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120篇
航空   302篇
航天技术   60篇
综合类   53篇
航天   15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341.
介绍了利用Arrhenius方程开展材料烧蚀热解性能动力学特性的基本原理,试验测试方法.并通过对炭酚醛材料烧蚀动力学参数的高频等离子体风洞试验研究,验证了采用时间历程积分在试验结果处理中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采用平板试验技术获得炭酚醛材料在600~1200K温度范围内的表面质量烧蚀率动力学方程,并将该方程所预测的结果与采用驻点烧蚀技术所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二者最大误差不超过5%,通过理论初步分析了二者之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并在试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最大误差限理论分析了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42.
高马赫数飞行带来的气动热一直是制约飞行器向更大速域和空域发展的最大因素,特别是针对飞行器发动机尾喷管和机体之间、飞行器尾翼控制舵等有较大动态间隙部位,对其进行动态热密封的技术难度也远高于一般的机身表面防热;因此,动态热密封技术成为各国在新型高超声速空天飞行器发展中需要突破的重要瓶颈。本文以X-38等飞行器为例,对国外动态热密封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其主要技术类型和关键性能测试方法进行综述,最后对动态热密封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343.
空间环境效应评价与防护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建立我国自主的空间环境保障体系出发,指出开展我国空间环境效应评价与防护技术研究的重要性。基于我国在此领域的现状,提出未来发展的设想,包括建立航天器材料空间环境效应评价技术方法体系,研究航天器材料空间环境效应模拟的新技术、新方法,发展航天器材料空间环境效应仿真分析技术,以及航天器材料空间环境效应在轨监测及试验验证技术等。  相似文献   
344.
郭会民 《火箭推进》2008,34(4):37-42
为了摸索TA10钛合金的焊接工艺技术,通过大量的焊接工艺试验及分析,拟定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同时根据TA10钛合金的焊接特点,设计了大量的气体保护装置,将焊缝与热影响区在焊接及焊后冷却过程中温度高于300℃的区域置于氩气的良好保护之下,经过焊接工艺评定试验验证,最终确定了钛合金TA10焊接最佳的焊接工艺规范参数,焊缝表面的保护效果、氧化程度、焊缝X射线检测结果、熔敷金属化学成分及焊缝力学性能等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保证了产品的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345.
通过对一起米-171直升机空中双发停车故障原因的探究,分析了造成双发停车的原因,剖析了发生问题的主要根源,为今后防止发生此类问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46.
一种航天器用外热防护涂层材料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百亚  王秀云  张炜 《固体火箭技术》2005,28(3):216-218,227
研制了一种由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聚酰胺类固化剂为基体,以隔热及耐热填料为添加剂的室温固化耐高温外热防护涂料体系;该外热防护涂层材料的拉伸强度3.15MPa,断裂伸长率26%;热导率0.271W/(m.K),比热容2.689 J/(g.K),而且具有优良的隔热性能、耐热性能以及良好的附着力。该涂层材料可用于T700/4319复合材料壳体表面的外防护,并可在350℃温度条件下短期使用。  相似文献   
347.
当前,环境问题已经逐渐超越国界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世界各国对于环境相关的财务问题尤其是环境会计和环境审计越来越重视,而环境绩效审计是环境审计的重要方面和发展趋势。为了对环境绩效审计研究的发展轨迹与现状得到一个全面、准确的认识,文章在掌握了国内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运用规范研究方法,对环境绩效审计研究所涉及的定义、内容和方法进行了简要地总结和评价,并对未来的环境绩效审计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丰富我国的环境绩效审计理论。  相似文献   
348.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环保问题日趋严重,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日益提高,要求对污染源必须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实时监测。设计一种采用GPRS技术的方式,解决原有环保监测传输控制器费用高、覆盖范围小的问题,实现在环保监测系统中增加或减少污染源的环保监测点对污染值影响的最小化。  相似文献   
349.
Sharp local structure, like the leading edge of hypersonic aircraft, confronts a severe aerodynamic heating environment at a Mach number greater than 5. To eliminate the danger of a material failure, a semi-active thermal protection system is proposed by integrating a metallic heat pipe into the structure of the leading edge. An analytical heat-balance model is established from traditional aerodynamic theories, and then thermal and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ucture are studied at Mach number 6–8 for three refractory alloys, Inconel 625, C-103, and T-111.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simple analytical method as an initial design tool for hypersonic aircraft is assessed through numerical simulations using a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oth the isothermal and the maximum temperatures fall but the von Mises stress increases with a longer design length of the leading edge. These two temperatures and the stress rise remarkably at a higher Mach number. Under all investigated hypersonic conditions, with a 3 mm leading edge radius and a0.15 m design length, the maximum stress exceeds the yield strength of Inconel 625 at Mach numbers greater than 6, which means a material failure. Moreover, both C-103 and T-111 meet all requirements at Mach number 6–8.  相似文献   
350.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特殊任务模式对总体设计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申蒸洋  陈孝明  黄领才 《航空学报》2019,40(1):522400-522400
面向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任务设计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由于其特殊的任务模式,给设计工作带来了许多全新的挑战。首先,分析了国内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需求,并介绍了对应的任务模式。然后,总结了在型号研制过程中不同于常规飞机的特殊设计和相应的解决方法,具体包括:以国内供应商为主体的构型管理体系的建立、气水动一体化设计、全新的起落架布局设计、任务系统集成和效能评估、驾驶舱集成设计、设备布置和腐蚀防护设计。最后,提出了在适航审定和集成应用方面仍需重点关注的4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