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43篇 |
免费 | 1245篇 |
国内免费 | 1030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5489篇 |
航天技术 | 1244篇 |
综合类 | 891篇 |
航天 | 159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1篇 |
2023年 | 341篇 |
2022年 | 398篇 |
2021年 | 410篇 |
2020年 | 382篇 |
2019年 | 400篇 |
2018年 | 275篇 |
2017年 | 300篇 |
2016年 | 361篇 |
2015年 | 361篇 |
2014年 | 444篇 |
2013年 | 370篇 |
2012年 | 437篇 |
2011年 | 448篇 |
2010年 | 412篇 |
2009年 | 440篇 |
2008年 | 399篇 |
2007年 | 393篇 |
2006年 | 298篇 |
2005年 | 286篇 |
2004年 | 271篇 |
2003年 | 259篇 |
2002年 | 193篇 |
2001年 | 232篇 |
2000年 | 157篇 |
1999年 | 138篇 |
1998年 | 109篇 |
1997年 | 89篇 |
1996年 | 75篇 |
1995年 | 50篇 |
1994年 | 79篇 |
1993年 | 49篇 |
1992年 | 74篇 |
1991年 | 63篇 |
1990年 | 51篇 |
1989年 | 59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91.
992.
详细讨论了∑-△量化器和结构寄生,并在小数N频率合成器中引入具有随机调制图案的∑-△调制模型,获得了充分随机的量化噪声,在系统灵活性、任意相位控制、切换速度和相噪之间没有折衷地消除了结构寄生,同时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93.
高速切削是实现钛合金等难加工材料高效、高质量加工的有效技术方法。钛合金高速切削加工过程具有高温、高应变和高应变率的热力强耦合非线性动态特征。为了准确描述高速切削时钛合金动态力学行为,对钛合金动态本构模型的研究进行综述。以钛合金Ti-6Al-4V为研究对象,从唯象模型和物理学模型的角度,分析了Johnson-Cook模型、Zerilli-Armstrong模型、Bammann模型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经综合比较,选取Johnson-Cook模型开展进一步探究,并且基于温度影响和竞争机制影响对Johnson-Cook修正模型进行分类,Johnson-Cook修正模型的预测精度与经典模型的预测精度相比均有所提高;同时提出可将构建唯象-物理学复合本构模型作为探究钛合金动态本构模型的重点方向,采取实验与计算机同步方法得到本构模型参数的最优解,从而提高动态本构模型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用双激波模型计算风扇/压气机非设计点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现代高速风扇/压气机内激波波系的真实结构,将适用于预测高速叶型激波损失的双激波模型引入基于基元叶片特性的流线曲率法程序,发展了一种用于预估高速风扇/压气机非设计点性能的方法。该双激波模型考虑了来流马赫数和攻角变化,较真实地反映了高马赫数风扇/压气机的实际工作状况,扩展预测风扇/压气机非设计点性能的能力。利用该模型,本文分别对一台叶尖马赫数达到1.4的大涵道比风扇和一台叶尖马赫数高达1.5的三级风扇的非设计点性能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保持了较高的吻合性。 相似文献
997.
发动机线性模型在动态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发动机线性模型在动态过程中的应用研究,建立了发动机线性变参数模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获得了较好的动态性能。这样,在发动机整个工作过程中,可通过线性变参数模型将发动机的稳态和动态过程描述出来,方便了控制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998.
999.
硅基材料烧蚀模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对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所使用的硅基热防护材料,用以往的单纯因二氧化硅液态层被气动吹除减薄的模型进行烧蚀计算,计算结果和实际偏差很大。我们根据硅基热防护材料的实际特性,在原有的液态层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夹杂碳化层对熔融态硅基的补强作用,提出了既有液态层吹除也有化学反应烧蚀的新模型,即考虑了热解、熔融和碳化、气动吹除结合化学反应烧蚀的多因素过程。并根据硅基热防护材料的烧蚀特点,根据发动机模型的试验结果,初步总结出了液态层粘附力的经验公式。从物理概念上分析可以看出该模型基本符合实际情况;从多种工况计算结果可看出,新模型和经验公式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00.
在转子-支承耦合结构的动力学分析过程中,结构模态参数计算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往往存在较大差异。针对此问题,应用优化算法对结构动力学模型进行修正,使计算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结构特性。建立由梁单元、盘单元、弹性支承单元组成的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选择优化目标函数、设计参数,并对各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应用粒子群算法对选取的设计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优模型。利用转子-滚动轴承实验器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转子-支承耦合结构的动力学模型修正,修正后模型更接近实际结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