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1篇
航空   105篇
航天技术   45篇
综合类   46篇
航天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21.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其中网络节能、降低功耗、延长寿命是WSNs必须解决的问题。对WSNs中典型的分簇路由协议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对比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间相关性的能量有效分簇路由协议——BCCP协议。在BCCP协议中,能耗均衡分簇算法利用节点间位置相关性与节点剩余能量,降低分簇迭代次数,得到分布均匀的簇首节点,降低簇内成员节点与簇首节点的通信能耗,以此降低网络能耗;降低能耗分簇算法利用节点间数据相似性与节点间协同性,降低簇内通信、簇间通信的数据量,以此降低网络能耗。实验结果表明,BCCP协议在能耗均衡、网络存活节点数、降低能耗方面与其他方法相比均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2.
基于任务聚类的多星观测调度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星上传感器侧摆次数有限,在卫星观测调度时进行任务聚类可以节省资源,提高观测效率.提出了动态聚类调度算法(DCSA)来解决多星多轨道圈次的观测调度问题,DCSA把聚类和调度动态结合起来,并使用模拟退火算法搜索全局最优解;分析了在满足分辨率需求前提下多任务聚类的约束条件,并对聚类任务的侧摆角度和时间窗口进行合理优化;根据任...  相似文献   
123.
基于模糊聚类的近距空战决策过程重构与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家亮  杨任农  张滢  邬蒙  肖雨泽 《航空学报》2015,36(5):1650-1660
目前大量研究集中在空战的智能决策和解决近距空战评估结果"是什么"的问题上,却极少关注评估结果的"为什么"。根据空战训练中记录的客观数据的变化特征,提出基于模糊聚类的方法来计算决策序列,构建模糊粗糙决策系统,以实现对近距空战决策过程的重构;通过计算分析条件属性之间的相对重要度,对具有相似重要度的决策对象序列进行二次聚类划分,分析出关键决策点集合。通过实例研究,从空战能量和相对方位2个方面对近距空战决策过程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从空战决策的角度可认为关键决策点集合是产生评估结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4.
针对现有网格聚类算法需要人为确定网格划分、边界处理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固定网格划分和动态网格划分的雷达信号预分选算法。基于固定的网格划分算法对输入信号脉冲顺序不敏感,根据网格数据压缩率自适应确定网格划分和密度阈值。基于移动技术的动态网格聚类算法能够识别任意形状和大小的聚类。仿真实验表明,这两种方法能有效适用于雷达信号分选,且能很好地识别出孤立点和噪声。  相似文献   
125.
针对传统聚类算法只能选取少量数据源进行仿真分析,得到的聚类效果不能真实体现数据流的宏观特征的问题,考虑了海量航迹数据中的离群点检测以及离群点剔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数据库的收缩型航迹聚类仿真模型,将三维空间网格化,建立K-means聚类和层次聚类双重交互算法,对网格中的离群点进行识别并剔除.解决了航迹聚类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对西北地区3 G海量二次雷达数据的聚类仿真分析,使航迹聚类仿真的耗时从h级降低至s级,并且得到的航迹分布特征清晰,验证了新模型对于海量数据宏观特征提取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模型和算法对全国二次雷达航迹数据仿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6.
模糊聚类分析是研究将事物进行分类的科学,其目的是利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将研究的样品或变量归并为若干类,使得每一类中的所有个体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而不同类之间个体关系相对比较疏远.本文用模糊聚类方法将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分成了四类的模式,按该模式可以对其他省市进行了预测分类.  相似文献   
127.
李春娜  张阳康 《航空学报》2020,41(5):623352-623352
随着设计空间的增大和优化问题非线性程度的提高,基于代理模型的优化(SBO)过程收敛越来越慢,并且在局部勘测上呈现不足。本文发展了一种高效自适应全局优化方法,在整个样本细化迭代过程中采用变设计空间取样:即在每一步样本细化迭代过程中,利用当前设计空间中的样本建立代理模型,并且根据样本的内部特征,利用模糊聚类算法将该设计空间分割成几个子空间,然后在每个子空间内通过最大化目标函数的期望提高函数和最小化模型预测目标来增加新的样本,之后对子空间进行融合更新设计空间。6个解析测试算例的结果表明,所发展的方法相比于一般的代理模型优化方法,具有更好的鲁棒性以及全局探索和局部勘测能力,更适用于具有强非线性和多极值的优化问题。RAE2822气动优化实例表明,所发展的方法在处理工程实际问题时,仍然能够保持很好的效率、鲁棒性和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8.
《中国航空学报》2020,33(5):1517-1531
As an emergency and auxiliary power source for aircraft, lithium (Li)-ion batteries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aerospace power systems. The Remaining Useful Life (RUL) prediction of Li-ion batteries is a key technology to ensure the reliable operation of aviation power systems. Particle Filter (PF)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predict the RUL of Li-ion batteries because of its uncertainty representation and management ability. However, there are problems that particle weights cannot be updated in the prediction stage and particles degradation. To settle these issues, an innovative technique of F-distribution PF and Kernel Smoothing (FPFKS) algorithm is proposed. In the prediction stage, the weights of the particles are dynamically updated by the F kernel instead of being fixed all the time. Meanwhile, a first-order independent Markov capacity degrad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Moreover, the kernel smoothing algorithm is integrated into PF, so that the variance of the parameters of capacity degradation model keeps invariant. Experiments based on NASA battery data sets show that FPFKS can be excellently applied to RUL prediction of Li-ion batteries.  相似文献   
129.
基于模糊聚类的不同机型分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航空业飞速发展,飞机的种类越来越多,如何对不同机型进行归类,使飞机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保障等工作变得更加高效,是制造商和运营商亟待解决的问题。文中把飞机设计性能特征指标加以解析化和数量化,给出了模糊聚类分析对不同机型的分类计算方法,并实例分析,得到了不同机型的在不同水平下的相似关系。从而为不同机型的归类、相似机型的选择提供了一种方法,也可以作为飞机设计、营运信息、备件设施共享的依据,该方法可以综合机型多种特征,增强了不同机型分类的精确性、客观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0.
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氧原子在Nb中的扩散现象以及施加应变的影响,并对氧原子在Nb-Ti、Nb-Zr合金中的团簇化进行了计算分析。发现在单向应变下,在平行于应变方向上,氧原子的扩散势垒随着应变的增大不断减小,当应变为10%时,扩散激活能从初始的0.92eV降低至0.5eV左右;在垂直于应变方向上,氧原子更容易扩散至被拉长的八面体间隙中,即单向应变下氧原子会在Nb中沿应变方向聚集排列,这会在实际材料中导致应力的集中。计算研究了氧原子在Nb合金中的团簇化问题,发现在纯Nb中,氧原子倾向于均匀分布而不是形成氧原子对;添加合金元素Ti和Zr后,随着氧原子浓度的升高,氧原子对将在合金元素周围形成,Zr周围氧原子对的形成可使体系的能量降低0.29e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