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39篇
航空   313篇
航天技术   155篇
综合类   39篇
航天   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增材制造是融合材料科学、机械自动化及信息技术的先进制造技术,在近30年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激光金属沉积(Laser metal deposition,LMD)是基于定向能量沉积(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DED)的一种增材制造技术,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阐述了LM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重点介绍LMD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列举了一些基于LMD的工艺技术开发及装备研发制造,指出了LMD技术在成形效率和成形精度、工艺稳定性及性能一致性等方面的不足。最后,总结了LMD技术未来的5个发展趋势:材料体系集约化、工艺参数系统化、成形过程高效化、设备集成智能化和应用领域广泛化。  相似文献   
162.
采用HNO3-HF抛光液对激光选区熔化钛合金制件进行化学抛光,以试样表面粗糙度、减薄及失重变化为指标探究了抛光过程中不同温度和时间对钛合金增材制件抛光效果的影响。通过电化学测量、拉伸试验、残余应力测试等方法对比分析了化学抛光前后钛合金试样的电化学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温度30℃、反应时间10min下抛光钛合金可以取得较理想的抛光效果,试样表面粗糙度减小、耐腐蚀性能提高。化学抛光后钛合金的强度出现小幅下降,内部原有的残余应力由拉应力转变为压应力。  相似文献   
163.
为将激光增材制造(LAM)技术更加广泛的应用于航天运载器结构设计与成形,基于激光选区熔化(SLM)现有成形能力,实现了航天运载器上面级舱体结构一体化设计。具体建立无连接件的整舱一体化模型,成形缩比一体化舱体产品,并通过静力试验验证了基于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的一体化设计与成形方法的可行性,从而对其在航空航天领域推广应用的技术途径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64.
先进焊接技术在飞机制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外飞机制造公司焊接技术的应用分析,明确了先进焊接技术——电子束焊、激光焊和搅拌焊技术的应用现状和使用范围,并结合西飞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应该发展电子束焊和激光焊接技术,以弥补未来制造能力的不足;同时应重点关注搅拌摩擦焊接技术的发展动态,掌握国外该技术的应用状况和使用经验。  相似文献   
165.
越来越多的产品向着微型化、精密化的方向发展.促使微细孔加工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本文对当前世界上利用激光加工微细孔的技术及其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6.
通过采用数字化测量安装系统在NSB飞机机身钢构架总焊接架安装中的应用,简要地介绍了激光跟踪仪测量安装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用途,同时对本系统在焊接工装安装测量上的应用,以及工装制造工艺如何适应系统特点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对运用于该工装上的自制辅助测量工具的设计原理和使用方式也作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7.
洪延姬  李修乾  窦志国 《推进技术》2009,30(4):490-494,499
激光推进作为一种利用激光能量与工质相互作用产生推力的新概念推进技术,以其比冲高、成本低、快速机动等优点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等国家都掀起了激光推进研究工作的热潮。这种新概念推进技术在微小卫星的近地轨道发射和卫星姿轨控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总结了近年来国外在激光推进领域的主要研究计划,讨论了国外研究计划的进展情况及发展趋势。对激光推进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8.
金星  柯发伟  黄辉  李倩 《推进技术》2009,30(4):500-503
激光聚焦点火区域形成的低密度球腔会制约吸气式高重频脉冲激光推进发动机的稳定工作。基于球形点火模型,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等离子体的初始温度对球腔大小的影响以及球腔的演化特点。研究表明,当等离子体的能量较大时,它的初始温度对球腔大小的影响较小;球腔的密度不足环境气体密度的0.1倍,温度高达几千K,压强接近环境气体压强;球腔半径与等离子体动力学半径的比值稳定在0.29左右。通过对球腔演化规律的分析,为激光器参数的控制和聚焦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9.
水工质激光推进数值建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水工质激光推进内流场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描述内流场演化过程的数学模型进行探讨,研究了水滴蒸发模型、水滴变形和破碎模型在水工质激光推进内流场演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流场演化过程中,蒸发引起的水滴体积变化率不会超过0.0216%,因而蒸发模型对于计算结果影响不大,在计算过程中可以忽略;水滴在激波流场的作用下破碎成较小的水滴,形成二次雾化,破碎后的水滴体积最小只有原体积的1.5%,对于激光能量的沉积有较大影响,所以在计算中必须考虑水滴变形和破碎模型。  相似文献   
170.
吴建军  鄢昌渝  刘洪刚  何振 《推进技术》2007,28(5):509-512,521
以Raizer建立的一维激光支持的爆轰波模型为基础,根据激光推进中焦点区内入射激光强度的分布情况,建立了二维激光支持的爆轰波模型。在相同的激光入射功率下,分别采用球面激光支持的爆轰波模型、球冠激光支持的爆轰波模型和二维激光支持的爆轰波模型与流场控制方程组进行耦合求解,探讨了焦点区内激光强度分布不同时的光船推进性能。结果表明,在吸收相同激光能量的条件下,三种模型所得推力曲线和冲量耦合系数在误差范围内均吻合,说明能量在焦点区的分布对光船推进性能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