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60篇
  免费   449篇
  国内免费   403篇
航空   1055篇
航天技术   3146篇
综合类   66篇
航天   5645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244篇
  2020年   209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256篇
  2014年   345篇
  2013年   409篇
  2012年   660篇
  2011年   635篇
  2010年   676篇
  2009年   563篇
  2008年   518篇
  2007年   450篇
  2006年   372篇
  2005年   369篇
  2004年   350篇
  2003年   352篇
  2002年   279篇
  2001年   307篇
  2000年   240篇
  1999年   217篇
  1998年   184篇
  1997年   196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74篇
  1994年   172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光明 《国际太空》1991,(4):25-25
在90年代将投入使用的国外新型运载火箭有下列几种: (1)阿里安5运载火箭,由阿里安空间公司制造,将在1995年发射,其转移轨道有效载荷运载能力为15 000磅。 (2)大力神4号改进型运载火箭,为美国空军的主要发射工具,由马丁·马丽埃塔公司制造。这是一种改进型火箭,只在原型基础上增加了能量更高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将在1992年投入使用。 (3)金牛座运载火箭,由美国轨道科学公司轨道数据分部研制,是一种小型运载火箭。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计划局为该研制项目提供了1090万美元的经费,这种运载火  相似文献   
342.
苏联军事航天计划仍然保持强大实力。尽管发射活动有所减少,但苏联国防官员们正在从事新的研制和革新。目前,苏联正在为军事海洋监视卫星研制新的战术,并有效地用于照相侦察卫星。在苏联导弹早期预警计划中使用的卫星已得到改进,在轨工作时间更长。另外,苏联正在加速研制新的照相雷达卫星,这对军事和民用航天用户都是有益的。在1990年头3个月,苏联共发射了15颗卫星,其中包括9颗专用于军事飞行。9颗卫星中有3颗是照相侦察卫星,其余有海洋监视、导弹预警、弹道导弹防御和军事通信  相似文献   
343.
晓月 《国际太空》2005,(7):29-29
据俄罗斯新闻网2005年5月10日报道,天文学家们成功地通过美国航空航天局的X射线观测卫星——“雨燕”(Swift),观测到了2个密度极大的质子星相撞的事件,而相撞的结果就是在宇宙中诞生一个密度相对较小的黑洞。两星相撞的过程中释放出了大量的γ射线。  相似文献   
344.
基于连续覆盖特性分析的星座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需要对地面目标进行连续覆盖的星座的设计问题.首先推导了对覆盖性能有重要影响的星间覆盖间隔时间和轨道面覆盖间隔时间的计算公式,通过算例针对不同配置的星座进行了计算,使用工程仿真软件STK验证了分析结果.通过理论分析、算例计算以及工程仿真为该类型星座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45.
如舟 《国际太空》1994,(11):19-20
1990年4月,亚洲一号卫星已由中国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送到了地球静止轨道。这颗带有24个C频段转发器的HS376卫星,定点于东经105.5°,位于新加坡上空。亚洲一号卫星约75%容量为商用电视广播业务;另外25%为电话和其它辅助业务。亚洲一号已快要成为“亚洲区域卫星电视台”(SatelliteTelevision AsiaRegion──StarTV)的代名词。它的6个频道的电视广播服务于全亚洲、中东和原苏联的部分地区。1991年,香港企业家李嘉诚先生和亚洲地区联合集团的哈奇森·惠帕创立了Sta…  相似文献   
346.
9月7日NASA宣布,其庞大的“高层大气研究卫星”(UARS)预计将在9月底或10月初无控地再入地球大气层。这颗重6.5吨的卫星的大部分将在再入过程中被烧毁,但有些部分预计会存留下来,并落到地面。NASA称,现在说卫星具体将在何时再入和哪个地区将受到影响还为时过早,但该局正在密切监视这颗卫星,并将向公众通报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347.
<正>2014年底,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接到中国国家航天局转来的马来西亚洪灾监测请求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紧急调动高分一号、资源三号等多颗卫星对灾区进行动态监测,并于第一时间通过应急共享通道提供了环境一号卫星灾区监测影像3景。截至1月4日,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向马来西亚提供洪  相似文献   
348.
中国航天     
《太空探索》2015,(1):4-5
<正>习近平与巴西总统就中巴卫星发射互致贺电2014年12月7日,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地球资源卫星04星在太原成功发射升空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巴西总统罗塞夫互致贺电。习近平在贺电中说,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合作项目开创了发展中国家在航天领域开展合作的成功先例。04星成功发射,展示了两国科技合作最新成果和水平。希望双方积极落实中巴航天  相似文献   
349.
刘源  沈毅  邢雷  孙兆伟 《航空学报》2014,(6):1673-1683
与传统卫星不同,快速响应卫星的任务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采用传统的按重要程度分配部件可靠性的设计方式,难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因此引入工业领域的等寿命设计理念,以预定寿命为基础进行星载电子系统的部件选择和集成,使系统的生命周期与成本成正比,达到"快、智、廉"的目标。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即插即用星载电子系统等寿命优化方法,通过建立系统的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对部件可靠性均方差和价格成本进行优化。此外针对卫星总体方案分配的体积、重量和可靠性约束,为算法设计了归一化满意度函数和Pareto解共享函数。仿真结果表明,算法表现出较好的收敛性和稳定性,在预定寿命期间能够在部件级有效消除可靠性短板,并实现良好的成本控制。  相似文献   
3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