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27篇
航空   479篇
航天技术   35篇
综合类   36篇
航天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用高压电子显微镜对LC4-CS合金进行不同温度下的高温同位组织观察,证明该合金的晶间析出和基体沉淀可以同时固定在时效沉淀序列的不同阶段,使晶间呈过时效状态,而基体组织处于峰值时效状态。通过本文提出的热冲击再时效工艺方法可以获得以上组织状态,从而达到高强度铝合金主要性能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2.
针对FeCo-2V-0.5Cr软磁合金,研究了真空热处理时间对其微观组织结构、力学与磁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发现在800℃下热处理时间为2h左右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达到最佳,同时仍保持良好的软磁性能,抗拉强度、延伸率以及矫顽力分别为867.8MPa、10.4%以及2.0Oe。进一步对该合金进行附加磁场下的真空热处理,重点研究了合金的交流损耗与矫顽力随附加磁场方式包括磁场撤除温度与磁场下保温时间的变化规律,发现适当的磁场热处理对合金相关力学性能影响不大,但由于合金中产生了单轴各向异性而使合金矫顽力进一步降至1.6Oe。  相似文献   
13.
喷丸强化在金属材料表面形成强化层,可以有效提高构件的疲劳寿命,是金属构件表面完整性制造的重要方法.喷丸强化已有效应用于40CrNi2Si2MoVA钢制构件,为了探明喷丸强化对该钢种的强化机理,本工作采用高分辨电子显微电镜(HREM)对40CrNi2Si2MoVA钢喷丸强化层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喷丸强化使40CrNi2Si2 MoVA钢组织细化,呈明显的马氏体“有效晶粒”现象,“有效晶粒”尺寸为几个纳米到几十个纳米;“有效晶粒”界面呈明显的倾转现象,相邻“有效晶粒”间转动角度为几度到几十度,最大达到30°.  相似文献   
14.
锻造温度对TC4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祥康 《航空学报》1993,14(2):86-89
研究锻造加热温度对TC4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表明其均采用锻后水冷加强化热处理相同条件下,TC4合金采用高温锻造(相变点以下10℃至相变点以上5℃),可以获得细密交错的网状α+β组织,或其间伴有少量等轴α相的双态组织,从而可得到高强度与高塑性的性能。本文还讨论了上述工艺使TC4合金有效强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淬火温度及冷却方式对16NiCo钢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钢不同温度淬火风冷与油冷后,随淬火温度的提高,性能变化趋势相近,强度至800℃~830℃达最大值,而后开始降低,860℃淬火冲击韧性为最高。860℃油淬与830℃风冷相比,强度下降不多,冲击韧性提高幅度比较大,并且随淬火温度的增加,两个强度指标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6.
    
硬度是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采用超声无损检测方法评价材料的硬度指标存在诸多挑战。通过搭建高精度声时测量系统,采用超声纵波脉冲反射回波法测量不同热处理45钢试件沿厚度方向的超声波传播声时,计算超声纵波声速。同时改变门信号的测量方式,研究不同热处理及门信号测量方式对超声纵波声速评价材料硬度的影响。建立材料硬度、微观组织以及超声纵波声速之间的映射关系,得到超声纵波声速评价45钢试件硬度指标的标定模型,并对标定模型进行验证。标定模型预测硬度误差满足工程应用误差10%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骆俊廷  赵静启  杨哲懿  刘卫鹏  张春祥 《航空学报》2021,42(12):424693-424693
通过热压缩实验构建了TA15合金的热变形真应力-应变曲线,以此为基础分别建立了合金双相区及单相区温度区间的热变形本构方程;基于热压缩试样动态再结晶的统计数据建立了TA15合金的动态再结晶模型。借助Deform提供的二次开发功能实现相关数学模型的程序化,制定正交实验方案,实现了TA15合金多向锻造变形的微观组织仿真。通过正交实验分析得出各项因子的影响对象及强弱差异,提出了双相区及单相区温度区间内的多向锻造最佳因子组合。建立了TA15合金多向锻造变形微观组织的BP (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将预测结果与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预测结果基本一致,但神经网络具备有限元仿真难以实现的良好细节预测能力,能更为细致地实现对微观组织分布状态的划分。  相似文献   
18.
在某航天器研制过程中,发现了分离面镀膜后因非冷焊因素导致不能分离的现象。为探究该现象的产生机理、影响因素和防护方案,将铝合金试片表面分别进行不处理、本色阳极氧化处理、涂覆二硫化钼处理、光亮镀金处理和光亮阳极氧化处理后,两两配合加压,高真空条件下静置一段时间后,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进行分离试验,如果试片未分离,重新采用新试片在变温常压条件下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分离试验,分析各试片表面形貌变化和元素转移等情况。试验发现未分离试片因对接面上存在大量细小的凹凸纹路彼此机械咬合引起不能分离,试片镀膜硬度和表面粗糙度是产生物理嵌合的直接原因。从而,提出了航天器无相对运动的分离面需选用硬度较大、粗糙程度较低镀层的防护措施,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给数字化刻铣曲面频率选择表面(FSS)结构的制作和加工提供参考和依据,对比研究了含片状银粉颗粒的聚氨酯基和环氧树脂基2种复合导电涂层的基本性能,并通过环境加速试验,重点研究了温度、湿度以及腐蚀气氛对2种导电涂层的界面强度、微观结构和导电性能的影响.通过电桥法测量涂层表面电阻的变化,并通过扫描电境观察环境试验前后,涂层表面和剖面的微观结构和形貌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聚氨酯基涂层的综合性能优于环氧树脂基涂层;在实验所涉及的参数变化范围内,环境因素对2种涂层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影响不大,但对其导电性能的影响比较明显.环境因素对导电性能的削弱作用,源于相应过程中导电涂层的微观结构损伤.  相似文献   
20.
远洋航天测控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测控设备的远程测试标校和故障诊断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船载测控设备配备了大量的智能测试仪器,为建立船载测控设备自动化测试标校系统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基于PXI总线的虚拟仪器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未来航天测控设备的自动化测试提供了新途径。本文主要探讨了船载测控设备远程测试标校系统的主要设计思想和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