偏置间距比(L/d)为0~2.5、射流孔距凹腔前缘间距比(H/d)为6~12、射流冲击雷诺数(Re)为10000~28000的研究参数下,研究结果表明射流孔交错偏置排布在凹腔中诱导复杂的涡流,对应于射流冲击驻点区的局部表面传热系数得到增强;相对于直线排布的射流孔,小射流孔交错偏距比能够使得凹腔前缘附近沿弦向的展向平均努塞尔数相对射流孔直线排布方式有所改善,随着射流孔交错偏距比增加,沿弦向的展向平均努塞尔数最大值所对应的弦向位置逐渐向凹腔前缘下游迁移.为了在保持凹腔前缘对流换热能力不受到显著削弱的前提下,改善凹腔前缘附近的射流冲击对流换热能力,射流孔交错偏距比宜选择在1倍射流孔直径左右.   相似文献   
364.
《中国航空学报》2016,(2):346-357
A promising strategy of synthetic jet arrays(SJA) control for NACA0021 airfoil in preventing flow separation and delaying stall is investigated. Through aerodynamic forces, flowfield and velocity profiles measurements, it indicates that the synthetic jet(SJ) could enlarge the mixing of the shear layer and then enhance the stability of boundary layer, resulting in scope reduction of the flow separation zone. Furthermore, the control effects of dual jet arrays positioned at 15%c(Actuator 1) and 40%c(Actuator 2) respectively a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with different jet parameters, such as two typical relative phase angles and various incline angles of the jet. The jet closer to the leading edge of airfoil is more advantageous in delaying the stall of airfoil, and overall,the flow control performances of jet arrays are better than those of single actuator. At the angle of attack(Ao A) just approaching and larger than the stall Ao A, jet array with 180° phase difference could increase the lift coefficient more significantly and prevent flow separation. When momentum coefficient of the jet arrays is small, a larger jet angle of Actuator 2 is more effective in improving the maximum lift coefficient of airfoil. With a larger momentum coefficient of jet array, a smaller jet angle of Actuator 2 is more effective.  相似文献   
365.
数值模拟侧向超声速单喷流干扰流场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平板上超/高超声速来流与超声速横向喷流相撞引起的复杂干扰流场特性。所建立的单介质冷喷流数值模拟方法,经过了表面多方位压力分布测量结果、纹影显示的激波结构以及表面油流图谱表现的表面分离范围的实验验证。根据数值模拟与实验对比的结果,合理地描述了喷流干扰流场压力分布以及表面、空间结构特性,并分析了压力比对流场结构和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6.
耿辉  翟振辰  陈军  周进  刘君 《上海航天》2007,24(5):35-40,57
为研究超声速内流场中横向喷流的流动与混合特性,将丙酮蒸汽加入喷流介质,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技术对流场中流向中心截面和横截面上的丙酮进行成像,研究了喷流的运动轨迹、流场结构、混合方式,以及参数对喷流流动与混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流柱的波动失稳及喷流剪切层中生成的大尺度结构有助于增强喷流与主流在近场的混合;提高出口马赫数会导致剪切层失稳以及出现大尺度结构的位置移向下游,不利于改善近场的混合;增大喷口直径能增加喷流在展向的扩展,升高喷流总压能增加喷流在展向和横向的扩展,并使出现大尺度结构的位置靠近上游;在喷注流量相同条件下,采用小喷注面积高总压喷注更利于增强混合。  相似文献   
367.
对于湍射流下游(即喷口距离大于50倍直径处)的平均速度、脉动速度等流场性质的实验研究较多,而关于射流上游(喷口距离6倍直径内)的实验数据较少。为了测量低速湍射流的平均速度和脉动速度等流场性质,本文利用三维激光多普勒测速系统(3DLDV)对直径21mm的射流进行了湍流测量和流场分析,引入频移技术来确定速度的方向,因所用系统测量的三个速度分量彼此并不相互垂直,故进行了相应坐标变换,同时对测量系统装置和测量基本原理及实验方法进行了介绍,给出了流场脉动速度和湍流度等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低速近喷口处湍射流的三个脉动速度分量、平均流速、射流宽度、雷诺应力等均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368.
通过激光流动显示 (LIF)和测量方法 ,就表面水波对垂直平面射流的振翅运动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和理论研究。研究表明 ,在表面波的影响下 ,振翅运动依然存在。同时 ,波高计和多谱勒激光测速仪的测量结果显示 ,当表面波的频率接近但低于射流振翅运动的自然频率时 ,射流振翅运动的实际振动频率将被锁定在表面波的频率上。而当表面波的频率大于射流振翅摆动的自然频率时 ,频率锁定现象将不存在。  相似文献   
369.
利用纹影方法和高速摄影得到了高速冲击射流在不同压比下的流场结构,发现在马赫盘出现之前,冲击射流的流场是整体振荡的;而马赫盘出现之后,冲击射流的流场振荡局限于马赫盘与冲击平板之间,且此时离散频率的冲击单音也明显减弱甚至消失,这意味着马赫盘的形成可一定程度地抑止反馈环的形成。  相似文献   
370.
研究了一种翼身组合体构型在亚、跨、超声速条件下的几种侧向喷流作用情况。通过在构型的不同部位开设喷口,实验观察了喷口布局、喷流动量比及来流马赫数等对喷流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马赫数和喷口布局均有显著影响,但本文定义的用来度量相互作用特性的喷流增益因子却基本与动量比无关。此外,对比分析了单独体构型和翼身组合体构型上的作用特性之差异,进一步揭示了主流、喷流在二者相互作用中的地位和影响。本结果对认识侧向喷流干扰特性、开发高效喷流姿态控制技术等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